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也在不断增加,高层、超高层建筑备受青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因其在结构整体稳定性及使用性能方面的优秀表现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受温度、工程设计、材料质量及工艺水平等因素影响,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成为保障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支柱性行业,建筑工程的数量增长趋势十分明显,投入建设工程一直在增加,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而大体积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的关键部分,只有切实提高其施工技术,才能显著优化施工质量。但是,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房屋建筑各种使用功能,缩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期限,不利于房屋使用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是施工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混凝土需求量大,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形式施工的建筑体体积庞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大。施工条件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多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高空施工,环境复杂;另外,限于建筑器械和技术水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更加困难。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对工艺的要求更高,施工过程应把握全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层、分段浇筑。浇筑容易产生裂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水化会释放大量热量,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容易扩散,内外温差增大,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温度应力过大,超过混凝土的约束力,温度裂缝就会发生;混凝土干燥收缩也会导致裂缝现象的产生。
2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前期准备阶段
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是准备原材料。各个部分所处的环境也可能不同,而且建筑内部的不同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准备材料时要针对性的选择,并认真的进行检查。混凝土的施工材料是多样化的,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要确保每一份原材料的质量都符合规范性要求。在选择和购买原材料时要明确其生产日期、包装的好坏、商家的信誉等,检查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后期的使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对每一份材料的投入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和外加剂的添加量,它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对于骨料和水泥的使用量要有准确地计算,保证在一定的误差之内,防止因为部分材料投入过多而造成搅拌不均匀,影响最后混凝土的效果。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裂缝技术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重视。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对可能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的手段进行施工,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施工质量。裂缝控制技术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技术,要进行一个施工区段的划分,每一个区段代表一个单元,按照单元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实际过程中,也要分层浇筑,一步步的进行。应对不同厚度的筏板时,要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式,对于较厚的筏板,可以将其分为多层进行浇筑,而对于较薄厚度的筏板,可以直接进行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可以按照特定的筏板厚度进行分隔,对一层或多层的筏板进行浇筑和振捣,振捣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快的下沉,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振捣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刮浆,然后撒上碎石,在混凝土初步凝结前,要进行两次振捣。浇筑的过程必须是连贯的,所以在浇筑前,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混凝土,确保浇筑车可以一直运行,防止裂缝产生,也可以使浇筑过程更好更快的进行。
2.3浇筑过程的管理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较大,而且比较厚实,施工的难度比较高。施工材料的配比和裂缝的控制都是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否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最后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浇筑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也是关键的过程,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实际的支出成本,而且可以适当的提高施工进度。现代建筑工程的建筑理念都有所改善,对施工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就必须控制好其建筑技术,而且不同环境的浇筑要有不同的管理措施。在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层分段的形式进行,要及时的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要按时进行检查,保证每一步的合理性,也要确保模板符合要求。在进行浇筑时,还需要注意混凝土泵的管理,在泵送的过程中了解实际的浇筑情况,施工人员及时记录浇筑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从而让施工人员可以更全面的进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浇筑的作用比较重要,所以必须按照规范的过程进行。浇筑后振捣时要有充分技术手段,控制时间和插点。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及时的进行监督,使整个过程更加合理化。
2.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
养护阶段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一个必要阶段,主要是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养护。刚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低、抵抗变形能力小,如遇到不利温湿度条件,其表面容易发生有害的冷缩和干缩裂缝。保温有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及表面混凝土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发生。无论在常温还是在负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都需覆盖保温层。常温保温,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因受大气温度变化或雨水袭击的温度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负温保温层则根据工程项目地点、气温以及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条件进行控制。但负温保温层必须设置不透风材料覆盖层,否则效果不够理想。保温层兼有保湿的作用,如果用湿砂层,湿末层或积水保湿效果尤为突出,保湿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因为混凝土比较厚,而且内部容易生热,所以这一过程也是控制温度的一个过程。在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的浇水,完善养护工作。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可以使用IDE技术进行保温养护。要设置专门的后期养护工作人员,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施工,及时做好记录工作,按照规定的养护措施进行,还要注意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可以及时解决,要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保证在14天以上。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和外界温度都会影响到最后混凝土的质量,所以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差值小于20℃时,可以适当的减少保温的控制,甚至直接撤除保温措施。
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只有恰当而科学地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施工质量显著提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住宅环境提出的新标准。因此,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各种技术及应用技巧,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使用这些施工技术,进而显著优化施工质量,最终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加建.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6(18).
[2]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
[3]黄富勇.探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5(24):106-107.
论文作者:徐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