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电气设计中,BIM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模拟性、可视化等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实践与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建筑电气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 BIM 技术的概念及应用优势入手,对 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 技术;
应用前言由于受到设计经验不足、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电气设计效率相对较差,设计质量整体偏低,而且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极易遇到一些冲突问题。上述现象要求设计师纠正传统的设计理念,把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建筑电气设计当中,进而提升了建筑电气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现从以下三方面:
①BIM 技术概述②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 技术的应用分析③ BIM 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对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 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 BIM 技术概述BIM 技术指的是通过利用真实的信息整合、构建出相应建筑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于实际建筑的一种仿真。BIM 技术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模拟性的特征。设计人员通过利用 BIM 技术对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或者很难实现的事物进行模拟;
②可视化的特征。BIM 技术的可视化特征是基于自身三维立体模型所体现出来的;
③优化性的特征。通过利用 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开展的过程中,BIM 软件碰撞检查功能,为设计师判断设计中是否存在冲突问题提供了便捷的功能基础。基于上述分析,BIM 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 技术的应用分析
1.1 应用要点。站在本质角度分析,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BIM 技术的最终目的是缩短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周期,设计出更符合业主要求的电气设计成果。因此,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对管道线路、整体布局等要素合理进行处理。并通过利用 BIM 技术把原本的二维设计转化成了三维设计,进而使设计变得更加的直观与清晰,为业主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
1.2 信息传递。BIM 技术的自动处理优势、设计精度优势建立在丰富的系统族库基础之上的。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在前期阶段,要结合实际的要求及其既有信息不断对族库进行完善,使其充分满足了 BIM 设计提出的信息传递的要求。
1.3 应用流程(1)建模步骤。要与实际要求相结合,开展建筑电气设备电气族库的准备工作。利用业主提供及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现场调查获得的信息,建立了电气中心文件,确定了文件内容准确无误以后,再把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当中,并于电气中心文件、建筑电气专业模型间建立起连接。为了有效缩短建筑电气 BIM 设计所需要的时间,设计人员可以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对于不同建筑电气资料进行分类。例如,设计人员可以把楼层作为划分的参照,分别把每个楼层的相关建筑电气参数放入到所对应的中心文件中。若后续设计工作产生了变化,则要同步更新到所对应的文件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要利用 BIM 的实时同步功能,把上述文件资料同步到本地的中心文件当中,以便其他设计人员通过相关资料参考与分析。
(2)模型的设计步骤。通过 BIM 技术绘制建筑电气设计模型的关键是,模型二维模式、三维模式间要一一对应,以便业主或其他设计人员使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模型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资料,把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有管线的连接方式、电气点位的分布状况、电气设备摆放位置等清晰标注。与传统建筑电气设计模式相比,BIM 技术应用优势体现在三维图可视化的预览方面。以建筑电气设计中电气桥梁、电管绘制工作为例,设计人员通过利用 BIM 软件剖面功能,把电气桥梁与电管间对应关系、具体位置详细进行标示,形成具有直观性的三维剖面图。
(3)碰撞检查步骤。由于受到建筑电气本身及其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通过利用 BIM 技术初步设计出建筑电气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冲突问题。如果直接把电气设计应用在建筑电气的实际工作中,施工环节极易出现无法安装电器设备或者管道铺设受阻等问题。BIM 技术设计流程中碰撞检查步骤有效改善了这种局面:初步设计完成以后,设计师可以直接利用BIM 软件中碰撞检查功能,对建筑电气设计成果中设备专业、电气专业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了冲突问题,BIM 软件将会为设计人员标注出具体碰撞位置。设计人员根据实际建筑电气设计要求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以提升建筑电气设计质量,避免了后续实际施工中这类问题的产生,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
(4)成图步骤。碰撞检查完成以后,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电气施工环节要求选择 BIM 软件出图格式,运用软件自动出图功能生成了电气设备明细表、管线与电气设备间关系图等图像资料,为电气施工提供指导。
(5)优化步骤。通过以往建筑电气设计的经验表明,在采用BIM 技术开展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BIM 软件、网络环境等因素对设计流程产生一定约束、限制作用,进而影响了建筑电气 BIM 设计的质量。对此,设计人员要优化步骤,把约束因素准确识别出来,并把约束因素对于 BIM 设计成果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纠正。
1.4 应用实例(1)消防设计。
BIM 技术在消防设计中应用流程是:按照建筑火灾探测器标准要求,预设 BIM 软件检查标准,利用 BIM 软件检查功能实时对所设定火灾探测器等电气设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检查。并结合暖通、排水等专业对消防设计进行联动分析,不断提升消防设计安全性,使建筑消防设计更加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配电系统。BIM 技术在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中应用流程是:①根据现有资料开展电气族准备、配电系统视图设置及电气设置等准备工作;②于建筑配电系统视图中把各种用电设备一一布设妥善,并收集与建筑配电系统有关的其他专业动力条件;③在BIM 软件建筑配电系统文件中创建电力线路,合理处理不同用电设备相互间逻辑连接关系;④利用 BIM 软件自动生成功能,生成符合建筑配电系统要求的线路布设,合理完成导线布置工作;⑤利用 BIM 软件碰撞检查功能分析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中配电盘、线路属性等要素是否存在冲突问题,并及时纠正;⑥把建筑配电系统中涉及用电设备及线路,在平面视图中准确进行标注。3 BIM 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BIM 建模需要使用统一的规则,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设计参数的准确性。设计人员还要对各个建模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综合进行考量,如果建模存在着较大的欠缺,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建模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重新建模,不能重复使用原有建模内数据信息,要重新搜集与整理数据信息,为建模做好准备。设计人员要建立 BIM 信息、数据库,加强数据信息的管理,避免丢失,保证 BIM 数据的真实性。目前,建筑电气设计数据保存模式是IFC,这也是国际最标准的数据保存模式。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对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人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企业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设计人员外出培训,丰富设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开拓眼界,提高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进而满足了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并提高了建筑电气的设计质量。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 BIM 技术应用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质量,还大大降低了设计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设计人员要结合业主需求,通过利用 BIM 软件,按照建立模型、模型设计、设计流程,合理利用 BIM 技术完成建筑电气设计。因此,设计师还要加强对于 BIM 技术应用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电气设计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 扈 超,刘庚凡,孟士婕 .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1):49~52.
[2] 行耿顺 .BIM 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监督 [J]. 工程技术研究,2017(7):72+76.
[3] 于红亮,王 楠 .BIM 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电气应用,2015(14):30 ~ 35.
论文作者:刘昌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建筑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模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