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全面建筑设计方案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重中之重是结合各式各样质量要求与使用性能,设计合理的结构体系。BIM技术可实现对建筑结构设计中诸多方面信息数据的有机整合,进而缩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作量,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效率。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应用
1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意义
1.1有利于数据信息参数化的实现
对于BIM技术来说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将其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利于数据信息化的实现,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快速提供相关数据,同时,随着BIM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有效避免信息记录准确定过低的情况,更对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工作顺利展开有一定好处。
1.2有利于修改图纸
传统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模型和图纸分离的模式进行设计,构件计算信息和图纸标注不关联,BIM模型能够将构建信息和标注联动,减少修改图纸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在BIM技术被应用以后,以上问题的得到了改善,如果需要修改图纸,设计人员只需要修改模型相关修改之处,其他部分会自动随着修改而修改,有效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效强化了建筑结构设计能力。
1.3有利于信息管理化的实现
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给建筑工程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材质等。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将各种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快速的统计工作量,对项目造价快速估算;在施工阶段,可视化技术交底可以显著提高沟通效率,保证交底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理解偏差。
2BIM技术的特性
2.1信息集成
BIM技术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对于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一方面是对整个设计过程方面的数据整理,另外一方面是对设计信息方面的整理。在数据建模工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住每一道工序都有其实践的可行性并且能够保证整个建模的有序进行。计算机主要是有三个维度,利用多个几何信息建立信息模型,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在建筑结构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他们各个连接结构中的尺寸,以及建筑过程中所用的构件数量等等,这些需要在数据建模时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过去传统的CAD制图,到现在逐渐使用的BIM技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设计上面的显著进步。
2.2可传递的工作过程
在整个建模过程中,BIM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数据可以相互传递相互统一。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的管理,当工作人员更改其中一项数据时,无需再更改其他数据,也无需更新新的处理图纸或者相关的链接,BIM技术会通过传递的功能让受到影响的相关数据进行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项功能可以大大的降低了我们设计工作人员的负担,给我们的工作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这也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势。
2.3相互合作
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在设计模式方面的系统,它有效的统筹了在设计、施工、业主等单位之间的高效沟通,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具体实际意义的数据信息。众所周知,三维模型的设置可以让我们在多个层次中来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工作,而BIM技术利用自带的自动检测功能让多个对象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这样也充分的体现了协同合作协同设计的好处,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人员降低工程周期,并且还能提升整个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投资报酬率。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视化
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技术向业主展示建筑构件效果,给予用户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通过纸张或是计算机软件完成,无法将设计效果图更直观的展示出来。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立建筑机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直观的视觉向业主介绍建筑构件的信息及功能布局等信息,使得业主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现阶段,我国很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大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都是利用该项技术,通过对建筑物整体结构进行动态演示,加强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的优化与调整设计方案,从而制定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质量缺陷与设计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正,进一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为后期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3.2BIM技术在建筑结构参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设计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结构新型平台,将设计到的信息及设计参数建立一个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形体构建时可以借助该信心平台提供的有效数据,同时在设计过后才能中,该平台可以对不同参数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保证该系统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完善。BIM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保证设计信息输出的高质量与安全性及可靠性,这样为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3.3BIM技术在钢结构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是大跨度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因此在进行钢结构建模是需要攻克结构连接与加强件布置等难关。再加上设计钢结构时所涉及到的梁柱连接、梁梁铰接等多种连接形式,这无疑增加了钢结构设计的难度。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梁自身的高度,同时将各个连接件进行专项设计并将其参数化。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系统中参数共享的功能,严格控制高螺栓的数量与间距。同时利用对参数的条件实现新的连接件。在钢结构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参考相应的设计位置,从而确定出加强件与连接件的准确位置,这样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同时也提高了钢结构的设计质量。
4促进BI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的途径
完善数据统计。虽然BIM技术中的数据库所包含的技术数据已经十分详细,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有些数据统计不甚完全。不仅要完善相关数据,还要对接EPR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优化施工模拟。BIM应用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优化施工模拟技术。充分利用BIM软件里的各种信息,将施工与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优化,制定出完善的方案。另外,该过程中必将用到多项技术,要保证每项技术都是先进、可行的;培养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系着能否将BIM虚拟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BIM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应该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来储备科技人才。具体措施包括:严格审查技术资格;签订长期服务协议;完善培训纪律;建立沟通平台。
结束语: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随着BIM技术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建筑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充分掌握BIM技术的要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相关的生产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轼,王科亮,刘媛.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3):34.
[2]陈庆丰,徐云博,刘继鹏,胡愈.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1):154.
[3]陈琦.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6):122-123.
[4]张超.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7):95-96.
[5]刘靖,朱平.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36(07):162-163.
论文作者:陈弃非,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技术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探析论文; 钢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