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角色扮演及实现路径-以某本科师范类院校为例论文

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角色扮演及实现路径-以某本科师范类院校为例论文

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角色扮演及实现路径
——以某本科师范类院校为例

杨越岚 赵永丽

摘 要: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围绕某些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所产生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扮演着学生网络空间知心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者、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师等角色,并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贴近学生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积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体系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辅导员;角色扮演

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调研

为充分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笔者以某本科师范类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群体座谈等方式,深入师生中间开展相关调研,初步了解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及特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

综上,本文以全球降雨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总降雨、对流型降雨和大尺度降雨三种类型,采用多种方法诊断其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从而不仅为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不同类型降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而且也为全球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规划利用提供可能的决策依据.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镜反射方向的峰值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入射角度越大,镜反射分量越大。从实验结果看,在入射角为70°时,镜反射峰值比正入射时增大约50%,说明镜反射特性随着入射角度增大而增强,且占反射能量分布的主要部分。

1.网络舆情场分析

“舆情场”是一种公共空间,在此空间里,大众关于公共事务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得以传播、碰撞,它既可以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也可以是教室、研讨会等小众场所。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通过各种媒介载体所进行的,我们称之为网络舆情场。通过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同学经常通过网络关注社会或者校园热点问题。而在具体的新媒体途径中,有将近半数的同学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关注各种校内外热点问题,其次是新闻客户端、博客微博、论坛帖等网络社区、门户网站热点推送等。

2.网络舆情客体分析

网络舆情客体是指引发网络舆情的公共事务,包括社会热点事件、公众人物的言行等,它是舆情的具体指向,也是舆情产生的刺激源。本次调查中,“对于网络舆情,您更关注哪些话题”,同学们关注程度由高到低的话题类型依次是社会现象与民生、体育娱乐与时尚话题、校园生活热点或突发事件、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现象与形势等,这说明大学生网络舆情客体主要是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以及关系个人利益的身边问题。虽然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内容类型较为固定,但具体到某个热点事件能否成为同学们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时,还取决于该事件能否引起他们的兴趣、是否与他们的利益相关联系、或者是否本身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舆论氛围。

3.网络舆情主体分析

考虑一个三维定位的场景,该场景包含5个移动的传感器(N=4)和一个移动的未知目标,传感器的位置和速度分布如表1所示。用σ2表示测量噪声的功率,TDOA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为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为Qf=0.01Qt。用M表示蒙特卡洛运行次数,用xi表示第i次估计时的位置估计值,用 表示第i次估计时的速度估计值。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偏差(bias)来评估定位性能,均方根误差和偏差的定义如下:

4.网络舆情信息分析

网络舆情信息是民众以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可以反映民众心态与情绪、意见的相关信息。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可以挖掘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舆情内容、指向、强度和质量。关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客观看待:只有4.9%的同学认为网络舆情完全反映了国家或者社会的问题,46.1%的同学认为网络舆情只是部分反映了国家或社会的问题;当“面对一些舆论事件大多数人都表达相似观点”时,只有7.8%的同学表示会相信,半数以上的同学会“依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理性选择。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意义深远

1.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网络舆情信息一方面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思想流变与现实诉求,很多网络观点都能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现实根源。因此,网络舆情成为辅导员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解决学生困惑与诉求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更易监控,引导干预工作效果明显。相对于社会舆情的分散性、利益性、隐匿性,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更加明显,传播过程更容易监控,因此引导干预工作也更容易见效。如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构建科学的网络思政平台,观测、聚焦、引导网络舆情,统筹协调网上网下工作,有利于拓展工作途径,牢固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现网络育人。

2.有利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

一是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学生网络空间知心人。引导网络舆情,辅导员首先要与时俱进,通过与学生“键对键”实现网络空间平等交流,深入了解舆情内容,切实观察舆情动态,努力成为学生网络空间的知心人。作为辅导员,一方面,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开展工作,如此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注意在网络空间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会利用“网言网语”充分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真实心声,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监测网络舆情,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线上线下统筹解决。

3.有利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where n is a factor, which when equal to unity gives the minimum dislocation density, and D is the crystallite size.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网络舆情危机。青年学生善于利用各种新兴媒体在线上线下交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由于群体相似性高,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较为接近,因此传播阻力小。再加上青年学生思维简单、直接,语言表达口语化、通俗化,他们极易对同一热点话题迅速反应并达成一致见解。为了彰显自身价值与发言权,他们还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量跟帖讨论。如果没有平时相关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再缺乏对大学生舆情的适时监控与介入,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校园安全稳定。对于危机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控,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及实现路径

1.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角色扮演

二是立场坚定,积极成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者。《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所以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引导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舆情走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氛围。一方面,辅导员要以身示范,自身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检验,成为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明辨大是大非的“明师”;另一方面,要有问题意识与防患于未然的敏感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信息,特别要注意识别抵制不良信息。积极发动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密切关注网络动态,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强网络正面宣传,面对舆情危机及时发声,有效引导。

网络舆情主体是在互联网上对社会事务发表态度和意见的网民、媒体、政府机构和各类组织等。大学生网络舆情主体既包括普通大学生,也包括频繁发言、拥有众多粉丝和广泛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还包括校园媒体、校园相关部门等借助网络发布通知、宣传信息的相关主体。受访的同学中,62.5%的同学“非常关注”或者“比较关注”热点话题,42.4%的同学会以“根据个人倾向与判断,跟帖、评论或点赞、转发”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热点与焦点的讨论当中来。在普通同学参与网络舆情的动机方面,有将近48.2%的同学是为了“交流意见与情感,客观发表个人见解”,但也有26.9%的同学是为了“追随网络热点,与同学有共同话题”,甚至有小部分同学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主要是对学校、社会的不满等”。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把握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感染。特别是伴随西方敌对势力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探索如何创新方式方法,聚焦网络舆情优化内容供给,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引导高校网络舆论,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提高大学生积极主动辨别和防御不良舆情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运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心理咨询、生活辅导、学习指导等日常工作,实现网络育人,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辅导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分别扮演着知心人、引导者、培养师的多重角色,从而发挥监测、引导、舆情危机化解等功能。

三是以身示范,乐于成为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师。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高低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起着更为根本和决定性作用。高校辅导员还要以身示范,通过多种途径致力于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在内容上,辅导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认知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合理选择网络信息、理性评判和鉴别信息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引导学生根据道德准则与社会责任进行网络参与,加强道德自律与自我约束,在千变万化的网络生活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在方法上,辅导员可以积极利用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例如微博、QQ、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聊等方式进行点滴分享与日常培养,也可以致力于培养学生队伍,让有兴趣、有特长、有意愿的学生针对学生诉求原创网络素养引领文章,运营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更新,让同辈群体间相互影响,互相提高。

结合本次研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认为,CDC无论于CT或磁共振上多呈形态多变、边界不清的肿块影,于肾髓质处呈浸润性生长,瘤体较小时肾脏轮廓不变,但对于较大的CDC,其肿瘤内部常伴有坏死、出血及囊性成分的出现,因此于CT及磁共振上表现出极大的变异,相应特征与其他类型肿瘤重叠之处也让鉴别诊断变得困难,尤其是对于同起源于肾脏髓质的肾髓质癌,两者生长特点及生长部位近似,因此影像学表现也非常接近。仅凭影像学检查手段完成对CDC的术前诊断难度较大,考虑到CDC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当影像学上怀疑为CDC时,通常选择手术确诊,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2.辅导员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实现路径

一是孜孜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辅导员引导网络舆情,自身首先要具备综合的素质与技能。具体来讲,在知识储备方面,要具备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相关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知识;具备传播学知识、网络基础技术知识以及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应对及管控等方面的知识。在技能素养方面,要具备熟练使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能灵活运用学生常用的主流新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实时了解学生反映的动态和诉求;具备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能力,不断探索学生使用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措施及方法创新,积极整合资源有效引导。

二是有的放矢,贴近学生及时回应学生诉求。学生网络舆情聚焦的热点问题基本都能找到现实根源。如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诉求得不到关注,困难得不到解决,便会在网络上求助或宣泄。作为辅导员,一方面,要多深入宿舍、教室、操场等场所,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掌握学生集中反映的困难或需求,协调各部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要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沟通范围,运用贴合学生的语言体系营造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于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关注和价值引领。学生实际困难的解决、热点焦点问题网上网下的关注疏导,有利于肃清网络舆情源头危机,及时发现并化解危机。

三是因地制宜,积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体系。网络舆情处置及引导工作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综合性,所以需要辅导员统筹调动多种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构建起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在制度层面,要制定涉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收集敏感信息,分析研判,提高应对及处置能力;队伍层面,积极协调宣传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学生干部队伍、学生评论员队伍等人员多方联动,组建专业团队,随时观察周围同学的思想动态、讨论焦点、行为动向,在一些敏感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情绪态度、意见建议,围绕可能在网上蔓延或者扩散的不实消息及不良言论,及时介入、有效引导;技术层面,学会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等手段预判潜在风险因素,再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及时干预、控制有害信息传播,降低负面舆论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石新宇.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2]白杨,庞妃.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2).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16.038

[基金项目: 廊坊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项目编号:LSWQ201501)]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处、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标签:;  ;  ;  ;  ;  

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角色扮演及实现路径-以某本科师范类院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