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韩苏华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韩苏华

淮安东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5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特点;施工;养护;技术

1 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的概念

1.1 园林绿化施工

园林绿化的施工是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期需要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场地进行“一通三平”、放线测量等前期的准备工作,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植物进行栽种,保证植物的质量和存活率,保证施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

1.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园林养护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全寿命周期中所占的时间周期偏长,比施工阶段更难管理。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对植物的浇水和施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浇灌,绿色植物才能保证植物所需的基本水分,对植物进行施肥,植物再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P、N等元素,只靠土壤中的这些元素作为营养物质不能够满足栽种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要向植物中施肥以保证栽种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在园林绿化养护阶段要加强防病虫害工作和除草工作,其中防病虫害工作的进行持续在整个养护管理周期,除草可对植物的养植土壤进行堆翻,这样可有效提高土壤中氧的含量,减少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散失;对绿化植物定期进行修剪和防寒,园林绿化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对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增加可观赏性可提高植物的透光性,在冬季要对植物进行一定的防寒措施,保障植物能够在冬季存活下来,减少死亡概率。

2 园林绿化和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利用多种工艺技术对园林中的植物和道路进行布置和改造。整个工程建设的进程主要为设计、施工和养护,并且各环节之间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绿化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施工和管理是工程建设后续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园林建设的人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其施工和养护工作的高效结合可以提高园林建设的理想效果。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的同时,在推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实力的提升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但是园林绿化与城市的其他建设有所差异,绿化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就是绿色植物,更重要的是园林绿化必须投入更多的养护和管理,进而取得最好的美化效果。

3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前准备

园林绿化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图纸设计与会审,由于园林绿化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创作的方式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园林绿化施工要点,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如植物高低、倾斜度、叶子形状与颜色等,以展现出美感。园林施工不是单一的种植植物,而是涵盖多种单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施工前组织安排部门和领导,统一协调,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有序开展。具体来讲需要在确定工程施工项目之后,先根据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工程预算,并准备妥当施工场地、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等。计划好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进度施工,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分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养护工作的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为了可以更好的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以及绿化效果,应该制订出合理的绿化施工方案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必须要按照苗木品种以及习性来进行合理的分类,针对不同种类的苗木要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首先,结合苗木种植地区的土壤酸碱度、硬度以及土壤的成分来进行分析和改良,从而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态势的可能;其次,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水分管理是尤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苗木种植后的第一次定根水及后期的喷淋保湿工作必须做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施工过程中时间管理

园林施工阶段极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最终效果无法保证,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苗木移植,要针对植物的生长阶段来进行,通常都是在秋末、春初的时候来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较短,所以在进行移植前要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将绿化施工在最佳的时间内进行。在施工中应该按照规划的时间表来进行,如果不能在特定时间内开展绿化施工,就必须要做好苗木反季节栽植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与成活率。

4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

4.1 有效防治病虫害

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极为重要,一定要对病虫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一般食叶害虫主要有甲虫类和娥类等,螨虫和蚜类害虫的主要危害就是吸取植物的汁液,如果植物遭受到白粉病和枯萎病的话就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病害影响。在病虫害的防治中,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同时,各种方式各有利弊,一定要根据绿植病害的特征以及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确定防治方式。通常物理防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工清理来消除病害,该方式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比如对病害植物进行修剪枝叶等;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或者其他化学制剂的方式来进行虫害防治,其效果比较明显,对小面积的病虫害情况不宜选用该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通过对有益生物的培养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该种方式费用较低,应用范围广,同时还能够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优点,所以,生物防治方法广受业内人士欢迎。但是,该种方式的弊端就是见效慢,对一些病虫害已经比较严重的虫害防治不能采用该方式。

4.2 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有机结合

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与施工阶段有效结合在一起,可加强植物养护管理,有效提高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质量,植被的氧化管理要覆盖到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环节中。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植物氧化和管理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植物氧化方案和管理相关制度,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养护管理工作方案。施工末期,要加强和增加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内容,保证植物的存活率,例如定期进行浇水施肥、喷药除草、植被移栽等,提高植被的养护和管理任务,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环境效果。

4.3 对土壤进行灌溉施肥

绿植栽种之后还需要通过高效的养护手段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其主要在于要保证植物根部对营养的需求,此时要根据不同植物对营养的需求程度来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提供充足养分。植物生长速度也来源于营养成分的供给,可以通过堆沤蘑菇肥的方式来实现,该方式不仅经济实惠,同时还绿色环保,对园林的适应性也较强。在施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高度把握土壤的营养指标,保证其均衡性。同时还要注意土壤对肥料营养的吸收,在施肥前可以通过翻地的方式来提高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施肥结束后要加强灌溉管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保证植物对废料的吸收。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作用,并紧密联系着建筑、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系统等。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就要因地制宜,设计适当的园林景观,进而实现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等。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邱永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园林坡面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J].吉林蔬菜,2017(Z2):57-58.

[2]贺韶华.园林绿化施工及其养护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9):59.

[3]阮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1):98-99+168.

[4]程红.城镇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现状探讨[J].现代园艺,2017(22):174.

论文作者:韩苏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韩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