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倪玉凤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倪玉凤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有春幼儿园 312000)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养。因此,幼儿园在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感恩教育的实施。本文结合教育实践论述了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开展途径。

关键词:大班幼儿;感恩教育;教育实践

在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感恩教育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我国社会现状的影响,导致当前幼儿园中有很多孩子都存在不懂感恩的现象,认为别人的付出理所应当,不懂与他人分享,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感恩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概述

感恩就是感谢自己拥有的一切和为自己提供便利的人事物,学会感恩能够让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成长中所遇到的事。因此,我们在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感恩教育的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在学前教育中更是获得了广大的关注。幼儿园职责是培养幼儿健康开朗个性,为幼儿奠定的良好能力基础与道德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怀着感恩的心会让人心胸开阔,是营造健康心理环境与形成高尚品德的良好助力器。从生活中激发幼儿感恩意识,在活动中升华幼儿感恩之心,在践行中养成幼儿施恩之行,使教师“教学生学”和幼儿在“行”中对感恩这个抽象概念进行初步的了解,并逐渐在亲知中巩固与形成品质的内化。

二、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现状

(一)家庭氛围不浓

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生活课堂,生活是一门深奥的哲学,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十分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会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反,缺乏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会使幼儿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当前很多家庭在教育儿童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儿童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过度溺爱和宠爱,反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就可以,忽视了对儿童的引导。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从小的家庭影响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很关键,父母自身缺乏交流,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不多,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更少,久而久之也会使得孩子变得冷漠、麻木。

(二)幼兒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家长和教师都很关注孩子的成绩以及孩子所掌握的技能。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获取的部分,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光有知识,光有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偏向于书本知识的拓展和充实,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更缺乏,大多数幼儿园都很少涉及感恩教育,孩子在上课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矛盾打闹,不懂得对他人进行关怀,不懂与他人分享,这就是缺乏感恩的表现。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社会这个大熔炉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社会的影响是长期性的,我国国民的个性特点、民族文化的行车都与社会形态有关。在大班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当前社会在感恩教育这一方面也是缺失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漠,整个社会风气也导致感恩教育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践行中养成幼儿感恩行为让幼儿施恩

1、在生活中激发幼儿感恩意识使幼儿知恩

1.1抓住教育契机

5-6岁幼儿道德感情仍然是“自我中心”的思维,但已形成责任意识,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各方面都获得了更多的参照,包括感恩,这一阶段幼儿更容易接受与学习道德经验,因此,教师应以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让幼儿了解周围人事物对自己的“恩”,为幼儿感恩、施恩打下良好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对幼儿感恩意识的激发的教育契机。

1.2发挥榜样力量

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抓住大班幼儿的荣誉心理,在同伴中树立榜样,推动幼儿对感恩的关注与了解,进一步感知感恩的重要性和乐趣。一次雅雅问:“丁老师为什么这么关心幼儿园里的树?”我回答:“因为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为人们做着许多默默的贡献。”雅雅说:“那我也要爱护树木。”在得到了幼儿的帮助时我总会说:“非常感谢你帮了我的大忙。”并以拥抱微笑等行为回应,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小礼物。在幼儿中间建立榜样,同时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获得自豪感。在幼儿出现感恩行为时,我都会明确地指出并给予适宜的鼓励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更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感恩行为,促进感恩意识的强化。

2、在活动中升华幼儿感恩之心助幼儿感恩

2.1感恩教学活动

教学是使幼儿获得相关认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并结合幼儿现阶段认知需求设计感恩主题活动,使幼儿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发展训练。早晨刚入园我无意间听到幼儿在讨论清洁工,超超说:“刚才有个扫地工人走过好臭呀。”小奇说:“我觉得他们穿的衣服好难看。”我决定开展一次《清洁工》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视频了解了清洁工为城市所做的贡献,说一说自己对清洁工的看法,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工叔叔和阿姨们,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最后通过“小小清洁工”活动让幼儿打扫幼儿园,体会清洁工人的辛苦和劳动后环境的变化,感受清新环境的舒心。通过教学幼儿获得了感恩表现,虽然他们还不理解这就是感恩行为,但在心底已埋下的感恩种子逐渐在成长。

2.2多元渗透体验

除了针对性教学活动外,我们还会经常以故事、谈话、绘画作品、儿歌、区域活动、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多个领域多方面地渗透,让幼儿感受感恩的无所不在,使他们形成意识:感恩行为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产生博爱之心。在感恩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组织了幼儿进行了一系列感恩活动,由说恩、画恩、演恩、创恩等组成部分,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体会表达。这不仅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升,而且使幼儿更好地了解了感恩的价值与意义,在多元化的渗透活动中慢慢吸收感恩情怀。

3.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十分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幼儿塑造良好的性格,而且幼儿与家长的接触时间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要给幼儿做好榜样,通过父母以及身边人员的言传身教,将积极健康的情绪带给幼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环境。例如父母自身应该要孝顺老人,多关心老人,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外祖父母等,逐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怀着感恩的心成长,在耳濡目染下将感恩这种本能牢记于心,在成长过程中也懂得感恩。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是国家的希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还要注重道德教育。感恩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班幼儿来讲,其可塑性很强,通过教师、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给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且通过日常教育,逐渐培养幼儿形成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赫明清.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04).

[2]洪巧央.大班幼儿教育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J].好家长,2016(16).

论文作者:倪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倪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