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论文_胡宇辉

(昭通市巧家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巧家654600)

【摘 要】目的:评价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实验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措施,实验组采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措施。对比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动态观察对照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指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输卵管结扎术的过程中,采用单孔腹腔镜方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预防并发症,具有较为良好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结扎术;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059-02

在医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计划生育服务技术已经开始拓展,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开始采用输卵管结扎术的方式计划生育,但是,传统的经腹双侧手术方法创口较大,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因此,为了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应探索最佳的手术方法。下文分析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输卵管手术患者,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措施的应用效果。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卵管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法的形式均分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高为42岁,最低为23岁,中位年龄(27.6±1.4)岁。实验组年龄最高为44岁,最低为24岁,中位年龄(27.7±1.5)岁。

纳入标准:经过检查符合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经常规消毒铺巾后,取1%利多卡因行局麻处理。取腹部作为手术入路,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处作一横切口长约2cm,切开皮肤,常规逐层进腹,术者左食指伸入盆腔,沿宫底后方宫角处滑向一侧,到达卵巢和输卵管,右手用指板提取输卵管,用鼠齿钳夹持输卵管,暴露伞端,证实为输卵管,并检查卵巢,于输卵管峡部背侧浆膜下注入1%利多卡因1ml,使浆膜膨胀,切开膨胀浆膜层,切断输卵管,剪除其1cm,将近端包埋于输卵管系膜内。同法处理对侧输卵管,查无渗血后常规逐层关腹。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即可。

实验组采用单孔腹腔镜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所有患者符合腹腔镜操作指征,行常规消毒铺巾及全麻处理。取头低臀高的体位,用2%的利多卡因从脐孔下缘或上缘(疤痕子宫选择脐孔上缘2cm处)[1]作局部麻醉,并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1cm,术者左手用力提起腹壁,将Trocar(12mm)置入,保持二氧化碳压力控制在为8~9mmHg范围内,拔去气腹针,术者左手提起腹壁,右手持穿刺器,末端置于右手掌心,右手食指伸直。套管针垂直于皮肤,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插入,通过腹直肌前鞘及腹膜有落空感。两次落空感后,改成45°再向前方向推进1cm。拔除套管针芯,听到腹腔内气体漏出腹腔时的出气声,提示套管针已经进入腹腔,垂直放入腹腔镜后,同时助手举宫充分暴露子宫及双附件。采用双极电凝钳进腹,单侧输卵管峡部采用电凝钳电凝5s,重复2次,固化输卵管,组织变白、僵硬长度达1cm左右;剪刀进腹将输卵管剪断,采用同样方法处理另一侧输卵管,仔细检查腹腔、腹壁且未见出血、组织损伤等异常时,取出操作器械,放掉气体,恢复患者术前体位,创口皮下缝合,返回病房后观察2h便可离院。

判定标准:①记录手术时间已经出血量,判定相关指标。②观察手术之后腹腔感染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次数,评价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3 讨论

在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输卵管结扎手术属于主要方式。然而,传统的经腹双侧结扎手术在使用过程中,创伤较大,出血量较高,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很长,也容易出现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适用范围的扩宽,其在临床各种手术治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得到了学界的共同认可。通过腹腔镜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可以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入路,对患者盆腔和腹腔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手术过程中,还可经由腹腔镜的引导,非常迅速的完成手术,不仅具有创伤面积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既能诊断,又能治疗,痛苦小、出血少、恢复快、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腹部无明显的手术疤痕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2]。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舒适度[3]。

上文分析中研究了单孔腹腔镜类型与经腹双侧类型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实验组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可以利用腹腔镜探知腹腔中的实际情况,明确输卵管位置,然后通过电凝的方式抑制输卵管血液循环,直接切开并结扎,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与此同时在气腹针的支持下,能够减小创口长度,结合临床症状与输卵管的位置开展结扎手术工作,转变以往的手术方式与方法,全面提升手术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在输卵管结扎手术过程中,采用单孔腹腔镜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减小手术创口,加快恢复时间,预防因为手术不当出现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降低疼痛感与出血量[5],提升手术治疗的舒适度,确保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瑛,张琼.单孔腹腔镜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46-147.

[2]管延萍,劳金关.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临床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60-61.

[3]蔡芹. 单孔腹腔镜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3):147-147.

[4]杨莲.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8):133-134.

[5]李莎, 辛丽梅, 陈萍,等. 局麻单孔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和经腹近端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 19(4):4-8

论文作者:胡宇辉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论文_胡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