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论文_刘明新

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论文_刘明新

(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鹿洞小学)

摘要:德育教育是一项重大的育人工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更是融入生活、培养习惯的教育,而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一个内化过程才能体现教育成果。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学校里的“家长”。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德育工作

近年来,我国部分德育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以德育课程建设为重点,在推动和深化学校德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这不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研究急需解决的难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塑造学生良好思维、优良品德等诸多特质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对其实行德育课程教育,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倘若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质从小学开始扭曲,那么未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素质将会令人堪忧。

1 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职责主要是根据教育资源举办集体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发展。目前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宠溺下,其性格都是比较自我的,这样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制约。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责,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对班级形成班风形象。学生长时间的与班主任接触,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特点具有整体的了解,因此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外界事物接触的初级阶段,教师只有在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在生活当中寻找更好的自己。小学德育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应当在平时教学管理当中开展合理的管理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从而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2.1 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领导、班主任都不能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将智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化内容”,其不存在实际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长此以往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具备实际意义,进而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关注程度,导致德育教育流于表面。

2.2 德育内容科学性较差

德育教育科学性简单来说就是指当前德育教育内容符合当前学生心理状态发展规律,可以完全被小学生所内化吸收。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也都各不相同,当前德育教育必须要符合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但是纵观当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不难发现,很多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培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认识不到精神内容的实际意义。其中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师生距离较大、沟通效率低下等等。

3 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工作

3.1 对学校而言——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学校应当充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将德育教育加入到教学工作计划中,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深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学科教育都应当与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发挥出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要积极引导各学科教师,挖掘各自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并在实际教学中灌输与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宣传工作,增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德育意识,营造出学校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开展一些德育活动。比如每年的三月份学校可以推出“学雷锋”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做的好人好事进行记录,然后将其切身感受进行记录;在八月份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给老人送月饼,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

3.2 对班主任而言

3.2.1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在进行日常管理中想要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教育,就应该注重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由于沟通能力有限,再加上学生对班主任普遍存在不理解与惧怕心理,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班主任说的没有道理,因此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首先,班主任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特点,秉持宽严相济的相处态度。一方面要主动关爱学生,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信任自己,愿意和自己分享小故事,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适时以严厉的态度教育他们。小学的自控能力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对学校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不了解,经常会做出逾越规则的事情,严厉的措施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不再触碰底线。其次,班主任还可以多想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比较中发现不足,进行反思总结,不断进步。班主任平时多阅读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教育书籍或是新闻报道,积累一些现实的素材、例子。

3.2.2 在日常管理中开设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小学生年龄阶段主要是以主观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当前学生特点制作一些适合、有趣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受到德育教育。比如在五月一日劳动节、十月一日国庆节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我崇拜的爱国英雄”等多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以此为主体进行话剧表演或者演讲,在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渗透。不仅如此,通过表演形式还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优势,提升其学习信心。

同时在日常班级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还可以经常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总结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不足,制定多种比赛,如:小组竞赛、歌颂祖国等等,使学生在比赛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使其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竞赛活动,还可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其内心潜能。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竞赛活动有效性,班主任也应该对学生的个人状态进行了实时观察,并加以适当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应转变德育教育理念,明确认识到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德育发展的要求,并调整德育目标,使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更新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此外,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真正提高班级管理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佚名.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索[C]//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7.

[2]佚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途径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 2018.

[3]贾桂云.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7(22):249

作者简介:刘明新,学历:大专,职称:小学语文一级。

论文作者:刘明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论文_刘明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