论新四军对江南营的改造_新四军论文

论新四军对江南营的改造_新四军论文

论新四军重建江南大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南论文,大营论文,论新四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述及的江南地区,主要指东到上海、宁波,西至九江、屯溪,南起黄山、天目 山、四明山,北抵长江沿岸,是新四军在华中苦心经营的第二个战略中心,分成皖南、 苏南、浙西、浙东四大块。新四军组建之初,军部即留驻皖南地区,其主力虽陆续渡江 北上发展,惟受日、伪、顽三方长期封堵隔绝,只能局促一隅,终致严重损失。此后因 长江阻隔,加之第三战区军令限制,新四军主力部队及工作重心基本都在江北,而在江 南活动的部队规模不断缩小,难以立足。即使在皖南、苏南、浙东以迄福建沿海,也仅 存若干块游击根据地,且互不相通,东南大片地区实际处于日伪势力及国民党军队控制 之下。

皖南事变后3年内,新四军主力绝大部分被挤压在长江以北的鄂豫陕边、苏鲁边、苏中 三块主要区域,江南实力过于空虚。尤其是东南方面向来为国民党军重点驻兵地区,不 容新四军与之争夺。但自皖南事变之后,特别是日军相继“扫荡”江浙后方,形势已大 变,新四军分兵江南行动势在必行。个中战略调整,正如中共中央军委所指出的那样: “过去项英错误的南进政策,用在今后就是正确的。”(注:《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致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电》,1941年2月1日,《新四军文献》第2册,第256页。)

一、发展东南地区的新战略方针与部署

抗战以来受国民政府军令限制,新四军机动发展区域狭窄,对东南可望而不可及。皖 南事变则因新四军名义被取消,却“制造”了一个绝好的战略调整与重新发展的机会。 日军连连发动打通豫湘桂战役、浙赣路战役、两次进攻福州战役,国民党军队被迫收缩 防区,致使敌后出现“真空”地带。而另一方面,解放区大门对外打开,“中外记者参 观团”和美国军事观察组相继抵达延安,中共最高层与美国有关方面建立了信息沟通渠 道,重新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中国中确立政治地位的信心,并审时度势调整战略 发展重心,进而提出夺取大城市的问题。而使中共萌发控制长江下游大城市及华东沿海 战略目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美国军队拟定在华南(广州)、华东(杭州湾或山东)登 陆计划,要求中国军队予以战略上配合。这些重大变化,发生在1944年夏、秋之季。

是年8月间,延安方面从美军观察组获得信息:美海陆军准备在华东沿海地区登陆,建 议中共军队及其解放区配合行动;同时将美国给中国的军事援助,分配一部分给中共军 队,“以发挥其作战能力”(注:丁甘如:《美国军事观察组在我延安总部》,《总参 谋部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对这一从未出现过的历史机遇 ,中共中央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预先创造配合美军登陆的各种有利条件,重新部署 东南地区工作,重点置于浙江,视其为战略上贯通闽、浙、皖、赣、苏、鲁、豫诸省的 主要发展方向,赋予华中局和新四军的主要军事目标,即是向江南发展并力图控制海岸 线,准备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大中城市,造成将来抗战胜利后的有利 态势。因此在8月3日,毛泽东等致电华中局,提出如何在上海、杭州两大城市周围及沪 宁、沪杭铁路两侧发展游击战争问题,要求华中局“分段、分区给各地党与军队以一定 的任务,努力争取完成”(注:《毛泽东、刘少奇、陈毅致华中局》,1944年8月3日,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28页。) 。这一战略发展方向转变的历史条件,即是抗战已进行了7年有余,整体形势已度过了 最为艰苦的时期,江北新四军不但已站住脚,而且逐渐向江南渗透,争取若干个立足点 ,各方面条件均朝着有利于中共方面发展;其现实的依据,是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国 民党军负担的正面战场连连溃败,出现了大量“真空”地带,客观上造成新四军挺进敌 后的有利条件;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首先由美国有关方面提出并经中共中央认真研究 对待,以配合盟军登陆华东沿海、接收盟军军事援助、加强国共合作基础等形成的新战 略方针。所以中共中央不但同意美军联络官前往新四军第5师驻地商谈进一步合作问题 ,包括“设无线电网,并供给情报”,甚至允许美军可与新四军军部联络,可以“在上 海及沿江、沿海设无线电网。其目的不但目前便利空军轰炸,而且准备将来登陆作战取 得配合”(注:《毛泽东致张云逸、饶漱石电》,1944年8月21日,《新四军文献》第4 册,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而从8月起,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即不断指 示华中局和新四军改变战略发展方向,将注意力移向长江下游三角洲及太湖、杭州湾区 域,加强江南武装力量,以此建立全面反攻的战略出发基地。

8月21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政委饶漱石等,告之美军欲在中国登陆情 况,请其“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 沿线地区的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注:《毛泽东致张 云逸、饶漱石电》,1944年8月21日,《新四军文献》第4册,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第150页。)。26日,张、饶即电令苏中第一师、苏南第十六旅,就近执行向东南开展游 击战争的任务。可采取分两步推进的办法:第一步,先进占太湖西南岸的武康、安吉、 吴兴之间地区;第二步,再向京杭路以东、沪杭路以北、苏嘉路以西建立游击基地。遵 照军部命令,第十六旅趁势扩展长(兴)宜(兴)战斗成果,攻克与迫退敌伪据点25处,打 开预定第一步发展地区的门户。但第十六旅考虑到再往前发展地区是国民党军驻防区, 磨擦冲突不可避免,建议军部能否增派苏中1个主力团南下打开局面。鉴于东南地区日 伪顽势力久有基础,我军力量单薄,非加派主力兵团及强有力军事统帅前去该方,难以 创造新局面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遂考虑动用江北新四军主力一部以及合适人选去江南 ,并重新布置苏、浙、皖地区工作。9月27日,中共中央电示华中局:浙东挺进纵队派 出2个主力团南进天台山,发展天台、黄岩、临海、乐清等地工作,背靠四明山,使用 推进方法沿公路和海岸线,创造游击区。再视进军程度,由浙东派1个精干连或营,相 机挺进至平阳山区,与浙南的龙跃所部会合,中心任务是沿温州及浙闽边界的海岸线力 求蔓延式的发展,所控制的海岸线越长越好。苏南中心工作应放在太湖西南岸,沿京杭 国道伸入天目山区,造成经钱塘江打通浙东区的战略新格局。为达到此目的,建议派第 一师副师长叶飞和苏中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朱克靖,率领苏中军区两个主力团及一 批干部(苏南籍、浙江籍)渡江南进,会合第十六旅共同担任南进任务;建议恢复第六师 师部,以叶飞任师长,师部可设在天目山。(注:《中共中央致华中局电》,1944年9月 27日,《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资料选编》第5册,新四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编辑室1964年 编印,第1129~1130页。)该电表明中央发展苏浙皖边并重点放在浙江的新战略方针十 分明确,即采取梯次推进的方式,加强苏南与建立天目山根据地并举,接通浙东游击根 据地,再向南衔接浙南游击区,直至贯通闽东沿海。从地理条件来看,自杭州湾起,紧 贴闽浙两省海岸线南下广东,当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武装部队去“经营开发”。以江南新 四军实力而言,承担如此重大的战略任务,显然是不现实的。

华中局接电后,首先认为浙东部队近两年来虽有很大发展,但战斗力不强,同时自天 台至温州沿海一带日伪顽力量较强,在目前条件下以浙东力量担负南进任务甚为困难, 因此应对南进暂取慎重与逐渐发展的方针;其次,浙南的龙跃所部数目不大,但有分散 游击经验,且对沿海山地情形熟悉,因此该部中心任务为向温州及其以北沿海敌占区一 带发展,与浙东部队对进呼应,而对闽浙交界海岸线方面的发展,主要交予福建的曾镜 冰部担任;再次,苏南形势好转,天目山一带敌伪顽力量均不大,完全同意苏中派遣两 个主力团渡江前去加强,待叶飞部到达江南后,首先求得打开太湖西南及天目山地区局 面,然后设法以一两个主力团推进浙东。以上意见,华中局于10月9日电告中央,并且 表示“完全拥护中央关于发展苏浙皖与浙江的方针”(注:《华中局致中共中央电》,1 944年10月9日,《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1131~1132页。)。同日, 华中局还分别电示浙东、苏南和第一师,指出为准备反攻及配合盟军登陆的条件,江浙 工作已成为华中今后主要发展方向,要求苏中区党委速将抽调主力担任南进任务的决定 报告华中局。

但苏中区党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粟裕认为,自己有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浙南3年游 击战争的经验,对浙江的社情与地理民情均有所了解,在江南的第十六旅、浙东纵队、 浙南游击队的干部关系也很熟悉,应当由自己率领部队南下浙西,叶飞留苏中为宜,遂 致电华中局并军部,提出建议。10月23日,华中局致电中央,转达粟裕的意见,也认为 派粟裕南去担任发展浙江的任务确较叶飞为佳,叶飞负责第一师并无困难,请中央定夺 。次日,中央军委复电张云逸等,同意粟裕率领两个团南下,统一指挥苏南、浙江我军 ,必要时还应从第一、第二师再调一部去,叶飞则留在苏中主持工作。这样,新四军南 进浙江的统帅人选确定之后,苏中军区加紧准备兵员和军事物资,侦察渡江路线。

不久,中共中央考虑到美军有可能在杭州湾登陆,而已方在那一带的工作还很薄弱, 除了粟裕带领两个团南进外,决定再从各师中抽调五六个团南下,另从军直和各地抽调 大批干部经短期训练后陆续派往江南。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张云逸等,提议 设立苏浙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统一指挥苏南和全浙江,必要时再设 立中央分局领导之。由此可见,中央对发展东南的新战略方针,寄予相当的厚望。而素 有多谋善断之称的粟裕,当时清醒地意识到苏浙地区的现实与将来斗争形势表现为长期 的三角关系,况且日伪顽实力均优于新四军,即使将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局面好转,新 四军仍不得不对顽军作有力的备战。所以粟裕建议军部抽调更多的兵力南下,表示苏中 军区除了预定南下的团队外,还有5个特务团做机动力量,必要时可调遣地方独立团执 行新任务。

遵照中央和军委多次指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电召粟裕等人,具体落实发展东 南的计划布置。11月12日,粟裕、叶飞至淮南华中局和军部驻地受领任务,谭震林则因 日伪发动对路西大“扫荡”而无法到会。军部会议详细研究了开辟东南新区的阶段步骤 、用兵方法以及坚持苏中根据地的问题,初步确定行动部署如下:

1.由粟裕先率第一旅第一团和特务第一、第四团共计7000余人,以及党、政、军干部3 00余人,南进吴兴、长兴、安吉、武康间敌后地区,作为控制天目山全部之前沿阵地。

2.继由陶勇率领特务第四团渡富春江东进,直至打通与闽中曾镜冰处的联系。

3.明年春天从第二师抽调两个主力团、从苏中抽调3个团,继续南下增援江南。

4.组织江浙指挥部,由粟裕以司令和华中局代表名义,统一指挥苏南、浙江地区党军 政工作。

20日,华中局将上述决策电告中共中央,预计到12月上半月前始能完成南进部队渡长 江之任务。收到此电后,毛泽东批示:陈毅由医院回来后,请刘少奇与陈毅、彭德怀商 议复电。26日,中共中央复电华中局,同意发展东南的部署,并将南进指挥机关范围扩 大至安徽,可成立苏浙皖军区,统一指挥江南斗争。12月26日,由陈毅起草并以刘少奇 和他本人的名义致电华中局,提出“若干补充意见,特别指出:如反攻时期揭幕,则新 四军除以一部防御北面之敌外,全军主力均应南渡长江,大举南进,完成“破敌、收京 、入沪,配合盟军登陆等任务”。随电提醒华中局和军部应预作准备,“于将来适当时 期,率队进入江南,去主持全局”。(注:《刘少奇、陈毅致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 电》,1944年12月26日,《陈毅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该电 表明,中央已明确新四军主力逐渐重返江南,甚至必要时华中局和军部也择机南下,全 军重设江南大营,以备对日反攻时,能实现击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进占上海与杭 州,进而恢复江西、福建老区的基本战略。据此,军部重新调整南下战斗部队序列,由 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换第一旅第一团执行南下任务,谭震林率第二师第五旅3个主力团 于1945年2月底继续南下,另第三批南下部队候粟裕所部安全渡江后再决定。后因形势 变化,谭部也未下江南。

至此,由苏中军区具体担负开辟江南重点发展全浙江的战略任务,经5个月的反复酝酿 而最终确定下来。苏中军区随即成立了南下司令部,积极开展整训与练兵活动,后勤军 工部门赶造500门小钢炮、5000发炮弹,及时装备南下部队,使每个连队拥有3门52毫米 小炮、营有73毫米迫击炮、团有82毫米迫击炮。(注:《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 0年版,第362页。)这是当时条件下,战斗部队火力装备的实质性改善,在日后天目山 反顽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重建江南大营行动及反顽作战

1944年12月27日夜至28日夜,粟裕率领第三旅第七团及干部队走西路,从仪征、东沟 之间渡过长江,自龙潭、下蜀之间过京沪铁路,31日抵达溧阳的陶庄休息3天,1945年1 月6日晚进至浙江长兴县仰峰□,与第十六旅实现会合。陶勇、刘先胜率领第一、第四 团及机关后勤人员走东路,从江都地区的大桥、嘶马之间渡过长江,自新丰附近过京沪 铁路、运河,1月15日与粟裕会合。

粟裕率领所部安全抵达目的地后,为使敌伪顽不易摸清已方虚实,决定部队对外称纵 队,以第十六旅为第一纵队(内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以浙东部队为第二纵队(内 辖第四、第五、第六支队),以陶勇旅为第三纵队(内辖第七、第八、第九支队)。1月13 日,军部电令正式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一直未到职)、刘 先胜为参谋长,统一指挥苏南、浙东部队。2月5日,苏浙军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军 部召集各师负责人会商结果,决定再增兵江南,由叶飞率领第一师4个团约8000人于2月 底出动,由谭震林率领第二师的3个团约7500人于3月初出动,另第三师第七旅约8000人 作机动兵团,第四师第九旅主力在必要时也可南进。4月9日夜,叶飞率领教导旅第一团 、第一军分区特务团及地方干部数百人,从丹北渡江南下,教导旅第二团稍后也奉命南 开,月底全部赶到长兴与粟裕部会合,其他预定抽调的后续部队停止行动。如此万余大 部队下江南,深入日、伪、顽控制的腹心地域,基本造成将要夺取区域内一大批大中城 市、控制主要交通线、配合盟军登陆杭州湾的有利态势,实是皖南事变4年后新四军主 力重返江南的最重要军事行动。而在此时期内,日军对粟裕所部并无较大规模的军事行 动,但由顾祝同指挥的第3战区部队却屯集重兵于天目山区,阻挡新四军向浙江发展的 道路,阻挡新四军向东南敌后渗透行动,两军武装冲突将不可免。

第三战区长官部根据各种迹象,大致判断出新四军“最近复自苏皖北纷纷南调,向赣 东北、皖南沿江、苏南沿京沪路及浙闽沿海一带潜谋发展”(注:顾祝同关于制定防制 新四军配合盟军登陆办法致蒋介石函,1944年12月2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 号787,案卷号2299。),遂拟定防制新四军活动的具体办法,电令浙江、福建两省政府 及沿海负责军事机关,尽快建立沿海军政一元化据点。同时加强苏浙皖边区、浙东及闽 浙赣3省党政军联系,“限期清剿各该区奸匪武力,并摧毁其地下组织”(注:《第三战 区协同盟军登陆前后防制奸伪活动办法》,1944年12月2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全宗号787,案卷号2299。)。俟判明粟裕所部主力至苏南后,第三战区长官部即陆续调 动第二十三、第二十五、第三十二集团军并忠义救国军、地方保安团队等,对新四军诉 诸武力。而江南新四军也一改往日与顽军谨慎规避行为,放胆对攻,不惜与其争城、占 地。

是时,顽军第五十二、第六十二、第一九二师及忠义救国军3个团、挺进纵队等部,位 于宣(城)长(兴)路以南及天目山东西地区,尤以第五十二师各团战斗力与我十六旅四十 八团相等,其枪械弹药优于新四军。为避免主动深入顽区作战所造成的政治不利局面, 经军部同意,粟裕决定部队从东线南下莫干山区,尔后向东深入杭州、嘉兴、湖州,接 通与浦东、海北的联系,再向南进至富春江游击,与金(华)萧(山)支队打通联络(注: 《粟裕致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电》,1945年1月17日14时,《粟裕军事文集 》,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2月10日,第一纵队开始行动,12日发起战斗,13日以后占领武康及三桥埠、递铺之线 。另第三纵队第七支队挺进广德以南、柏垫以东地区配合,12日在广德以南之上堡里击 溃“忠救”1个连,14日、15日连续两次打退“忠救”1个团的进攻。顽军第六十二师2 个团则由外白革迂回至西亩以西之景坞里,攻击第三纵队侧背,企图切断第七支队归路 。16日夜,第三纵队全线出击,击溃顽军第六十二师等部,恰好第一纵队由莫干山回援 赶到,截歼敌后尾。17日上午,第一纵队乘胜追击,于孝丰以北之塔山击溃顽第六十二 师第一八四团一部,午后1时占领孝丰城。18日中午,第一纵队再占报福坛,配合第三 纵队会歼西圩市、渔溪口、大小王坑一线之“忠救”军一部。是役,新四军击溃顽第六 十二师、“忠救”军一个团、浙保第二团,歼其17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0余挺,控制 天目山北部。

鉴于粟裕部初步站定脚跟,打开天目山局面,中共中央即电示华中局:“我军江南大 营应常设在苏、浙、皖交界地带”,以利将来反攻。(注:《中共中央致华中局电》,1 945年2月24日,《新四军文献》第4册,第586页。)这是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往来诸多电 报中,首次出现“江南大营”的概念。

3月3日,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苏浙皖挺进军总司令陶广为重占孝丰城, 调集大小团12个,兵分4路分进合击孝丰地区。战至6日,进攻之敌迫近孝丰城外,形成 三面围城之势。当夜,守备部队第三、第八支队开始反击。7日晚,第一、第三纵队主 力乘机全线出击,一举歼灭第二十五师第一五六团全部、第一九二师和第六十二师各一 部,吓退挺进第一纵队、浙保第四纵队、“忠救”等部,趁势进占东、西天目山,择要 构筑防御工事。12日至26日,苏浙军区部队接连击退出扰之顽军,迫其放弃临安并从于 潜、昌化一线后撤,胜利结束第2次反击战。新四军声势由南至浙西纵横百里,包括广( 德)南、孝丰、安吉、武康、德清、吴兴、余杭及临安、于潜、长兴各一部,均为新四 军控制。特别是打掉曾参与皖南事变的顽军第一五六团,毙团长朱丰,俘副团长,尤为 振奋军心。

第三战区防阻新四军南下不力,蒋介石也很恼火,即于4月3日急电顾祝同:“应乘匪 立足未稳,迅速集中必胜兵力转取攻势”。并鉴于前两次用兵不足的教训,告诫切不可 以“不充分之兵力陷于被动,致遭各个击破”(注:《蒋介石致顾祝同电》,1945年4月 3日,《新四军参考资料》第2册,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页。)。顾祝同遂制订 “剿灭”新四军作战计划,重点置于天目山区。5月下旬,第三战区以第二十五集团军 总司令李觉为前敌总指挥,调集了15个师、旅、突击队、纵队,兵分3路发动进攻,其 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达28个团,将近6万人之众。

苏浙军区及时判明顽军进攻企图,为控制富春江两岸,确保浙东、浙西之联系,决于5 月29日晚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纵队各一个团,抢先反击顽军第七十九师。经3昼夜激 战,6月2日攻占新登城。3日,顽军第七十九师得到刚由江西调来之突击总队第一队的 增援,旋即反攻新登,再被击退。新四军共毙伤顽军1500余人,俘虏719人,自身负伤6 38人,阵亡与失踪262人。4日晚,新四军主力撤出新登,8日让出临安,15日又让出天 目山地区,部队全部集中于孝丰西北附近地区。

国民党军接连夺占新登、临安、天目山后,以为新四军“受创甚重,其向北溃窜时状 极狼狈”(注: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浙西新登、临安、孝丰地区剿匪诸役战斗详 报》,1945年5月29日至6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存,卷号3070202 。),即以中路第一九二师、第六十二师一个团及“忠救军”扼守天目山北麓各要点, 令左、右两路跟进合围孝丰。6月19日,顽军左路第五二一师攻抵孝丰以西、西北地区 ,与右路兵团相距为20公里。苏浙军区当即抓住战机,集中6个支队于是夜发起突击, 分割围歼第五二一师第一五四、第一五五团,战至次日即全歼该敌。另第一纵队一部攻 歼顽军独立第三十三旅一个营,迫退该旅。紧接着苏浙军区主力全部东移,21日晚运动 接敌,23日发起围歼,恶战两昼夜,歼灭突击总队第一队4个营、第二队大部、第七十 九师大部。顽军经此沉重打击,26日全线后撤,退守天目山一线。此后双方虽有小部队 活动接触,但对峙格局基本形成,再未大战。

总计第3次天日山反顽战斗,苏浙军区共歼敌68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与此同时 ,浙东部队也趁势反击进攻四明山根据地的顽军,追过曹娥江西岸,争取了顽军挺进第 五纵队张俊升部起义。淞沪支队也从上海外围向杭嘉湖扩展,战略上沟通与苏南、浙西 、浙东三地的联系。

天目山、四明山大战过后,江南新四军行动自如,声威京沪杭,其势远超皖南事变之 前。

三、底定东南战略目标的评析

东南地区素为中国富庶之首,其人口、财粮、赋税均名列全国前茅,向为战前国民政 府之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亦为日伪控制中国的中心地带。特别是该区域的军事战略 价值,引发国共两党倾注军事力量予以重点争夺。如第三战区在该地屯集大量兵力,就 近窥视京、沪、杭大三角,长期坚守不退,却又极力避免与日伪军大规模正面对攻,掣 肘新四军。新四军军部之所以久留皖南,源自项英早有发展东南之意,惟迟疑不决,实 观时局变化再做打算,直至不得已转移时仍择定走东南路线。皖南事变3年之后,新四 军重新实施发展东南的战略计划,大规模调兵南下,不惜冒与顽军开战的危险,提前争 夺东南重地,与陕北八路军王震所部南下广东遥相呼应,构建抗战末期中共整体发展新 战略。

基于上述观念,新四军发展东南战略目标意义如下。

首先,出于中共冲破国民党常年政治与经济封锁,进而谋求更加宽广国际背景的需要 ,直接以配合美军登陆华东沿海为合理契机,将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与盟军反攻作 战联结在一起。为此重新部署争战全浙江的行动计划,且与新四军同时发展河南、八路 军远出发展湘粤战略同步进行,较之皖南事变前的行动方针更为灵活,理由更加充足。 虽然直到抗战结束时,美军也未在杭州湾实施强行登陆计划,但新四军大举向江南发展 ,毕竟以其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篇章。

其次,新四军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华中局关于发展东南的指示精神,缜密 研究分析日伪顽复杂军情,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远距离调兵下江南,仅用半年时间, 即成功地在苏南站稳脚跟,新开辟了苏浙皖边敌后大片区域,实现了控制宁、沪、杭、 甬、苏、芜三角地区的战略方针,一俟时局变化就有可能收复南京,进入上海,为中共 确立日后国内政治地位创造了极有利条件。这一远大政治方略,不但已为抗战结束后的 事实所证明,也为中央和军委以及华中局所充分肯定。如中共中央曾指出:“深入扩大 苏南工作,这是我党我军在江南生根落脚的基础”(注:《毛泽东年谱》中卷,第582页 。)。华中局也表明:“由于江南阵地不仅对于将来反攻收复上海、南京占有特殊地位 ,而且对于将来粉碎内战阴谋也有极大作用”(注:《张运逸、饶漱石致粟裕等电》,1 945年8月3日,《新四军文献》第4册,第661页。)。这才是发展东南的隐蔽战略目的。

再次,南方诸省为红色苏维埃运动的发源地,趁抗战后期时事变化,以苏浙皖边、浙 东与闽浙边根据地为依托,采取逐步跃进方式,战略上贯通闽浙赣边、闽粤赣边老苏区 ,会合仍在原地坚持斗争的党组织及其武装力量,是为发展东南战略的又一隐蔽意图。 这在当时中共中央给华中局的电报中,已有明确表示。即:华中局和新四军今后的主要 任务是发展长江以南苏、浙、皖、闽、赣地区的工作,包括赣江以东、大海以西广大地 区,南面应包括浙西天目山、浙赣路沿线及打通武夷山曾镜冰(福建)、龙跃(浙南)两处 ,西面应加强黄山山脉及赣东北地区的地下党工作或相机去恢复。(注:参见《陈毅军 事文集》,第286页。)天目山战役期间,中共中央更加明确了新四军派兵深入闽、浙、 赣敌占区的战略意图。后因重庆政治和谈需要,江南新四军非但未向闽、浙、赣方向发 展,且遵照中央指示全部撤回江北,主动让出苦心经营多年的江南根据地。

标签:;  ;  ;  ;  ;  ;  ;  ;  ;  ;  

论新四军对江南营的改造_新四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