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实践研究论文_邱斌,仵秉林,吉伟平,王毅

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实践研究论文_邱斌,仵秉林,吉伟平,王毅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陕西延安 717407

摘要:随着国家能源改革的日益深入,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会进一步的提升,不久的将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燃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模式。天然气场站作为天然气产业链条中的重要节点,其场站设备高效、安全的运营是确保天燃气行业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对天然气场站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的系统构成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的实践策略,将为国内天然气场站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传输;实践;天然气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速的逐步提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天然气需求的缺口逐步加大。而面对不断攀升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天然气生产和输出总量严重不足,业已成为制约国家战略发展的一大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运营压力将进一步的提高,如何做好天然气场站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确保天然气场站设备安全生产的实现,是摆在每个天然气场站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伴随着无线传输、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天然气场站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运维思路和运行平台,以DCS为代表的数据传输技术天然气场站的运用,成为天然气场站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提速增效的重要策略。

1.我国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现状

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工业现场设备输出数据或各种物理量的远程交互,其多以无线数据的传输模块为核心,可实现对数据的采集或传输开关指令,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当前,天然气场站应用的无线传输技术的架构,是在以3G、4G为主的公网和以数传电台、数字网桥为主的专用网络所构成的网络覆盖下的设备无线传输。与传统的有线传输模式相比,无线数据传输有效地减少了挖沟、铺设线缆等施工作业,同时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天然气一体化集成装置在场站中获得了较好的运用,其装置构成和装置功能能够基本满足当前集气站生产的基本功能及清管、自动排液、闪蒸等作业,实现了远传截断、气液分离和外输计量等功能一体化作业。通过机械、动力及数据监测等多方位技术的融合,实现天然气场站生产的智能化革新。这一发展趋势使天然气场站的无线传输技术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2.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的常见应用模式

现阶段,天然气场站的无线传输系统多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模块之间预留相应的通讯接口,根据无线传输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功能化组合,并在提升无线数据传输质量的同时,保证气场后续无线设备升级的扩展要求。其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式主要由数传电台和4G网络实现场站数据的无线远传。其中,利用数传电台可以实现对场站的远程数据采集、作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天然气场站在数传电台的运用中一般采用单点对单点或单点对多点的模式。在调试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设备或监测区域的作业要求来进行适当的选型和测试。同时在设备调试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关的评测标准对数传电台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及其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相应的评估。在日常运维中,可根据安装在控制室的监视设备,并完成对各对现场各撬装设备进行集中监视与控制;在应用移动通信技术达成天然气场站的无线传输系统建设中,其主要是依托DTU设备来完成系统的构建。在这一无线传输的系统中一般包括有,终端设备、DTU、通讯网络、后台控制中心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无线传输的前端,终端设备和DTU利用RS232或者RS48接口实现互联。当系统供电并开始启动时,位于系统前端的DTU便开始在通讯网络上开始注册,然后便可以完成与后台控制中心的SOCKET连接,这一公网的运用模式要求后台管理中心具备固定的公网IP地址或固定的域名。这两种常用模式都可以实现对天然气场站流量数据等的实时回传,场站的控制室可以实现对各监控点数据的在线监测且自动生成曲线并保存。对推动天然气场站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3.提高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的实践策略

3.1天然气场站的设备管理部门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的模式和经验,在对场站设备性能和分布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模型分析和实地调试,确保无线传输设备的设备数量和参数设置能够满足场站技术管理的要求,使精准化的数据传输得以实现。

3.2加大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无线传输、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场站设备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同时设备的信息化、自动化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天然气场站的多数作业设备已可以实现远端控制和多级参数设定。天然气场站的管理中,在加大设备无线传输技术层面的资金投入的同时,确保天然气场站设备升级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

3.3天然气场站内部应建立合理的无线传输设备管理和维护人才的选拔机制,通过甄选和推荐,完成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设备管理的人才数据库的建立,对场站内部的工作人员建立多效岗位标签,以应对突发性无线传输故障等问题,并为后续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的升级与发展打下良性的基础。

综上所述,天然气场站设备安全而高效的运行是天然气战略的实施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根基,关注天然气场站设备生产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设备革新、人才管理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场站无线传输设备的技术管理能力,夯实无线传输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基础,促成设备信息化建设前提下的天然气场站生产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响,司珈铭,刘慧超.油田注水参数采集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2).

[2]王丽平.基于3G网络的无线数据专网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1, (22):82-83.doi:10.3969/j.issn.1673-4866.2011.22.035.

[3]马德龙,周茜.3G无线VPDN技术在黄河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系统解决方案[J].科技信息,2011,(25):494-495.

[4]王旭,梁宝龙.基于3G无线网络的VPDN技术在海南气象业务中的应用[J].同煤科技,2013,(3):14-16.

[5]刘雨.基于Android平台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6]辛达洲.廊下镇圩区泵闸群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扬州大学,2017.

.

论文作者:邱斌,仵秉林,吉伟平,王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天然气场站无线传输技术及运用实践研究论文_邱斌,仵秉林,吉伟平,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