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_宋焕军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_宋焕军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卫生院 湖北浠水 438200

【摘 要】目的 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相关的研究资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物层出不穷,给患者带来了药物治疗福音。不管采用何种治疗药物,都要遵循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原则,以使患者经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炎性关节病。发病早期,患者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情况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到了晚期,患者还有出现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等情况的可能性,甚至会致残[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本文在查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相关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

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对环氧化酶(COX)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对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2)、前列腺素(PGE1,PGE2)等起到抑制作用,使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有所减少,发挥出抗炎、消肿的效果。经常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阿司匹林、美洛昔康、沙利度胺等。虽然非甾体抗炎药经常被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当中,在其抗炎的作用下可以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对炎症还是无法起到良好的根治效果,对组织损伤、关节损坏、畸形的发生不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此外,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会使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指的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病情,可以对滑膜炎的进展起到一定抑制的一类抗风湿药物,不过发挥药物作用的速度比较慢。一般情况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当在早期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经常使用的慢作用抗风湿药有:(1)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周期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能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到抑制作用,所起到的抗感染效果也十分良好。一般情况下在和其他慢作用药物联合使用时,每周的使用剂量被控制在7.5~15mg,应用方式或为口服,或为静脉注射。在应用药物一个月至三个月后才能开始发挥作用。临床上不仅已经认可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而且对于患者对甲氨蝶呤的耐受性加以了肯定。临床实践结果提示虽然甲氨蝶呤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是通过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调整就可以对大多数不良反应加以有效的控制。(2)柳氮磺吡啶:虽然这种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如甲氨蝶呤,但是这种药物所起到的抗菌、消炎、免疫抑制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一般情况下,开始应用的剂量为0.25g,每天服用三次,若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用的第二个星期就开始将剂量调整为0.5g,每天服用三次,然后慢慢将每天使用的剂量调整到2~3g,待应用药物一个月至两个月后开始发挥药物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恶心、皮疹、肾功能损害等是该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3)来氟米特:其可以对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对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造成影响,可以对骨的破坏起到阻止作用,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小,容易被患者耐受。来氟米特还经常和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当中,使两者的协同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对骨质的破坏起到明显的阻止作用,使伤残的可能性得以减小,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使患者的关节肿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缓解,可以使患者早期免疫状态的异常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抑制,使患者的病情得以快速的缓解,使骨侵蚀得以有效的改善[2]。即使局部使用,也可以使患者受到影响的关节的疼痛、肿胀得以缓解,对滑膜炎症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改善。不过若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也会使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一点要加以高度的重视。

4中药及中药制剂的应用

从中医角度分析,可以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划分在“痹症”范畴,属虚损性疾病,多为风寒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的中药。如有研究人员采用活络通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诸药所起到的补肾壮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管是中药还是中药制剂,所包括的中药成分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炎、镇痛和调节免疫的效果。且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药及其制剂可以对软骨、骨质的修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骨密度得以增加,对血管增生起到抑制作用,使纤维蛋白溶解得以增强。如雷公藤可以对炎症起到直接的对抗作用,可以使侵蚀破坏关节软骨的作用得以缓解,对免疫系统紊乱加以纠正[3]。

5小结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要为其制定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根据患者实际,联合应用抗风湿药也是一种治疗选择,以使相关药物的毒副作用得以减少,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发挥联合用药的作用,使患者的病情发展得以有效的控制。随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不断研究,非药物治疗法也已经或将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应用,如物理疗法(血液成分除去法和全身淋巴照射法),将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多种选择。

综上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物层出不穷,给患者带来了药物治疗的福音。不管采用何种治疗药物,都要遵循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原则,以使患者经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雪涛,李庆.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02)24,181-183.

[2] 高岚.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6)77-78.

[3] 郭齐,李献平,王蕊,毛萌,等.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0(03)66-67.

论文作者:宋焕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_宋焕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