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分析论文_刘青青,陈霞,居宇峰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 南通 226006)

【摘要】目的:了解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相关信息,统计其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B/A)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结果:三年间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三年间总增长为49.59%;活性维生素D和钙制剂三年间始终位居销售金额前两位;2015年-2017年销售金额前两位的始终为骨化三醇胶丸和碳酸钙D3片;三年间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的DDDs位居前3位;DDC最高的为鲑降钙素注射液,为47.07元。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其不同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价格方面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方案,确保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骨质疏松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使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27-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1]。老年人群由于骨质量更差、钙和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和易于跌倒等因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2]。本文通过对对我院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我院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其规格、单价、数量、销售金额等数据。我院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共分为四大类:降钙素类(鲑降钙素注射液、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双磷酸盐类(阿伦磷酸钠片);钙制剂(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

1.2 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品使用的测定单位。DDD是根据根据WHO推荐的日用剂量及《新编药物学》(17版)和药品说明书来确定的。用药频度(DDDs)=药品年总消耗量/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度高,临床应用越多。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B/A比值越接近1,说明同步性良好。DDC(限定日费用)=药品零售金额/该药DDDs,表示患者使用一种药物的平均每日费用。

2.结果

2.1 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

2015—2017年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各类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见表1。三年间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总销售金额为58.98万元,2016年为72.28万元,2017年为88.23万元,三年间总增长为49.59%。其中,活性维生素D增长最为明显,三年间总增长率为124.75%。活性维生素D和钙制剂三年间始终位居销售金额前两位。

表1 2015-2017年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销售金额(万元)及占比(%)

2.2 抗骨质疏松药物数量、销售金额(万元)及排序

2015-2017年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数量、销售金额(万元)及排序情况见表2。2015年-2017年销售金额前两位的始终为骨化三醇胶丸和碳酸钙D3片,其次为鲑降钙素注射液和维D钙咀嚼片。其中,骨化三醇胶丸三年间总增长率为152.68%,鲑降钙素注射液三年间总共减少51.40%。

2.3 抗骨质疏松药DDD值、DDDs及DDDs排序

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DDD值、DDDs及DDDs排序情况见表3。三年间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的DDDs位居前3位,阿伦磷酸钠片、鲑降钙素注射液、鲑鱼降钙素鼻喷剂三年DDDs均排名靠后。

2.4 抗骨质疏松药物B/A值及DDC

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B/A值及DDC情况见表4。DDC最高的为鲑降钙素注射液,为47.07元,远高于其他药;骨化三醇胶丸、阿伦磷酸钠片的DDC均居中游;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DDC相对较低,只有一元多。骨化三醇胶丸、鲑降钙素注射液和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的同步性较好,B/A值均为1。

表4 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B/A值及DDC(元)

3.讨论

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平衡、调控甲状旁腺素分泌、影响骨转换、调节骨骼细胞多种基因表达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其在骨质疏松症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活性维生素D类2015年销售金额总占比为38.77%,2016年占比为52.24%,2017年占比为58.26%,在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中独占鳌头。在我院使用的维生素D类有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胶丸DDDs2016—2017年均位居第1位,DDC为3.63元,价格居中,2016—2017年B/A值为1,同步性好,临床使用广泛。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的销售金额及DDDs三年间均居中游,使用良好。

钙制剂可以通过体内钙离子的各种跨膜转运给人体相关的能量提供所需,而且钙离子化合物的强度还可以为骨骼的力学强度提供一定的支撑[4]。钙制剂使用也较广泛,在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的使用中始终位于第2位。我院的钙制剂有碳酸钙D3和维D钙咀嚼片,碳酸钙D3片三年间的销售金额始终处于第2位,DDDs也处于前3位,DDC为1.99元,价格适中,也是临床医生和患者优先选择的。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从而提高成骨细胞活性[5]。我院的降钙素类有鲑降钙素注射液和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降钙素类的占比由2015年的18.4%下滑至2017年的6.65%,鲑降钙素注射液和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的DDDs三年间始终处于最后两位,与注射液使用不方便及鼻喷剂价格昂贵有关。

双磷酸盐类属于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和高钙血症,可以减少骨病、骨痛和骨折的发生[6]。双磷酸盐类在我院为阿伦磷酸钠片,三年间销售金额和DDDs均位于下游。阿伦磷酸钠每周一次,于晨起服用,并且避免躺卧,降低对食道的刺激。

综上所述,本院抗骨质疏松药使用基本合理,活性维生素D和钙制剂在临床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降钙素类和双磷酸盐类。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其不同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价格方面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方案,确保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葛菁,冯雷,刘燕,葛悦.某院门诊药房2013-2014年抗骨质疏松类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4):483-486.

[2]李家田.我院抗骨质疏松药物用药趋势与应用情况评析[J].河北医药,2013,35(17):2683-2684.

[3]裴育,董进,李梅.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1):44-50.

[4]钟津.钙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药学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1):392-393.

[5]王涛,王军伟,马涛,宋伟,等.鲑鱼降钙素应用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对患者骨密度及骨BALP、CICP、CTX-1等表达影响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1):2134-2137.

[6]穆杰,徐永申,张龙彬.骨质疏松症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14(7):112-113.

论文作者:刘青青,陈霞,居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我院2015—2017年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分析论文_刘青青,陈霞,居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