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人论文,河南省论文,做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门峡市以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增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做出明确批示:“三门峡市‘学、唱、做’活动有力弘扬了道德风尚,是用文艺建设文明的实际举措”。
一、广泛学习宣传,树立鲜明导向
1、精心部署学习宣传活动。一是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的通知》,将道德模范进高校、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溶入到“学唱做”活动之中。市文明办先后召开10余次专题会、协调会,对“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二是指导各县(市)区成立“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报告团,要求每个文明单位每年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不少于2场次,故事汇演出不少于1场次,做到“六有”,即有故事汇节目、有专题汇报文字材料、有心得体会笔记、有示范性先进模范人物报告团、有巡讲(巡演)汇报专题片、有巡讲(巡演)专项活动资料。三是建立道德典型信息库,实行电子化信息档案管理。将县级以上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凡人善举”录入信息库,并实行分类管理。
2、组织开展基层巡讲活动。市文明办从省、市级道德模范,入围“中国好人榜”人选、河南省美德少年等各级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中遴选出78名有代表性、事迹突出的先进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精神闪光点,指导巡讲人员认真撰写讲稿并进行演讲培训,组成报告团,深入全市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和学校等单位,开展道德模范进高校巡回报告和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活动。
3、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组织全市新闻媒体对该市当选的“河南省道德模范”和市级道德模范以及在道德建设领域涌现出来的其他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组织新闻记者深入挖掘道德楷模突出事迹,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开展深度宣传报道。三门峡电视台公共频道开辟了“文明伴我行”专栏。三门峡文明网开设了“学唱做”视频展示栏目,制作先进模范人物专题片12个;开辟了“文明三门峡建设系列活动”专题、专栏,利用访谈、综述、通讯、评论文章等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在全市形成学习、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4、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每月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投票的时机,开展学习宣传身边好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进家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活动。利用文明大讲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计生“五进社区”等活动契机,向广大群众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使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走向群众、贴近群众、亲近群众。举办“做文明有礼的三门峡人”等系列活动,开展“在家讲孝心、在外讲爱心、人际交往讲诚心、工作岗位讲责任心”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创文明城、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动和“三优三创”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使公民成为文明礼仪的传播者,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实践者,不文明现象的监督者。
二、传播道德风尚,唱响好人之歌
1、精心创编故事节目。在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中遴选原型作为主人公,组织曲艺名家、有实力的中青年曲艺工作者以及群众中的故事员创作排演故事作品,以情景剧、情景诗、小品、快板、评书、相声、戏曲、讲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排成文艺节目。仅今年以来,就创作排演情景剧、故事、快板、戏曲联唱、歌舞等作品48个,节目以真实人物为原型,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再现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明礼诚信、孝老爱亲、扶弱济困等道德楷模的动人故事。
2、精心创编文明之歌传唱好人。邀请全国著名词、曲作家根据五类道德模范的标准和事迹自创文明之歌《好人歌》和《心平气和》,将这两首歌曲刊登在三门峡文明网上。首先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中带头下载演唱,然后组织企业、社区和农村广大群众传唱。并将文明之歌作为文明大讲堂的主题曲,积极组织传唱。
3、精心组织基层巡演活动。精心做好节目创作排练工作,形成一批精品故事节目,把创编的精品故事节目汇编为整台节目,组建一批优秀演出队伍,以广场文化活动、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军营、机关等基层单位开展巡演,传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各级文明单位还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活动时邀请演出。在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组织巡演的基础上,市文明办精选优秀节目在新闻媒体和三门峡文明网上展播,全市组织“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精选10个优秀节目举行全市道德模范故事汇优秀节目汇演,将这一活动推向高潮。
三、学习见诸行动,人人争当好人
1、真心关爱模范,形成良好风尚。近年来,每逢重大节日都向道德模范发去慰问信,编发手机短信,发放慰问品,并邀请道德模范参加重大节庆活动。先后为赵仁伟送去慰问金3000元,安排其到县文联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为郑秀珍解决无息贷款5万元,支持其家人创业,并安排她到县文化局工作;捐助柴书朝现金4.3万元,帮助解决旧房维修、子女就学问题;捐助2万余元帮助闫咏雪解决住院治疗费用;为宁建设、黄筱强等多人子女解决入学问题。同时,对困难模范在分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享受低保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先解决。在政治上关爱他们的成长、进步。近年来,全市先后提拔白洁、蔡新玲、沈改林、孙书伟、闫咏雪、严胜军、周惠平、赵拴民、邹玉香、孙伟春等10名道德模范到重要工作岗位。
2、坚持知行合一,强化道德实践。在“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中,结合巡讲、巡演活动,组织召开座谈会、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我能做什么”大讨论,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力量引领社会正气,教育全市广大干群在工作中敬业奉献创先争优,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孝老爱亲,在社会上见义勇为勇做好人,在经营中诚实守信争当标兵。如今,三门峡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在全市蓬勃开展,已经成为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有效载体。很多单位还自发组织“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形成了“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今年“六一”节,全市1438名巾帼志愿者与困难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成为他们的“爱心妈妈”;中考高考期间870余名出租车司机参与了“绿丝带”爱心送考活动;渑池县仰韶镇43岁的韶华村民张振才在专业救援队未到之时深入40米枯井中勇救该村妇女锁文红,成为当地学英雄见行动的典范。截至目前,获得省级道德模范称号1人,获得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推荐身边好人1368人,向省文明办上报身边好人207人,其中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89人,上榜28人;举办了4届道德模范评选,涌现市级道德模范42人,市级道德模范提名奖70人,县级道德模范178名、提名奖340人。
3、注重行为养成,突出未成年人教育。广大未成年人是“学、唱、做”活动的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学习《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学唱雷锋歌曲,举办主题演讲、读书征文活动、童谣传唱和歌咏活动,使雷锋精神在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大力开展文明小博客、日行一善等道德实践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参与“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参与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童声里的中国、中华是我家优秀童谣传唱等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使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成为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实践者、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