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管理论文_宋政仓

浅析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管理论文_宋政仓

宋政仓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强化桩基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如果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则要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做好技术的控制和规范,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属于二类高层综合楼施工,一共有13层。其中,地下有1层,地上有12层,建筑面积为13685㎡。该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墙和剪力墙结构。施工地的土层包括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淤泥层、中砂层、粘土层、粗砂层、全风化花岗岩层、强风化花岗岩层,每层厚度分别为1.50-2.60m;0.50-2.60m;1.40-4.90m;3.40-8.10m;1.30-3.30m;5.40-8.30m;2.2-6.1m。其中更具风化强度的不同,强风化花岗岩层可以分为砂砾状和碎块状两种,前者揭露层厚度为6.90-17.60m;后者受到钻探深度的影响,只有两个孔有揭露情况,厚度为6.1m和5.7m。本工程的桩基础采用的是静压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即PHC管桩)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应用的管桩有265根,非抗拔桩和抗拔桩分别有227根和38根。

一、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在桩基础施工之前,要做好周围管线、地下建筑等施工环境的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在准备阶段,要明确影响打桩使用的管线走向,并将资料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相关单位要进行工程的实地调查、勘探等工作,根据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地质勘察文件,明确场内可能对打桩施工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做好地面整平和排水处理,地面坡度不能超过1%。从承压角度看,为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桩基地面、原有建筑地基、混凝土地坪等都要进行破除处理。可以在桩位位置打短钢筋,并用白石灰标记[1]。此外,图纸技术交底工作也十分重要。要明确高程控制点和坐标位置等。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建设要求安排打桩顺序,针对进场管桩,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审核,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采取有效的消能减震措施,避免打桩施工对周围民房产生过大的影响。可以在民房外侧防治观测点,通过观测点掌握桩基础施工与民房砖混结构的距离。在施工前,可以应用引孔的方式,选取恰当的桩机型号,并匹配相应的施工技术。在机械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长夹具,降低桩身侧压力,从而增强对桩垂直的控制。可以应用静压法的操作方式,施工速度为1.8m/min。此外,还要控制送桩机的送桩情况,如果送桩深度过大,要对机械能力、桩长、桩径等进行调整。

(二)压桩技术

如果采用压桩施工的工艺技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首先,检查经济、便利的原则,避免压装机对已完工的桩基础部分产生挤压,利益利用桩机自重进行吊装施工,同时检查桩机是否损坏桩位。桩机在反复行走的过程中,要控制因为其行走对地面土层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发地面沉陷问题。要保障桩身质量,桩端和桩位点对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起吊的平稳性,杜绝桩身之间的直接碰撞[2]。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压装处理,制定相应的压装路线,然后根据桩的疏密情况、周围建筑情况等条件要素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出现一侧挤密的情况。如果桩过于密集,可以采用先长后短的原则。在压装初期,要采取轻压的方式,如果出现明显的下沉情况,应该对桩进行检查,如果有偏差问题,要及时纠正;其次,桩机就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位后检查其荷稳定情况,对桩机的机座和机架进行水平/垂直的调整,同时检查液压和制动装置,确保装置正常。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沉桩试验、桩静载试验和单桩抗拔力试验三项测试;再次,吊装插桩。在起吊前,要做好桩身的检查工作,确保桩位没有出现偏移问题。根据设计桩长,做好编号工作。在压桩的过程中,桩的压入角度难以调整,所以需要在就位时就做好角度的控制。第一节管桩插入时,要确保位置的准确,做好整平工作,同时检测导架是否垂直。最终压桩力可以根据单桩竖向最大承载力来确定,通常是其承载力的2.0-2.2倍;最后,接桩。接桩工作可以在离地1m左右的位置进行,做好桩尖的控制工作,避免其与硬持力层接近。确定沉桩控制参数,确保其与设计和要求相符之后才能技术施工。在管桩的垂直度方面,可以派遣专门的监控人员,利用经纬仪进行监控。经纬仪应该设置在不会影响打桩作业的位置,确保压杆、杆身等在相同轴线上。此外,承台桩标高测量、截桩也是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要做好施工质量和准确性的控制管理,截桩可以采用锯桩器施工,杜绝大锤敲击的施工方式。

二、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管理

(一)保障桩身完整

首选,材料进场前要做好焊条和管桩的质量审核工作,检查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质量证明,并核对材料的数量和规格;其次,管桩入场后,要检查管桩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弯曲、裂缝等质量问题;最后,在管桩调运的过程中,要确保运输的稳定性,坚持轻吊轻放的原则。在对管桩施压的过程中,在桩身进入硬土层之后可以修正其垂直度,但不能采用强硬扳回的修正方式[3]。

(二) 控制桩位和桩身垂直度

要保障桩位准确,一方面要做好放样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垂直度检查、桩身中心线和桩位点的重合度检查等工作。在多桩承台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相邻桩已经完成施工,则需要注意桩位挤偏的问题;在桩身垂直度方面,要在插桩深度达到50-80cm时暂时停止压桩,并调整桩身垂直度。要安排专门的检测人员,利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度的监控。经纬仪最好与桩点保持20m以上的距离,避免其影响打桩。沉桩时,施工人员要注意桩的进尺变化情况,做好倾斜度的监控工作。如果地层中存在障碍物或桩身出现倾斜偏移,应该分2个行程进行校准,杜绝强硬扳正。

(三)控制桩顶标高和压桩力

在管顶标高的控制方面,可以采用水平仪抄测标高。首先明确施工路线,坚持先长后短、先里后外的顺序原则。其次,针对特殊工况特点,要控制打桩速率,避免挤土效应的产生;在压桩力方面,要由专门的鉴定部门对桩机压力表进行检测鉴定。桩机进场地时,需要提交相应的质量报告和说明。施工前,相关的单位部门要做好勘察和确认工作。施工过程中,要详细填写记录并做好现场监督。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质量,要从土质、施工顺序、桩距等多个方面入手,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和条件,做好施工的管理与质量的监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盛龙.浅析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7(8).

[2]李志鹏.浅谈PHC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7.

[3]徐善中.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桥梁基础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

论文作者:宋政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浅析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管理论文_宋政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