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阅读目的”文本初学期解码式策略教学论文_李淑娜

“不同阅读目的”文本初学期解码式策略教学论文_李淑娜

李淑娜 厦门市集美区康城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22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如何教会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会围绕“不同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初步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基本方法的问题。主要借助表格纵向对比方式,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体悟“有目的地阅读”策略。

【关键词】不同阅读目的;策略教学;初学;表格;小学六年级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200-01

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文本(包含“不同阅读目的”“相同阅读目的”等例文阅读),对于教师、学生而言均是第一次接触的全新内容。学生阅读方法的运用、归纳能力比较薄弱,如何在初学阶段通过老师的帮扶,让他们初步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本文主要阐述小学六年级学生初学“不同阅读目的”例文的教学策略,以期让他们体会、理解和初步掌握读一篇文章完成不同任务的具体阅读方法及“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基本步骤。

一、宏观领学,面上授法

初次遇到读一篇文章要解决不同阅读任务(即“阅读目的”,下文不再重复说明)的文本,对学生而言,本来就是比较生疏,若直接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茫然无措。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关注要求,即关注默读训练能力的提升,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能够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必通篇精读。[1]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入手,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用最短的时间通读全文(包括课题下的导读提示),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印象,概括出阅读目的及相应材料主要内容。从中领悟到“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前两个基本方法:认真审题,明确目的;快速浏览,找到内容。

笔者在教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策略单元”第一课《竹节人》时,为了降低学生初次接触此类课文的学习难度,用表格形式引导学生默读三个阅读任务,动笔圈画关键词,在交流中明确三个阅读任务:1.玩具制作2.教别人玩;体会乐趣3.讲故事。

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会引导学生生成不同的阅读目的,那么对文章关注的重点也就有所差异。[1]紧接着利用表格启发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相关提示,找到每个任务(目的)相关的内容。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基本能找全对应的阅读目的所要关注的内容。

在上面两个环节之后,笔者都会及时启发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出完成“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学习步骤,从而初步明白所用的基本阅读方法。

带着学生从整体阅读目的入手进行学习体验,逐步理解“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基本方法,消除了初学者的畏难心理,有益后续教学的开展。

二、微观扶学,点上悟法

解决不同阅读任务,学生使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都是围绕各自的阅读目的而定的。第一次与“有目的地阅读”策略例文接触,学生还无法独立自主地概括出每个阅读目的所对应的具体阅读方法,因而还需要老师的帮扶,适机有意识地提示,这样学生完成任务时有章可循,相当于为他们的达标铺路搭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各个问题并及时回顾学习历程,概括出完成每个目的采用的阅读方法,使之对完成“不同阅读目的”使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有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过程。

在教《竹节人》时,笔者带领学生具体完成三个阅读任务时,让学生细读相关内容,然后引导他们归纳答案。例如,完成任务一,带动学生聚焦课文第三自然,从“所需材料、制作步骤、注意事项”三个切入点进行圈画关键词,并用表格形式归并答案,此时他们对如何写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就了然于心了。

趁热打铁让学生反刍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再加之指点,孩子们就能比较轻松得出所用的阅读对策:重点细读、圈画关键词、归纳答案。解决任务二三时,则先启示学生“抓相关语句——圈画批注——讨论答案”,再放手让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最后集体交流,分步帮扶。交流任务二时,学生在和文本、同学、老师对话中,笔者随机引导学生品悟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朗读感悟,让他们从“样子、变身、围观、师也爱玩”几个方面体会到玩竹节人的乐趣所在。最后学生自然水到渠成能归纳出处理问题的方法。交流任务三时,笔者则用表格指引学生先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接着点拨为梗概添加关键信息——老师、“我们”的动作、神态变化,才能让所讲的故事更显精彩。通过多方位互动学习,学生分别找出了文中老师、“我们”一系列细节描写的关键词,这时让他们看着表格和关键词互讲故事,有关老师和竹节人有声有色的故事生成了。有了前两个任务的学习经验,让他们概述出运用的阅读技巧可谓小菜一碟了。

依学定教,初学“策略单元”第一篇例文还是要以教师的帮扶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完成对应的阅读任务,初步体悟到“不同阅读目的”各自稍有差异的阅读方法,为下一步教学铺好道路。

三、综合启学,比中明法

学生经历了分步解决不同阅读任务的学习过程,对“不同阅读目的”用不同阅读方法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认识不够深刻、系统。因此有必要借助表格引导学生对比中发现使用的相应阅读方法的异同点,深化对“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本质认识。

仍以教《竹节人》为例,笔者在课接近尾声时,将之前解决三个阅读任务(目的)的方法综合在同一张表格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看、说、听中不但发现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不同之处,即所用阅读方法略有区别,分别为“不同的阅读目的”服务;也发现了其共同之处,即第三个基本阅读方法——重点细读,归纳答案。

于是笔者立即将“有目的地阅读” 策略三个基本方法同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该策略的基本步骤及“不同阅读目的”的个性化阅读方法有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发挥表格整合对比的力量,引领学生发现异同点,在思考、交流中,思维得到锻炼,对“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认识得到质的飞越。

总之,“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文本之分支——“不同阅读目的”例文初级阶段的教学应以生为本,以扶为主,点拨、启发为辅,让学生慢慢体悟、学会具体的阅读技能,学会在对比中明白“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真谛,以期在后续学习中能学以致用,成为高能力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董浩《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cf2070102z22k.html.

论文作者:李淑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不同阅读目的”文本初学期解码式策略教学论文_李淑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