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 锦

浅谈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 锦

马 锦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3级在职教育硕士 252000;山东省曹县第三中学 274400

摘 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地理思维 空间概念 地理工具

一、理解高中地理的特点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

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才会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地理试题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

空间性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的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体位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行中国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1.落实到省级行政区的层面上;2.落实到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中国资源能源图、中国农业图、中国工业图、中国人口城市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分区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分区图等。

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桥梁

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是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会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

等值线图重点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的读图要求主要是五个方面:读数据;判断等值线疏密、走向和递变规律;判断弯曲特征及成因;判断极值区特征及其成因;绘制剖面图等绘图技能。图表类型很多,包括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模式图、结构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等。统计图表是三科综合的切入点之一。

四、联系实际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归宿

我们通常把地理思维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理论既可能是某一个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多学科多个方面的理论。理论联系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作用。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2.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3.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就高中地理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主要是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学科主要特点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等,我们称之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正向的,即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并能运用学到的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设问。命题者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考查考生能否做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命题追求“学以致用”,不仅是对学习结果和学习思维过程的检测,也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地理命题一贯以此为重要目标。

地理思维能力水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地理思维能力最低表现为用一般的原理来定性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一些地理问题;高一层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更高层次是善于将原有的主干知识、新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的能力,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其显得重要,也是考核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

论文作者:马 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 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