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分析探讨论文_韦承思

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分析探讨论文_韦承思

摘要:基土关乎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对于不良的地基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加固处理。本文首先介绍了工民建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土,并对其特点及及检测识别做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工民建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并且为了解地基土及地基土的改造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民建;不良地基土;改造

引言: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工民建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如火如荼的前进。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地基土都是适合工程要求的,然而地基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建设需要,使地基的建设与工民建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工民建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土简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软粘

在工民建施工中,软粘土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地基土种类之一,从地质条件的较多进行分析,其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低渗透性等硅著特点,为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造成了较大的难题。从软粘土的性质进行考虑,其不排水强度一般仪为5—30KPa,而且表现现较差的总体承载力(20一70lKPa)。

1.2杂填土

杂填土的分布范围较广,其不是一种天然的不良地基土种类,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遗留的垃圾,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步分解成性质较为复杂的垃圾土。通常将杂填土分为:生活垃圾土、工业生产垃圾土、建筑垃圾土等三类。杂填土的主要具有成分复杂、无规划堆积、厚薄不均、性质各异、规律性差等特点,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造,很有可能造成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3饱和松散砂土

饱和松散砂土主要由粉砂或细砂组成,在静荷载作用下其通常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但是当遇到较强的外力作用时,例如:机械振动、地震等,其土质结构既有可能发生液化反应,并且出现大范围的震陷变形现象。

1.4膨胀土

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主要是由蒙脱石组成,普遍具有失水收缩、吸水膨胀、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反复胀缩变形等特点,其性质常处十不稳定的状态。当膨胀土的含水量略有变化,就有可能引起较为严蘑的有害膨胀现象,对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影响严重。日前,国内用于膨胀土改造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土性改良、换土、预浸水,及防止土质含水量变化等。

1.5湿陷性黄土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形成于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等外力的共同作用,覆盖土层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而有可能发生显著的附加变形,是工民建施工中面临的主要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问题之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附加沉降进行准确的分析,以防止对于工程造成巨大的伤害。

2不良地基土的特点及检测识别

2.1不良地基土的特点

不良地基土作为地基的表现有:

(1)灵敏度过高

在工程施工中如果振动、挤压或者搅拌时,不良地基土因为过分敏感会造成结构破坏,强度降低。

(2)渗透性不强

不良地基土在固结和沉降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时间,长期处于软弱状态,增加速度慢,这样会影响地基的加固效果。

(3)压缩性高

不良地基土的压缩性很强,如果在一定区域内受到差异较大的建筑物荷载,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由此造成建筑物标高降低甚至发生倾斜开裂等严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不良地基土的检测识别

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土质各不相同,部分类型的土质不符合地基土标准,工程建设不能直接在未经处理的、不符合地基土质要求的地基之上进行施工。为避免因不良地基土施工引发不必要的施工质量、施工及使用期安全事故问题,需要在施工之前识别不良地基土,确保识别和改造过的地基土能够更稳定地承载工程建设,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不良地基土的识别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高压缩性土质

大多数达不到施工建设要求的地基土都要压缩性高的共同特点,此种土质为基础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及后续使用过程会逐渐出现不规则沉降等影响施工和使用质量的问题,此种状况在建筑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大的工程施工中更为常见,且沉降、裂缝等现象更为明显。

(2)低渗透性土质

大多数建筑施工中的不良地基土都表现出较低的渗透性问题,此种性质的地基土在施工基土固结过程中时间明显较长,在更长的固结期内,很容易发生不规则沉降与裂缝问题,进而引发不必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

(3)高灵敏度土质

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经验表明,工程施工中发现的不良地基土常兼有灵敏度过高的特点。此种性质的地基土相较一般地基土更加脆弱,难以承受工程建筑压力,施工及使用中产生的震动和压力都会破坏其原有结构及承受状况。

3工民建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

3.1注浆固结法

注浆固结法的原理是在土石界面通过水泥或者水泥与其他物质的混合溶液之类的水硬性材料对不良地基土重点孔隙、裂缝或者软土地基等不良状况进行注浆封堵和固结作用,从而使浆液和原始的地基土层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土石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固结的受力整体。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不良土地基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压缩度和承载力的不同造成影响诱发地表变化而导致工程隐思。

3.2预压法

预压法一般用于软黏土或者松软的砂土这类的不良地基土的改造。预压法主要有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在软黏土地基的改造中用得比较广泛。主要手段是在在软黏土地基的表层铺设细砂,在对其进行密封,并运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地下层形成负压,迫使软黏土将水和空气排出,加速其固结。真空预压法的技术关键在于排水系统的设置,应设置竖向排水系统,用条形或者鱼刺形来埋设水平分布的滤管。预压的施工要点有:①实际的预压荷载力不能小于理论计算出来的荷载力;②堆载物的项部面积小于底部面积的,底部面积要大于施工的地基层面积;③注意施加的预压荷载力不能超过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④第一层荷载施加材料可以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大面积的卸载需要用大型建筑器械联合作业。

3.3夯实法

夯实法是通过整体破坏来形成新的改造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地基的冲击力很大,基本上会造成对地基层的整体破坏,出现地基层下移或者夯坑,也有可能出现地基层向上凸起的情况、在实际的施工中,夯实法使地基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同时产生很多裂缝,这样就方便了地基层中水分的排出。夯实法的技术关键是:①在施工之前,首先确定相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夯锤的底面直径,每一次的落地距离以及夯击遍数,总下沉量等;②槽和坑的底面标记高度要大于理论设计高度;③夯实的地基含水量控制在最优范围内;④注意夯实的顺序和程度;⑤如果是在冬季的北方地区施工要先把冻土层挖去或者热融解再进行夯实。

3.4置换法

置换法主要包括换填法、振冲置换法和夯置换法。这三种置换法更具施工环境和具体地基层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不同的置换方式。换填法针对的主要是表层地基不良的地基土环境。这是最简单的直接有效的一种改良方式,就是把地表层的不良地基土挖去,再用有较好压密性的土进行夯实。

4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工民建施工项目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基土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状态,为了使施工进度及质量不受影响,我们应该对地基土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符合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岳本祯.谈工民建旖工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科技资讯,2016(03).

[2]曾华.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1).

[3]张彻.对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措施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12).

论文作者:韦承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分析探讨论文_韦承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