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续四次降息的原因及影响分析_银行论文

我国连续四次降息的原因及影响分析_银行论文

我国连续四次利率下调的原因及其效应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次论文,利率论文,效应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1996年5月1日和8月23 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后,1997年10月23日和1998年3月25 日又先后两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本文将对这四次利率连续下调的原因及其效应作粗浅评析。

一、连续四次利率下调的原因

1.物价的持续回落,正利率水平不断扩大。

随着1993年宏观调控的启动,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适时调高了存款利率,四次调高贷款利率,对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并且,“软着陆”的成功和通货膨胀率的持续降低,零售物价涨幅的持续回落,实际利率水平已经由负利率变成正利率,宏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的启动,社会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逐步增大,物价逐步回落,且政府对通货膨胀一直保持着较大的调控力度。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物价上升幅度将不会很大。利率下调对物价的负而影响将非常有限,而正面影响则相对显著。其原因首先是利率下调尽管会在一定程度刺激社会需求扩张,但是它不会引发需求膨胀。这是因为一方面各阶层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消费存在多元化格局,消费需求膨胀在近几年还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目前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性转变,投资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利率高低对这一部分投资需求影响甚微;其次是四次利率调整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比基本建设贷款利率较大,这种利率结构有利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最后是利率下调对货币需求扩张的刺激作用有限。因为引发通货膨胀最终都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而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投放量和严格信贷计划规模来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故利率下调对货币需求扩张影响不大。这一系列条件为下调利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居民储蓄保持增长态势,继续保持较高的储蓄倾向。

尽管连续四次下调利率,但居民储蓄热情依旧,储蓄增长没受到连续降息较大的影响。我国储蓄存款余额1995年底为29662.3 亿元, 到1996年底达38520.8亿元,1997年底已达46279.80亿元, 每年增加储蓄800亿元左右。 这首先是与中央银行每次调息均把维护存款人的利益作为重要原则分不开的。从存款人的角度看,尽管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每次利率下调后居民存款的名义利率和表面上的收益有所减少,但由于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存款的实际利率与物价上涨率比较,居民的实际收益还是增加的,居民的存款积极性仍较高;其次是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绝大多数居民超前消费、冲动消费现象明显减少,许多家庭冰箱、彩电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已基本饱和,而大多数居民参加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长线投资,利息收入不是储蓄的主要目的,因此,利率升降与否,对居民储蓄热情影响不大;最后是我国投资环境不健全,居民投资方式选择余地小。由于我国个人投资市场起步较慢,法制不完善等,又加上居民在投资专业知识和技巧上的欠缺,致使个人投资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储蓄仍是大部分居民的最佳选择。这些条件为利率下调准备了较大空间。

3.减轻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扩大融资渠道。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是几年来最好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却日益突出。企业效益下降、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下岗待业人员增多。造成此局面除了体制和结构等方面深层次问题外,还有利息负担太重等。连续四次利率下调,一是可大大减轻企业利息负担。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特别是贷款余额较大的国有企业;二是可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因为利率下调后刺激了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从证券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三是可减轻企业负担,经济效益相应得以提高,可以更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企业活力。如果以1995年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万多亿元为基数,四次下调利率, 粗略计算将减少企业利息负担2000亿元左右,这对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适度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回升。

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既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利率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扩张,会引起价格信号的失真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又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急剧下降,同样也会影响社会稳定。自从宏观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为了抑制这种“回落惯性”,刺激投资与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适时地作了连续四次利率的下调决策。

5.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防止国际短期资金的套利行为的需要。

近几年,由于我国与国外存款利差水平拉大,致使国际上以套利牟利为目的的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国际投机资本的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虚增,干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连续四次利率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际游资的套息牟利行为,减少国际短期资金流入的数量,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6.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证券市场作为90年代初出现的新兴事物,其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培育与逐渐完善,而且也将会对投、融资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宏观调控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连续四次利率下调后,由于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种类不多,居民储蓄存款可能有较多分流到证券市场。从发展趋势看,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证券市场交易将变得更加活跃,成交量扩大,有利于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的改革。为今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连续四次利率下调的效应评析

(一)连续四次利率下调使居民储户的储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连续四次利率下调,使存款利率平均下调3.74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4.0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调低利率的绝大部分好处是给了借款人,其中主要给了国有企业。虽然四次利率下调人民银行都强调要坚持维护存款人利益,减轻借款人负担,适当兼顾银行和财政利益的原则。我认为后两项应该是基本做到,但维护存款人利益却并非如此。其所谓维护存款人利益的唯一依据是:四次利率下调,中央银行都声称物价上涨幅度均低于存款利率水平,尽管存款名义利率下降,但实际利率水平仍较高,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是增加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存款人存款不仅是为了保值,更是为了实现增值,四次利率下调,使存款人利息直接损失是有目共睹的。1996年两次利率下调,使存款人在该年内就少增加利息收入近1000亿元, 大约相当于城乡居民总收入的3.7%。连续四次降息实际上是让存款人(其中主要是储户)“补贴”借款人(其中主要是国有企业),调低利率的受害者是存款人。因为存款中大部分是储蓄存款,是老百姓的钱,因而利率调低储蓄利益受到影响较大的是老百姓,是居民储户。

(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是四次利率下调的最大的受益者。

连续四次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共4.05个百分点,共减少企业贷款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首先,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多年来的利息“包袱”大大地减轻,一定程度地解决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使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有利于企业扩大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通过四次利率下调,使一部分社会资金避开银行渠道,而以债券、股票、期权交易等形式面向社会直接寻找投资出路,从而发展了金融市场,为企业直接通过社会融资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躲避债务风险、解决资金困难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利率下调能刺激居民消费,启动和活跃商品市场。据有关部门测定,储蓄存款每降一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销售就增加一点八个百分点。以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为例,1996年5月1日以前利率为10.98%,1998年3月25 日第四次利率下调后利率为5.22%,四次利率下调共降低5.76个百分点, 则社会商品销售就要增加约10.37个百分点,这将增加一笔巨额的消费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库存压力,加快商品流通和货币回笼,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四次利率下调,减轻借款人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基本得以实现,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银行和财政也是四次利率下调的受益者。

1.银行是调低利率的受益者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扩大了。由下表可知,1996年5月1日前,它们之间的法定利差为1.08%;第一次下调利率后利差为1.8%; 第二次下调利率后为2.61%;第三次下调利率后利差达2.97%;第四次下调利率后利差为2.7%。总体来看,利差呈逐次上升趋势, 第四次下调利率后利差稍有回落,但也比前两次利差要高,特别是第三次下调利率后法定利差高达2.97%。这将大大增加了银行贷款的收益。因此,连续四次利率下调使存贷款利差的扩大对扭转国有商业银行效益下滑的局面显然是有益的。

连续四次利率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变动表

项目 1996年 1996年5月1日至 1996年8月23日至

5月1日前

1996年8月22日

1997年10月22日

一年期流动

资金贷款利率

12.06

10.98 10.08

一年期定期

储蓄存款利率

10.989.18

7.47

利差

1.08 1.82.61

项目

1997年10月23日至 1998年

1998年3月24日3月24日以后

一年期定期

资金贷款利率8.64 7.92

一年期定期

储蓄存款利率5.67 5.22

利差2.97

2.7

其次,连续四次利率下调降低了银行的存款成本。虽然四次利率下调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比存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高0.31个百分点,在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贷款收益,但那减少的银行贷款收益并不一定能成为银行的实际收益,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不一定能收得回来,而降低存款利率给银行降低存款成本带来的好处是实在的。换句话说,由于我国银行面临的实际上是“软资产,硬负债”、“低效益资产、高成本负债”的资产负债搭配,贷款利率虽然较高,但包含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但利息可能收不回来,甚至可能连本金都可能损失掉。从这个意义上看,下调存款利率对银行是有益的。

最后,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有助于银行提高信贷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四次利率下调后,银行吸收的社会存款总量将减少,这有助于银行在资金减少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资金营运效益,优化贷款决策和信贷结构。从这方面看,无疑对银行也是有益的。

2.财政也是调低利率的最终受益者之一。

首先,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国有企业成本,从而使国有企业得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最终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轻财政负担。另外,银行存款利率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对财政也是有利的;其次,连续四次利率下调后,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部门的存款付息减少,相应地增加了中央银行上缴财政的利润;最后,银行利率下调,还会导致国债利率下降,减少财政的利息负担,而财政状况的好转,又会减轻国债发行的压力。所以,这次利率下调,财政部门得到了增收节支的效果,也是受益者之一。

(四)连续四次利率下调的其它经济效应。

1.适时进行四次利率下调,使中央银行灵活应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间接调控的机制更趋完善。

首先,中央银行成功地运用利率杠杆间接调控宏观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软着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中央银行于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两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 成功地实现了全年经济增长率为9.7%,物价涨幅为6.1%,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货币政策目标,实现了宏观经济发展的成功“软着陆”。

其次,四次利率下调,减缓了我国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每次利率下调,都在一定程度上使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抑制,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1996年两次降息后,物价涨幅在较低的水平上持续平稳回落;1997年,经济增长率实现8.8%,而通货膨胀率控制在0.8%,10月23日再次降息后,到1998年头两个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比1997年同期平均又降1.7%。这说明同期通货膨胀率又远远低于我国今年预计的8%经济增长率,因而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

最后,四次利率下调,是中央银行首次运用利率结构调节货币的流动性、调控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1]和M[,2]。如中央银行1996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1]和M[,2]的增长率分别为18%和25%,经过年内两次调低利率后,到1996年底,M[,1]达到18.9%,M[,2]达到25.3%,实现了年初确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标志着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杠杆间接调控的机制更加完善。

2.连续四次利率下调,进一步理顺了利率结构,简化了利率种类,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1996年5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时,取消了华侨人民币存款利率种类,合并到一般定期存款种类中;在定期存款利率中,取消了8 年期利率档次,简化了利率种类;1998年3月25日利率调整, 进一步理顺了中央银行的利率结构。一是配合准备金制度改革,在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筹资成本的前提下,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统一下调到5.22%,接近银行筹资成本。这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以刺激国内需求;二是使下调后再贷款平均利率水平略低于调整后的商业银行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以利于中央银行运用再贷款利率手段调控基础货币;三是改革贴现、再贴现利率确定方式,制定全国统一的再贴现利率,贴现利率实行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办法。

3.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改善全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失业人数增长和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问题。

利率降低,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开工率,隐性失业率将随之下降。另外,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已存在多年的老问题。高利率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加速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而同时财政负债累累,企业、银行负担过重。因此,四次利率下调对改善企业、财政、银行的处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不合理格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恢复了利率对整个经济运行的信号功能。减轻甚至消除了它对资金流向的误导作用。

以前由于高利率和低利润,大量资金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款项甚至企业的一些流动资金都以定期储蓄存款等形式存入银行,以获得高利息。致使大量资金退出物资生产领域,成为生息资本,形成沉淀资金,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这既加重了银行负担,也造成了资金浪费。连续四次调低利率后,存款获利减少,给沉淀资金一个极大的刺激作用,使那些本来不该流入储蓄的资金流向了经济建设。

5.连续四次利率下调有利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

新一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强调,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意味着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将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四次利率下调,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利率下调为建筑业提供了条件优惠的贷款,降低了建筑业的成本,为降低房屋售价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住宅的消费需求。过去人们有消费需求,但没有支付能力,无钱买房,如今利率下调预示着一个良好的趋势,居民个人可以获得低息的优惠抵押贷款用于买房,减轻了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还贷压力。

标签:;  ;  ;  ;  ;  ;  ;  ;  ;  ;  ;  

我国连续四次降息的原因及影响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