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 浙江杭州 31000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氯己定液行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12 月ICU收治的须行机械通气的99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复方氯己定液与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VAP 发生率、口咽部与气管内细菌定植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有14例(26.41%)发生VAP,对照组有23例(50.0%)发生VAP,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插管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早发型VAP有4例(28.57%),对照组中早发型VAP有12例(52.1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氯己定溶液行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和延缓VAP 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
关键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口腔护理;氯己定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以成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因素之一[1]。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VAP的发生及其预后。目前认为口咽部细菌定植是引起VAP的主要原因之一,口腔护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2016年1月-12月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溶液行口腔护理,比较其与常规口腔护理VAP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12月ICU收治的须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99例,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53例)两组。病种包括:多发伤、颅脑外伤、外科大手术术后、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基础情况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构成比、插管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VAP 诊断的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使用呼吸机>48h。(2)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阴影或显示新的炎性病变。(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血白细胞(WBC)>10.0×109/L或<4.0×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体温>37.5℃,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起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菌。根据发病时间临床分为早发型VAP和迟发型VAP[2]。早发型VAP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96h内发生的肺炎;迟发型VAP为机械通气治疗≥96h发生的肺炎。
1.4 方法
1.4.1 口腔护理方法
试验组:使用复方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4次/d。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4次/d。
1.4.2 标本采集
插管后24h开始分别收集气管分泌物与口咽拭子送细菌学培养与鉴定。
1.4.3 观察指标
包括:口咽部及气管内细菌定植的种类与时间、发展为VAP 所占比例、早发型VAP与迟发型VAP构成比以及患者最后的转归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q检验法,组内不同时点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VAP的发生率
试验组中有14例(26.41%)发生VAP,而对照组中有23例(50%)发生VAP,试验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早发型与迟发型VAP
试验组中早发型VAP为4例(28.57),对照组中早发型VAP为12例(52.17%),早发型VAP在对照组中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口咽部及气管内细菌定植率
气管内细菌定植:两组在<96h气管内定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h气管内定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咽部细菌定植:两组在<96h口咽部细菌定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 h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VAP 病死率
试验组死亡22例,病死率为41.50%;对照组死亡24 例,死亡率为52.17%;两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VAP是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ICU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口咽部细菌在正常人群中属于正常菌群但却是潜在的致病菌。口咽部细菌谱范围广,包含了多种病原菌。机械通气的患者口咽部与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在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体位改变、气道管径改变都会引起分泌物通过气管内壁与导管间隙进入下呼吸道,是形成VAP 病原菌的重要来源。目前的口腔护理多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并无消毒作用。而使用抗菌药物溶液有引起病原菌耐药的危险,因此临床上并不常规推荐使用。氯己定溶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液,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长期使用后不会产生耐药性,对黏膜刺激性小,是理想的口腔护理消毒液。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试验组中无论是VAP的发生率、早发型VAP的比例、还是气管内及口咽部细菌定植都较对照组低,使用氯己定溶液行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和延缓VAP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护理液。
在试验中还发现,虽然两组在<96h口咽部与气管内细菌定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中早发型VAP低于对照组,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本组试验中标本的例数偏少有关。同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效地预防VAP仅靠改进口腔护理液是不够的,还需要定期进行医院感染与微生物学监测,及时准确地建立ICU控制感染的监测系统;预防接触传播性医院感染、严格洗手、戴口罩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管路的科学管理与护理;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等。
参考文献:
[1]Chastre J,Fagon JY.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867-903.
[2]蔡少华,张进川,俞森洋,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365-368
论文作者:张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统计学论文; 口腔论文; 两组论文; 细菌论文; 差异论文; 意义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