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傅冠凯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傅冠凯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不断扩大电力开发的规模,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的电力需要。要想做好电力市场的管理工作,就需要使电力供需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因此,随着人民群众用电量的增多,电力需求侧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电力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我国,由于对于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应用还没有多少经验,故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加强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需求;管理;应用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电力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电价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目前,由于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各类企业和居民对电力行业打破垄断、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电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于市场环境下基于资源配置的电力严重短缺,国家逐步取消了计划经济下对电力企业的优惠政策。面对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如何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将营销理念引入电力企业,可以说是电力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的建设、生产、销售和服务,使电力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根据电力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述及意义

目前,电力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正在逐步消除降低用户需求平衡的途径,但采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来调整电力用户的用电差异。为了降低峰值功率压力和低周期的电能浪费,更好地为电力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只有在保证用户明确的电力需求的基础上,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战略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营销之间没有冲突,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营销的协调发展。

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保持能源市场的供需平衡,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供大于求,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果供大于求,电力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电力市场的平衡主要在于电力需求侧的管理,而这一管理过程需要政府、电力生产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密切合作和联系。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主要是改变用电方式,有意识地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需求侧需求的降低也可以降低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从而降低发电成本。我国电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成本。为了减少需求侧的电力需求,可以很好地降低电网建设成本。电力需求的减少也降低了发电企业的其他能源消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电力需求侧需求的减少,可以很好地协调能源与环境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好处

2.1确保用电安全

在电力领域,最重要的是安全用电。电力事故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电力企业必须保证电力安全。安全用电是指按照行业规范分配电气设备,不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电气事故。某电子企业主要从事分立电源器件的封装和测试。产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跳闸断电现象,并通过电力管理系统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复合空压机运行中存在大量谐波干扰,使变压器设备温度升高,设备供电不稳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气事故。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分析,企业对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避免了异常停电,弥补了企业的损失,因此电力领域必须重视电力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力需求管理更加便捷

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科技产品的依赖程度很高,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也顺应时代的步伐,引进高新技术来管理用电状况。电力企业引入管理软件,通过计算机集中管理用电情况。这一优点是便于找出和分类使用的电力类型。管理人员只需对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分析在用电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管理人员能够高效工作,电力数据存储在硬盘上,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管理平台,并能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数据,以确保用电量的准确性。同时,数据管理中心可以设置密码,以避免其他人随意查看更改数据。

2.3有序用电,节能减排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主要围绕有序用电进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来分析电力形势,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各地区有序用电。2004年1月至5月,杭州市萧山区电力负荷缺口接近50%,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差距过大,曾造成限电开关混乱。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用电形势,萧山区不仅保持了工业经济的增长,减少了企业无序拉力的损失,而且保证了城乡居民用电的稳定。主要原因是萧山区通过对电力数据的分析,完善了全区有序用电的管理模式,优化了用电方案,加强了用电管理,努力保证居民的基本用电,保证不缺电,不缺服务,而权力限制并不局限于真实情况。

3.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策略

3.1经济措施。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电力负荷失衡的问题。电力企业通常采用削峰填谷的方式来解决电力负荷不平衡的问题,即将日用电量分为三个阶段,即低时段。在高峰期和高峰期,在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的电价标准。峰期电价正常,谷期电价低于峰期电价,高峰电价高于高峰期电价。采取了这种经济措施。部分峰值功耗可以转移到低阶段,逐渐使电网负荷趋于平衡。经济措施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通过牵引和限制电路平衡电力负荷的方式,有效地发挥了经济杠杆作用,既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

3.2行政管理措施。在电力市场的竞争环境下,如果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就有必要制定科学的行政管理措施,在政府的控制下调整电力负荷。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采取行政管理措施来调节电力供需紧张的关系,如采取断续生产、转移电力负荷等,以调整电力企业的运行流程。为了更好地调整电力供需关系,一些能耗相对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良性竞争来消除,这不仅可以降低电力消耗,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调整电力供需关系。

3.3加强电力营销管理。通过在低谷和高峰期调整电价,可以调整电力市场的电力需求,同时也为电力营销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的市场。客户至上是电力营销的宗旨和原则。为了加强对用电过程的管理,电力企业需要采取多种先进技术,解决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和分配配电负荷。在降低电力成本的同时,为电力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服务。因此,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为电力营销提供更多的电力需求。目前,许多地区仍然采用相同的网络电价计算模型,不利于电网负荷的均衡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政府部门应结合电力企业不断创新电价模式,采取分级电价模式,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以电价激励方式对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进行调整。它在平衡电力负荷、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服务水平、解决供需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能的产生往往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加强我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可以有效缓解这类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实现需求侧的资源配置,解决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皓.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6(14):187-188.

[2]李少宏.基于需求侧管理理念的电力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及实例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周秋扬.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22):127-129.

论文作者:傅冠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傅冠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