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视角看民办高等教育的主题与差异_美国教育论文

从比较视角看民办高等教育的主题与差异_美国教育论文

私立高等教育:从比较的角度看主题和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私立论文,角度看论文,差异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学后教育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部门是私立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空前增长,而政府又无力或不愿意提供必要的资助,二者的结合将私立高等教育推到了前沿。私立学校在许多国家都已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在规模和数量上均在扩大或增加,在那些依赖公立学校的国家和地区,私立学校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一些国家公立学校的私营化就是一个相关现象。随着学费和其它费用的上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也越来越相似。

私立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以下简称台湾)和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拉丁美洲也经历了从公立中学后教育到私立中学后教育的戏剧性转变,目前,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在私立大学就读。在中东欧的许多国家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私立高等教育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私立部门的空前发展主要是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无力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而提供资金。

需求的增长超出了政府为高等教育提供资金的能力,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学位主要是一种于个人有益的“好东西”,其次才有益于社会。今天的市场经济的“逻辑”与私有化思想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复苏,使以前从未有过私立高等教育的地方也出现了私立学校。

教育在全球的扩张使得考虑私立高等教育的地位和特殊问题显得必不可少。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有着相同的渊源,有些功能也相似,但是私立大学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来源——私立学校要自筹资金。其他一些特殊方面包括内部管理和经营,与政府、公共权力部门的关系以及学校规划。

本文试图弄清全球范围内私立高等教育的特征,并将强调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以及私立学校面临的种种挑战。私立部门能以创新方式迎接学生人数的增长、新型责任制和受技术推动的革新教育方案的挑战吗?私立学校是否只能聚集在中学后教育体系的最底层,开设一些低质量的课程,授予没有多大价值的学位?处于一些国家学术体系最高层的名牌私立大学能否为新建的学校提供某些指导?在这个全新的私营教育环境中,是否会设立专门机构来保护教育质量,并代表学生和社会的利益?

主题和差异

全世界范围内私立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哈佛大学拥有的捐款高达数十亿美元,它和萨尔瓦多新建的在某几个领域提供专门培训的“车库大学”就相去甚远。一些私立学校的教学主要集中在一些专门领域,比如枫丹白露世界闻名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还有一些规模很大的多功能大学,例如马尼拉的远东大学,学生人数超过了100,000,而另外许多学校却只有几百名学生。有一些是其所在国家最有名望的大学,如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菲律宾的马尼拉阿特尼奥大学,哥伦比亚的哈维尔利亚那大学。尽管一些私立学校能获得政府拨款,大多数私立中学后教育机构还是要自筹资金。以印度为例,它的2000多所私营大学主要依靠的是公共基金。一些国家赋予私立学校几乎全部自由,而另外一些国家如韩国,则对私立学校实施严格的控制。

私立高等教育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各国的情况大相径庭,有时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也会有所不同。公立大学在大多数西欧国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私立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学术体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但是私立学校仍然是少数。其中一些是宗教学校,主要是天主教大学和论坛,数量不断上升的是专业学校,尤其是商业学校。还有一些是多功能私立大学,英国的白金汉大学就是一例。尽管如此,西欧95%以上的学生都在公立大学就读。意义重大的是:私立高等教育在欧洲取得最大成功的区域是东欧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这些地区,政府无力为扩大公立大学的规模提供足够的资金;共产主义陷入低谷后,“国家支配地位”这一理念也受到怀疑;对新建的私立学校也少有管理。

美国许多最著名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但是80%以上的美国学生还是上公立大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在公立大学和学院就读的学生比例呈稳定上升趋势,80∶20的比率似乎要持续下去。美国的私立学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学术排名最前的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以及阿默斯特学院、史密斯学院、威廉斯学院和斯沃斯莫尔等私立学院。这些名牌学校淘汰率很高,都拥有大额捐助基金。附属于教会的大学和学院是私立教育部门的另一主要类别,其中有一流大学如乔治敦大学、圣母学院和波士顿学院,也有许多附属于天主教团体和新教团体的小型“圣经学院”和勉强维持的文科学院。还有一些世俗私立大学和学院。最后一个类别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营利性专业学校,大多数规模很小,而且很少获得官方认可。这些学校不是美国学术事业的主流。美国2000多所私立大学和学院种类繁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依靠学费来维持经营,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化的部门。

相比较而言,私立高等教育在亚洲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众多国家中,私立中学后教育机构从数量上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80%的学生都在私立学校就读。尽管在这些国家,公立大学最有名望,但一些私立学校也居于名校行列。泰国和台湾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私立部门。在历来由公立学校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些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中发展较快的部分也是私立学校。即使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如中国和越南,私立高等教育也正飞速发展着。中国已有2000多所中学后私立学校,尽管其中只有少数几个获得了官方认可。印度的大学教育大多是由附属于公立大学的私立学院提供的。与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印度的私立学院拥有数额可观的公共资助。

拉丁美洲传统上就存在受天主教会控制的私立高等教育部门,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往往与教会有关,而且常常是属最有名望之列。在过去几十年中,拉丁美洲建立了形形色色的世俗学校。在大多数国家,世俗学校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附属于教会的大学。世俗学校中包括在市场需求很旺的领域授予学位的多功能大学,也包括专门从事从管理到旅游等某个领域的研究的学校。其中有些已取得较高的地位并得到人们的尊重,但大多数都处于学术等级的底层。在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其他一些地方,私立高等教育的爆炸型增长造就的私立部门目前正肩负着教育大多数学生的职责。

除了西欧以外,最依赖公立高等教育的地区莫过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了。即使在这个地区,私立高等教育也是中学后教育中发展较快的部分。由于受两大殖民国家——英国和法国——的公众为本的传统的影响,加之大多数非洲国家私立教育部门资金有限,所以这一地区历来基本上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但是在过去十年中,私立部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府无钱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天主教组织在这一地区一直都很活跃,新教团体则在津巴布韦和其他一些国家比较活跃,另外,其他一些私立组织也开始行动起来。无论如何,资金匮乏和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使得私立高等教育在非洲的发展更为困难,比大多数其他地区也更慢。

对全球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这一总结表明私立高等教育在国家和地区间仍存在差异。这一总结还表明私立高等教育正处于爆炸型扩张时期——在几乎任何一个地方,私立中学后教育都是一股重要的力量。私立学校本身类型各异。但扩张却大多发生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底层”。由于私立高等教育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学生兴趣和经济需要,所以它所起的作用肯定会越来越大。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随着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心,我们需要用比较方法对存在的某些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

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有多种模式。对大多数私立学校而言,学费收入是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没有学费,这些学校就无以为继。这就要求各个学校对招生的数量、每个学生的费用和支出水平进行仔细筹划。计算有误、招生计划未招满或是未预见到的支出都会给学校的预算造成恐慌,有时甚至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大多数新建的中学后私立学校都没有多少财政支持。对学费的依赖意味着学生必须有能力支付学校的收费。这反过来,又给学生所属的社会阶层造成了冲击,也会影响到学校提供的课程的种类。这样一来,私立学校有可能使社会阶层的划分和其他社会差别进一步明显和扩大。

相比较而言,只有很少一部分私立学校拥有其他资金来源。附属于宗教组织的大学有时可以从宗教组织获得资金,至少还可以依靠全体工作人员的帮助。在一些国家,少数大学可以依靠校友和其他支持者的捐助和其他资金。美国尤其如此。在那里,少数私立学校拥有数目可观的大量捐赠,这为学校的自身运作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资金。不过,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和学院外,其他学校还是依靠学费收入。有些国家的政府也给中学后私立学校提供经济援助。美国政府虽然没有直接给私立学校提供拨款,但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可以享受政府贷款和助学金。私立大学也可以争取政府的研究基金。在印度,私立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享有政府提供的经济资助。菲律宾则设有一项基金,用以为私立大学提供部分资金。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也为私立学校提供经济援助,尽管数量有限。可能除了印度之外,中学后私立学校的资金大部分都由学校自筹。随着私立部门的壮大,有关资金来源的争论,尤其是关于私立学校能否获得政府的研究项目、学生资助项目以及学校建设项目等问题的争论,将越来越多。

所有权和利益

传统上,大学和学院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在国家法定部门领导下运作,提供教育,从事研究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活动。这些学校也为非营利性机构所有,如宗教组织或科学团体,而这些机构又为法定部门拥有并管理。从很大程度上说,这种安排在给予学校高度自治权的同时却不允许学校营利。有些大学由赞助机构拥有并负责经营,有些大学由学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拥有、经营,还有一些由部分组成人员为学术人员或被外部人员控制的理事会拥有、经营。各国在这方面的法定安排各不相同。

宗教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参与建立和扶持学术机构的活动。许多早期的学术机构都是由天主教会创建的,不仅欧洲如此,后来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也是这样。目前尚存的唯一一所比欧洲中世纪大学更古老的大学是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这是一所伊斯兰学校。新教组织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也很积极,其中包括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学术机构。甚至许多亚洲的早期大学——如菲律宾、韩国、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大学也是基督教组织创建的。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要让基督教在当地杰出人物中根深蒂固,最终让当地居民都信奉基督教。在如菲律宾这样的一些国家,如此做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神职人员。印度的印度教组织,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团体,泰国的佛教徒,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其他地区的穆斯林都积极创建学术机构。今天,虽然附属于教会的学校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全球各种宗教组织在私立高等教育方面都很积极。

在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个人和有限集团可以拥有和创建大学,通常由家族通过理事会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从法律上讲仍是非营利性的,但是营利和非营利之间的界限有时很难界定。像理事这样的所有权集团的成员通常可以任命自己的接班人,并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管理权。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正逐步朝着营利方向发展。这些学校在工商管理、计算机或其他需求较旺的相关领域有专长,尽管它们中有些是多功能学校。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依靠所在国的法律规定而生存。仅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法律明确允许高等教育机构营利。在众多其他国家,通过教育赚钱在文化和法律上都不被接受,因此,一些新学校就通过规避现行法律来达到营利目的。营利性中学后教育部门在美国的存在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不被重视。它们排名较差,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官方很少授权这些营利性学校颁发学历,只允许它们颁发特殊技能证书。最近,菲尼克斯大学加入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行列。该大学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需求较旺但却不需要大量设备投资的领域开设课程。它没有自己的校园,只是在十几个或更多的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的城市设立了办公室,利用科技帮助教学。目前它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并获得了一个认证机构的认证。

菲律宾的营利性学校已有很长历史,有一些学校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也已有许多年。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不允许创办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但是至少有一些新学校似乎对为建立和管理学校的人创造收入很感兴趣。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趋势,其中包括韩国和马来西亚。

毫无疑问,营利性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营利性和非营利学校都被允许的地方,它们能够共存。即使有也只有极少数营利性学校有较高声望。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校,许多无权授予学位。无论如何,它们提供的服务需求很大,而且收益不菲。营利性部门对学校的认证和管理提出了特殊挑战,因为这些学校往往是在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规地带进行运作。

私立学校的所有权形式和经费来源形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许多不同。排名靠前的学校或期望能排名靠前的学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它们在学术自由和教师参与管理方面遵循与名牌大学相同的规则和价值观。与此相反,在学术上排名靠后的普通大学和中学后专业教育学校更可能是营利性的。无论所有权性质如何,这些学校享有的学术自治权较少,而受管理部门的控制较多。所有权的实际情形取决于法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各国的学术传统。

私立高等教育和学术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学术机构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类型、作用和功能方面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传统大学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另外,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大,他们的兴趣和教育目标各不相同,个人能力也千差万别。一所招收传统大学学龄学生的2%-3%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果被要求去招收25%或更多的学生,或是向非传统学生提供教育的话,这个学校的性质就变了。私立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差别产生了旨在于对高等教育进行系统指导的学术安排。私立高等教育毫无疑问是中学后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学术机构在数量、种类、规模等方面都有增加,已成为多种学校体制的一部分。教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一直试图理解和控制高等教育这一大众现象。一些国家已建立了协调机构来确保中学后教育机构能满足社会需要,并尽量避免重复。另外一些国家的学术机构已被列入负责职责和资源分配的中央体系内。协调和管理是很难的,由此产生的法律和经济上的费用也很高。

私立高等教育已成为整个国家体系的一个重要部门。但是它比公立部门更难协调,因为它们的经济来源不是公共拨款,所有权也不在政府手里,“责任制”问题也已涉及到许多学校和团体。对私立部门实施严格控制,是(比如)韩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政府机构有权对招生计划、学费、教员数目、薪水等等加以限制。近来,这类规定有了改动,但是,韩国仍然是政府对私立部门实施严格控制的国家之一,日本在这方面稍为逊色。美国一直都依赖非官方的认证机制来确保私立学校的教学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因为私立学校依靠吸引学生和提供有吸引力且适当的“产品”来确保自己的生存,所以它们希望能成为所在国学术体系的一部分。业已指出,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世界,几乎所有新建的私立学校都处于学术等级的底层。部分原因是因为建立学术声誉和地位需要很长时间,另外也是因为这些学校提供的是应用课程,而且经费有限。

当然也有重要的例外,即使较新的学校中也有例外的情形。巴基斯坦的阿迦·汗大学,拥有阿迦·汗基金会的慷慨资助,很快就晋升为名校。阿根廷几所新建的私立大学,特别是圣安德列斯和德特亚大学,都名声在外。位于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几乎从建校一开始就是名校。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也不乏这类例子,如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十九世纪末新建的私立大学很快就跻身于名校行列。在这些例外中,巨额经济资助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使这些学校在一个需要创新性学校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中得以迅速发展。

自治及其局限性

大多数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都有很高的自治权,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一般很少获得公共拨款,即使有,也数额很小,另外,法律对大多数学术活动或项目也没有限制。当然,自治也不是完全的。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的规章大概有三级:关于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的法律,关于一般性高等教育的政府规章,有时甚至还有关于私立高等教育的特殊规章。

在私立高等教育的概念与作用中,有许多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应该给予私立高等教育多大的自治权?私立学校在决定目标、标准、学费、课程安排、人事策略、学术标准等方面是否应享有全部自由?还是应对私立学校进行控制以确保它们遵守国家质量标准和学术实践的规定?是否应将私立大学视为受政府指导的学术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对私立学校应进行质量测评还是实用性测评?私立高等教育对公共利益应承担多少责任?私立高等教育应负多大责任?责任制可否因社会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和富有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应享有同等的自治权吗?

各国对这些重要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些国家对私立学校采取了相当严的控制,而大多数国家则给予私立学校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国际上的大趋势是给予私立高等教育更多的余地,同时也坚持要求私立学校实行某种责任制,保证向潜在的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并恰当处理财政问题。

私立高等教育的多国化

越来越多的学校机构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建立联系,开办分校,或进行其他合作。这一多国化趋势主要源于北半球学校与南半球大学的联合。联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开办特定学位课程,在国外建立学术中心,以及“授权”开设课程和授予学位等。以美国为例,几所私立大学的著名管理学校正在印度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办管理学院。大多数多国化趋势都涉及私立中学后教育学校,部分原因是国外的控制相对宽松些,再就是私立部门更具创业精神。

多国化可以让私立学校通过国外引进方式很快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案,而且还有可能借鉴别国的“最佳做法”。但是,一般来说,实施引进做法的学校得依赖外国学校提供教学方案和课程表,而在创建新结构和开设新课程方面却很少有真正的合作。有人对如何评定跨国教学方案的质量和责任制已提出疑问。尽管有疑问,多国教育这一举措还是使私立大学能迅速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来决定教学方案。

私立高等教育的责任

传统上,高等教育既被视为符合公共利益,又被视为符合私人利益。它造就的产品很独特,即知识以及在现代社会运用知识的资格证明。因此,它为个人提供了可用来获取更高收入及使事业取得更大成功的技能。同时,高等教育也改善了社会发展和现代经济运作所需的人力资源。最近,关于高等教育主要贡献的争论很多,争论的中心问题是高等教育的第一受益者是个人还是主要是社会,如是个人的话,个人或他的家人应为此掏腰包。

来自所有社会的数据都表明中学后教育能确保毕业生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对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的比较说明,有学历的人总是获得更多好处。即使是那些上了大学但却没有拿到学位的人也更富裕一些。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这一模式是全球一致的。

除了教书育人、授予学位外,大学对社会还有其他重大贡献。大学图书馆是知识的主要贮存地。大学是研究和发展中心,在大多数国家它们还是大部分基础研究的发源地。它们通过创办出版社、舞蹈团或乐队,通过举办文化演出和文化活动,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在许多社会中,大学是独到见解和批评思想的少数形成地之一。这些都是大学的主要责任,难以量化,通常也不能创造收入。

私立高等教育还负有这一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课程质量、学位和证书的有用性的信息,以及提供的服务的其他细节。通常情况下,应让购买者(学生)当心。在实行认证制度的地方,认证制度可对教学质量进行一些监控。一部分问题是所有高等教育共有的,因为评定教育产品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而且在质量保证方面也鲜有约定俗成的做法,所以教育市场特别复杂。在公立大学中,责任制措施,至少是涉及预算和直接提供教学方案的责任制措施,已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许多地方的私立高等教育却并非如此。私立高等教育需要透明度。

私立学校和高等教育的这些核心功能是如何联系的?世界上大多数私立大学和中学后教育机构都只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提供培训、授予学历,极少涉及其他。除了宗教组织管理的大学,其他学术机构很少有社会责任感。私立学校很少能成为研究中心或对大型图书馆给予支持。

私立学校招收的是那些能支付学费的学生。它们很少能为经济背景较差的学生设立奖学金项目,或是为准备不足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导项目。所以,私立大学对社会流动性的贡献甚少,也很少能为聪明但却贫困的学生提供上学机会。完全由市场决定谁可以上私立大学,只能确保那些有能力支付学费的学生上学。

全体教授在任何一所大学都是中心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考虑私立学校和学术人员之间的关系。学术自由和教师自治对现代大学的构想至关重要,但是它们有时候似乎与市场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引导相矛盾。教授在制订课程方面历来起着主要作用,而且课常上有追求知识的自由。这些学术传统价值观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而私立部门大多是新建的,所以一开始就将这些价值观灌输进私立学校的标准和教职人员中去是特别重要的。

未来趋势和问题

正因为私立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以及它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关键,私立高等教育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责任。需要探讨的问题如下:

构成私立高等教育的要素是什么?共存在哪些类型的私立机构?我们对全球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私立部门与高等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方式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

私立高等教育主要是市场驱动的。市场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控制力度应为多大?应该加以限制吗?在像韩国这样的实施控制的国家,这些限制是如何运作的?

那些历史悠久、得到公认而且往往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和新建的捐款较少的私立大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前者有帮助或监督新建大学的特殊责任吗?

高等教育中的私立部门在责任制和自治之间的适当平衡点是什么?

如何对私立高等教育进行认证?

如何成功地使远程教学成为私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节省开支的远程教学必然会成为私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政府在私立高等教育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是否应向私立高等教育提供公共基金?筹款机制应如何运作?

负责确保国内高等教育需求得以满足的协调机构如何与作为中学后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私立高等教育打交道?

新建的中学后职业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起什么作用?

世界各地,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宗教组织在高等教育中应起到什么作用?附属于教会的大学在更广泛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应承担哪些责任?

自由和责任:二十一世纪的议程

在世纪之交,世界大多数地方的私立高等教育都是中学后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十年满足招生需求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与目前颇具影响力的私有化思想和减少公共开支的全球趋势相联系。各国政府无力满足全球对中学后教育的需求导致了私立部门的出现。由于这些原因,私立高等教育的继续扩张是不可避免的。

私立学校的一般特征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大多规模小,专业性强,名望不大,也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是也有例外。我们在前面已经列举了许多著名的备受尊重的私立学校、大型多功能学校,以及以研究为重点的私立大学。

高等教育中的私立部门越来越趋向于多国化,这进一步模糊了国界和差别的界限。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私立学校正与发达国家的公立和私立大学联系在一起,共同办学和授予学位。这种多国化趋势使得监控工作更加困难。私立部门较之公共学术机构在国际联系方面更为积极。

私立部门必须在自治和责任制之间找到平衡。应鼓励它提供全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方法,既确保节省开支,又将它作为一种试验。同时,还需要建立责任制,以确保新方法带来合格的教育产品。认证制度和质量控制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必不可少。

一些国家建立营利性中学后私立学校的趋势也产生了特殊问题。营利性学校或许能提供特定种类的中学后培训,但是基于它们自身的性质,它们是不可能发展成为具有传统学术价值观、学术方案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的。它的基本定位不允许它这样做。营利性高等教育在一些国家可能会起到某种作用,但是由于公司和市场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的传统价值观不符,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监督和关注。

在招生需求增长时期,尽管私立高等教育夸下了海口,而且确实存在对私立高等教育的需要,私立高等教育仍有若干潜在问题。私立高等教育冒着被市场和需求控制的危险去尽力满足眼前目标,因此已不再能遵循高等教育的传统承诺,即追求知识和真理,提倡在学术上自由提问的价值观。不是每一个学术机构都需要进行研究或学牛津、哈佛的样,但是传统的学术标准对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重要。即使是那些只从事职业培训和只提供专门学历的学校也应鼓励敬业精神、学术自由和教学方案的高标准。

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社会责任的讨论几乎为零。高等教育在鼓励社会流动的同时还肩负维护卓越价值观的责任。学术机构历来可为个人提供晋升机会,并开展社会分析。它们通过公共项目和继续教育等努力让社会受益于科技。这些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项目,很少出现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议程上。

二十一世纪,私立高等教育将在许多国家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即使是在西欧和北美的富裕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对学术事业也会变得更加关键。所以,理解私立高等教育这一现象,并确保私立高等教育不仅满足市场需要而且还满足社会需要,是很必要的。

标签:;  ;  ;  ;  ;  ;  

从比较视角看民办高等教育的主题与差异_美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