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研究关键技术论文_张津敏

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研究关键技术论文_张津敏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天津 300280)

摘要: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是一处新生界发育而来的油藏,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大港油区分布最广的一种油藏类型,是我厂油藏开采的重要根据地。经研究得知,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是一处老油精细化油藏,整个研究工作将动静结合、井震结合、多学科综合为基础,从多层次、多角度对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特征、河道砂体、剩余油等方面所运用到的技术进行研究,突出研究工作的全面化与精细化。

关键词: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化研究

前言:

随着油藏的深度开发,对地质特征与剩余有分布特征进行精细化描述,构建并完善储油层模型,为后期油藏开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大港油田位于歧口村凹陷地带,主要以复杂断块油藏为主,该油藏地区储层变化速度相对较快,拥有复杂的构造形态,剩余油呈现高度分散形式。地质储量占总油田储量的1/2以上。

1.层次约束多重控制地层对比

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地层划分、地层对比均是将岩性与微相组合相序、沉积构造序列、沉积旋回为基础,运用等式对比技术,即“层次约束”、“多层控制”。该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1)构建沉积地层框架。将沉积背景、地形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沉积背景、地形,构建具有等时对比特性的地层框架,将洪泛事件或者是湖侵事件作为层级划分的理论依据,将等时对比地层框架划分成四级旋回的界限,使其形成“组超层变”形式的沉积地层框架。(2)构建对比标准骨干剖面。将井震联合对比成果为依托,准确把握油层断点位置和油层组界限,确保地层同构造之间能够契合,构建对全地层对比结构进行控制的多条对比标准骨干剖面。(3)单砂体等时对比样式。将层组划分对比作为构建基础,正确处理清砂体形态同侧向接触之间的关系,依照沉积结构,在不同微相控制下形成单砂体等时对比样式。(4)正确把握砂体连通关系。灵活借助动态资源对砂体连通关系进行验证与修改,凭借注采关系或者是示踪剂进行分析,准确识别注水见效层,对砂体连通关系进行验证,确保单层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

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研究受砂泥岩互层地层与油页岩、石膏岩等特殊岩性屏蔽作用的影响,导致所获取的目的层地震资料质量相对较差,信噪相对比较低,地震同相轴缺乏连续性,波组特征不明显,反射信息杂乱无章,无法对断层位置进行准确确认,对微小构造落实和目的层构造解释具有严重影响,储层预测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为此,对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化研究工作需要构建具有较高准确性的地质模型。

2.1三维地震资料的拓频处理

运用压缩子波的方法进行三维地震高频拓展处理,能够有效提升三维地震高频拓展的分辨率,有效规避反褶积法对子波直接消除的难题。压缩子波法对三维地震高频资料进行处理的过程大幅度提升分辨率,并将地震数据相对振幅关系、时频特性、地震数据原有信噪比、保持地震数据的低频成分为基础。利用压缩子波法对资料进行拓频处理后,能够丰富层间反射细节,使地层接触关系变得更为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同一数据体不同研究要求的处理策略

在以往地震处理工作中无法同时满足储层预测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各项要求,对同一套数据体进行处理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地震数据体系,有效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和构造解释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3.井震动静结合构造精细研究

3.1多种方法对断裂结构进行解释

对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时,需要全面搜集完钻井的各项资料,例如测录井资料、取芯资料、试油资料、试采资料等,借助完钻井资料对目的层进行精细三维闭合地震解释,正确识别组合断层之间的关系。对断裂结构进行研究时,主要运用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接片解释、地震波形分类、地震频谱分解、地震属性分析、相干数据分析、断层封堵性分析、精细分析与速度建模、平衡剖面与构造演化分析、倾角—方位角—断层综合检测等。在实际研究过程,可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对解释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实现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灵活转化、相互融合,将地震剖面的变化特征直观的反映出来,提升断层识别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凸显层与层之间的横向变化。

3.2复杂断块差异速度产技术判断井震关系

对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内部发育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实地勘探可以得知,该地区地震速度变化十分复杂,拥有多种特殊岩性,纵使钻探地层对比相对比较清晰,相同层位深度比较接近、井间距离仅有数百米,但是受地质构造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两井钻遇的油页岩、火成岩等具有特殊性的岩石均会对地震速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形成较大的地震速度差异。为此,对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进行精细化分析时,需要将油藏、构造、沉积等特征综合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域的代表井进行精细化层位标定,并对层位进行初步解释,实现层位的网格化、构建初步速度模型,然后对研究区域代表井层位进行约束与校正,从而获得差异速度模型;将复杂断块差异速度模型作为精细构造的标定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研究井区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构造进行解释;通过借助解释成果,对阐述层位和地质分层的模型进行重复校正,从中获得速度模型,并完成对研究区域构造的精细化刻画研究。

总结:

综上所述,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研究为后期油藏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使油藏开发人员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油藏的主要储存位置,提升油藏采收率,保证剩余油藏的开发产量,在整个精细油藏研究过程需要灵活运用新理念与新技术,提高油藏资料精确度,正确认识油层间的关系,深入开发老油田潜能,提升油藏开发水平,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任殿星,周久宁,田昌炳,李保柱,许磊,秦勇,侯博刚,严耀祖,李兴彦.复杂逆断块油藏地质建模及其数值模拟网格粗化的一种解决方案——以英东一号油藏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5,20(06):29-38.

[2]宋力,宋慧莹.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地质研究中几项关键技术的应用——以王家岗油田王43断块区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03):90-94+148-149.

[3]王秀伟. 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4]吴志良. 复杂小断块低渗透油藏主控因素与剩余油分布规律[D].西北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津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歧口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精细研究关键技术论文_张津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