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制教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论文_邓武生

使用自制教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论文_邓武生

摘要:自制教具教学是指提倡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材料,通过简单组装或改造,使之成为实验用具或演示用具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实验原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强辅助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字:自制教具;教学;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物理实验器材的生活化。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材料自制教具,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使他们从相对枯燥的课本中解放出来,真切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自制教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还能进一步加强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本身也是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有效吸收所需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强化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培养他们讲究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一、自制教具对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在这种背景下,自制教具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教具的不足。一方面,课程的改进和授课模式的演化,使得对教具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教具研发体系无法彻底满足这些需求;另一方面,正规教具生产体系较教学更新节奏比较滞后,无法适应新的需要。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就地取材,使用自制教具开展教学。

2.可以有效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形成“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的意识,强化他们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能力。

3.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改变一切拘泥于书本的观念,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动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4.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创新个性和品质,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自制教具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自制教具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点,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很好地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使用这一方法。例如,在讲授气流压强与气流速度关系的时候,笔者利用普通的快递纸盒和胶带,做成了一扇简单的房门模型,然后利用吹风机分别在“门”的正对面和侧面吹风,实验结果是,在门的侧面的吹风打开了房门,而且吹风机的档位越高,门打开的速度也越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笔者启发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什么现象与刚才的实验类似?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想起了“穿堂风”现象。于是,笔者自然而然地将知识过渡到气流速度和气压的关系上,由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主动思考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再如,笔者曾经使用铁丝、樟脑丸等材料,成功还原了“雾凇”现象的形成过程,他们在惊叹之余,深刻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知识这一理念,还顺便掌握了“升华”这个知识点,轻松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实验课中的应用

实验课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在实验课中加入自制教具,既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互相验证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课中,教师应当提倡就地取材制作教具,引导学生大胆假设,仔细求证,通过提问、分析、验证、总结等一系列环节,最终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某次实验课中,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家用漏斗与乒乓球各一只,漏斗大口朝下,球托在大口中,然后用嘴在漏斗的小口中吹气,结果学生发现,乒乓球既没有掉下去,也没有被吹走。这一违反常识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自发讨论。笔者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再次观察现象,然后给出可能的解释。在这次实验课中,学生变得非常投入和专注,有的学生还在本子上画起了草图,最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由于吹起时乒乓球上方气流大,导致压强变小,下方气流小,压强变大,出现了压强差,所以乒乓球被压力“困”在了漏斗里。使用这种自制教具上实验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同时,也培育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3.在课外的应用

如前述所说,生活中处处是科学。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重视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可以说,课外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笔者曾经鼓励学生利用生活材料自己制作一些小型教具,让他们在玩耍之余温习所学的知识。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活动最好与课程充分结合,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以充分巩固教学成果。例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调皮的易拉罐”的做法,用橡皮筋、易拉罐、螺母等简易材料制成,推动其前滚后,它又会慢慢地自己回到原位。学生做好后深以为奇,不由自主地对其原理进行了探究,这就使他们对动能与势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印象更加深刻,很好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三、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自制教具教学,能够在有效弥补教学器材不足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对实际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使用。

参考文献:

[1]廖 平.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

[2]何福波.初中科学实验改进与自制教具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7(1).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八中学校 551700)

论文作者:邓武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使用自制教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论文_邓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