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观察论文_卢拥华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受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患者进行测评,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状态研究组与无焦虑抑郁状态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观察,并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各个因子。结果: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且经过对比分析,引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子包括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患者的吸烟行为等。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导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焦虑抑郁状态;冠心病;介入治疗;影响

近年来,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由原本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状态对患者生理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认识到心理不良状态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产生的作用[1]。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进而影响患者心理异常,形成恶性循环[2]。当前,大部分医生针对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识别判断准确率较低[3],我院特进行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产生的不良影响研究,现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5岁至78岁,平均(58.6±4.2)岁,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患者经心电图检查确认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介入治疗均成功,且残余狭窄低于20%,术后有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服用史,已排除语言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近半年内服用抗抑郁药物患者。

1.2方法

①治疗方法:患者术前服用300毫克阿司匹林、400—600毫克氯吡格雷,术中使用7000至10000单位的普通性肝素;按照常规手术流程为狭窄超过75%的冠状动脉进行经皮以及支架置入手术操作,术后3至5天均需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天服用80至150毫克的阿司匹林以及75毫克的波立维。②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患者进行心理测评。③根据HAMA、HAMD测评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状态研究组与无焦虑抑郁状态对照组。④术后随访,通过电话、查阅资料或家庭拜访等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周期为6个月,心血管事件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心力衰竭、死亡。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产生的影响研究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输入COX因素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并统计OR值以及95%CI,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术后情况

经过HAMA、HAMD测评后,将60例患者分为无焦虑抑郁状态对照组,患者40例(66.67%),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55.2±3.1)岁,合并高血压患者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8例,合并高血脂患者10例;有焦虑抑郁状态研究组,患者20例(33.33%),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56.3±3.1)岁,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合并高血脂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心血管事件

经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共8件,发生率为(20.00%),包括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患者3例,心绞痛患者3例,慢性心衰患者2例;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共10件,发生率为(50.00%),包括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患者2例,心绞痛患者4例,慢性心衰患者1例,心源性死亡患者3例,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层面存在意义(P<0.05)。

2.3因素分析

经过COX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OR值为0.923,95%CI区间为(0.843—0.961),且P<0.05,数据统计差异有意义。且糖尿病、吸烟以及高血压属于患者心血管事件额独立因素。详情见表1。

3 讨论

医学模式逐渐由简单的生物学范畴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医学相融合的多项模式,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问题对患者生理方面的影响。冠心病患者由于对自身病症了解不够全面,加之病症多项症状的影响,以及对监护设备和造影、介入治疗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的担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患者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波动,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4]。

本次研究共有60例冠心病接入治疗患者参与,经过HAMA、HAMD测评后有20例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状态,占比(33.33%)。无论是治疗前患者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还是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被某种因素诱发而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等负面状态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00%),远高于对照组(2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对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冠心病患者在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后,由于过度担忧会产生多种不良行为,例如吸烟,不进行适当锻炼等,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且不良心理状态的诊断难度较大,易使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证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增加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应引起医生的注意。

参考文献:

[1]李富军,李杨,王立新等.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08):1171-1173.

[2]李芬.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04):358-360.

[3]杨静,邢攸红,杨玉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49-1951,1918.

[4]任娟霞,李海青.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的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1):6621-6622.

[5]韩翃.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的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4,01(38):140-141.

[6]叶海静,邵永强.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03(25):44-45,56.

论文作者:卢拥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观察论文_卢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