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路径分析论文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路径分析论文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路径分析

杨世君

(南京工业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 南京)

摘 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的综合体,是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以及相关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新时代发展视域下,我国高校教育科技研发工作存在严重的成果转化问题,极大限制着高校教育技术研发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与意义,探析高校教育科技转化与推广现状,提出促进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高等教育

高校是协同创新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新技术教育与技术创新产业化重要的生力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工作明显低下。当前西方国家教育科技转化率达90%以上,而我国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率则仅为35%,真正落实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不足4%,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社会体系的完善。其原因在于高校教育科技转化与推广资金有限、相关政策体系缺位及科学素养低下等等。最终造成高校教育科技成果难以发挥实际效用,未能推动我国教育、工业、农业及各个领域的发展。在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是中国教育科技研发、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着充足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因而提升教育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对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挥着关键作用[1]

11月5日,美国正式恢复了对伊朗能源、金融领域单边制裁。美国制裁伊朗,最终的目的是要制造全球石油市场的紧缺,提升石油的价格,从而为美国石油打开国际市场,促进美国原油的生产,提升美国的利益。但美国的这个设想存在极大的风险,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遭到反噬。

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研究及内涵

(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通过课题论述与实践研究,集中对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效率不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并发表诸多研究文献,以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翟源(2014)针对高校科技转化与推广现状进行论述,深入分析转化率不足、推广效果不佳的深层原因,并指明高校教育科技成果与现代企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环节相脱节,是难以有效实现推广与转化的重要因素。程任南(2015)则指出影响教育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障碍因素。认为高校与现代企业间利益分配缺乏合理性、政策体系缺乏完善、供需渠道不对称等。指出紧抓障碍因素是提升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关键,高校应全面配合现代企业与政府,协同管理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而武萍桃(2015)在结合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原有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制度的策略,强调分配制度、风险评估及供需平台的建设,然而却仅仅针对科技转化的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提出促进转化率与推广率提升的具体策略与方法[2]

(二)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内涵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是我国科技管理机制的管理核心,泛指除社会科学外的自然学科研究体系。虽在某种程度上科技的概念还不够明确,却显然得到高校及研究院科技人员的认同,并以此形成表达科研成就的术语。而教育科技成果则指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与成就,是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是依附社会实践活动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应用的结果。然而科技研究成果要相完全适用于当代社会的实际生产活动,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与教育技术研发的特征与特点,不断进行后续的开发、实验、推广与应用,直至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新产业及新资源。因而科技转化是理论转移过程,对我国高等院校而言,就是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社会产业进行转移,以期提升社会生产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在科技研究领域,科技转化是教育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转移到现代企业的流程;在现代企业层面,科技成果转化是理论研究过渡到实际应用的过程;在社会角度对科技转化进行分析,可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是由高校逐渐向社会诸多领域不断推广的环节。可以说高校科技转化是以实现生产力提升为目的,推动高校科研与社会生产发展为抓手的社会活动[3]

二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所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

社会市场生产力需求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转化过程中,社会市场需求却与高校教育科技成果存在极大的不协调。首先,高校科研工作与社会市场存在诸多的信息不对称因素,研发出的科技成果难以与市场需求结合,无法完成转化与推广。从高校教育科技研发流程来看,科研工作者在项目准备与申报阶段,通常根据自身所擅长领域的学科课题进行选择,注重学科理论的创新工作,对社会市场发展缺乏重视,关注度不高,其次,高校在项目审批、申报及经费环节中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因而科研成果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总之,无论是高校,还是研发人员,过于重视学术水平的提升,而对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这套书用1 5 0多个朴实、简洁的甲骨文(少数金文和篆文)“画”出了所有场景,用简单、幽默的文字串联起14个故事,不同的主题蕴含着同样的情感——简单、纯粹、童真、童趣,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汉字,在阅读中提高审美。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汉字,从简单的象形文字到完整的图画故事,孩子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字是怎么诞生和发展的,也可以从文字和故事背后了解到古时先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

(二)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的社会中介平台缺失

高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目前管理制度缺乏完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高校无法在产学研模式中发挥主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于社会市场发展,难以在课题申报阶段明确教育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导致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其二,高校科研工作者缺乏对教育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积极性,对社会市场运作情况了解不足。主要表现为转化观念淡薄、市场意识薄弱、对社会整体发展关注度不高。

(三) 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管理机制的保障

教育科技研发成果能够得到有效推广,转化为现代企业核心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规范化、权威化的科技信息流通平台。首先,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科技研发中缺乏具备项目运作与市场经验的专业人才,难以获取企业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信息。而现代企业由于缺乏对高校教育科技研发模式的了解,无法通过有效沟通实施科技信息的交流,因而导致高校与现代企业缺失完善的合作契机。比如我国某些企业寻求合适的研发项目进行项目投资,却苦于无门。而高校在教育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经常探寻不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导致后续研发工作资金短缺。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信息流通的中介平台是当前我国高校科技研发工作的前提,是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连接现代企业与高校研发工作实践的重要途径[4]

三 促进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路径

(一) 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由于我国高校教育科技研发工作及后期转化环节需要充足资金作为支持,因而完善资金获取渠道,提升社会资金募集效率,是促进高校教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的重要保障。风险投资是现代社会实现高新教育技术研发的主要手段,是降低企业与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有效途径。由于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可有效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从客观层面权衡企业与高校在科技成果研发环节与转化环节的协调关系,以增强监督力度为手段,规范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特别在相关项目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构建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与高校为主体、引入国外资金与个人资金的风险投资模式,成为当代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总之,建立风投机制,实现民间资金募集,对提升高校科技转化,优化产学研模式有极大的现实意义[5]

主题网络图的每一栏活动均由两部分组成,具体的活动名称和涉及的相关领域。依据主题背景介绍,小资料《桥的常识》、故事《大象过小桥》、小实验《纸桥》、歌曲《小熊过桥》设计了“桥的用处大”中班主题网络图(见图1),内容不仅从家乡的桥引起讨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并借以桥的观赏、谈论、制作和建构等活动促进幼儿对“桥的用处”的认识,激发小朋友发明创作的欲望,并从中感受到家乡之美。

(二) 构建信息中介机构

构建信息中介机构,完善社会中介平台构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促进高校与企业落实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构建信息交互型网站。以提升企业生产力为目标,发布结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科研项目。高校根据网站信息,与企业进行沟通,确定产学研合作关系,正式进入教育科技研发阶段。其次,现代企业根据高校在中介信息网站平台颁布的教育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评估、风险评估,加强与高校科研沟通工作,深入了解教育科技成果的现实价值,进而积极展开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以此促成经济回报率的提升,增加投资企业经济效益。此外,也可构建技术经纪公司与服务公司,通过联系事务所或产权企业,提升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及转让效率。

(三) 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针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缺乏对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视与积极性,相关部门应结合高校科研运作情况,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构建激励机制。将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回报,按一定分配比例对高校及科研工作者进行分配,以此提升其积极性,促成教育科技研发工作的时效性、实用性及价值性。

四 结语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是高校科技研发的价值所在,推动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有效促成科技成果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提升,有助于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校社会原动力,推动我国科技研发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哲.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5):52-56.

[2] 栾春娟.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03):265-273.

[3] 陈敬根.公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奖励:制度安排、现实挑战与法律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8,16(05):39-45.

[4] 肖荣辉.“政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1):59-62.

[5] 杨亮星,林森,张玲,等.宁夏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3(03):116-119.

本文引用格式: 杨世君.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路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8):5-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03

作者简介: 杨世君(1987-),男,汉族,江苏连云港,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科技管理,企业孵化,创新创业。

标签:;  ;  ;  ;  

高校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路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