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当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发展观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三者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发展问题。发展不仅是要加快经济增长、转换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总量,而且更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重大使命就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变革发展理念、转换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高度重视和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回应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挑战,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仅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当今世界各国提供成功的发展范例,而且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飞跃。

一、问题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出场路径

当代性视域首先是问题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就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解答逻辑。对于发展问题,人类早有研究。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落后,走向科学民主,从自发的片面发展走向自觉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今天,我们探析发展问题,需要有一个新的界定,也就是说要对所研究的领域和问题给出一个新的规定,以期形成对所探讨问题的共识。当下中国实际上已经不是要解决“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因为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给出了一个大写的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已经深入人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尽头就是新的理论破土而出的历史地平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域,重在构筑专属于自己时代的新问题域。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1]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我们的改革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中国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处,靠摸着石头过河解决不了新的问题。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急剧的历史变革。中国的发展摆脱了共同贫穷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不安全性和不和谐性的因素,与以往相比,推动社会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温家宝指出:“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 [2] 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妥善解决的话,就会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会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遮蔽问题,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引发深层次矛盾的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切实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要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我们要看到,当下中国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显突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断增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愈益显露,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更要清醒地看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作践自然产生的恶果。我国社会经济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环境支持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切实调整社会利益矛盾,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大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全球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实践平台

当代性视域就是全球化视域。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新态势。历史地平线的转换,暴露了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冲击着工业文明发展的现实基础。全球化不只是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也无法摆脱全球化。可以说,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话语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视野。

追寻和探讨全球化的意义与价值,自觉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我们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既要抓住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又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真正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要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在国际分工中赢得有利位置和竞争优势。同时,要立足本国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本国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实现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全球范围生产要素的转移,加快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又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参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就是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寻找合作发展的支撑点和平衡点,促使国际关系和经济合作朝着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方向发展。要看到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一整套市场规则体系,总体上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重要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都控制在西方国家手中,它们利用这些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攫取了全球化的大部分利益,转嫁了全球化的成本,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化、碎片化的境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就要重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新秩序,在共存共赢的基础上促进平等互惠的发展。全球化是充满创造性和多样性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共同繁荣。

随着全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思想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谐世界的建设已经摆在世界各国面前。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经济体制、发展机制有可能逐渐趋同,但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具有多元特性,要强化忧患意识,绝不盲目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话语逻辑,绝不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在与全球经济体系磨合的过程中,要摒弃冷战思维,牢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决维护我国在全球化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主权和安全,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争取全球化发展的光明前景。要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战争。不断赋予全球化以新的内涵和发展活力,使之朝着全球的公正、富裕和幸福的目标发展。

三、主体际: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主导话语

当代性视域就是主体际视域。所谓主体际,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它超出了单一主体与客体的框架,消弭了主体与客体的紧张关系,构建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新型范式。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实践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蕴含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即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即不断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主体际的展开和实现过程。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主体——客体——主体”结构“既包含了现代哲学的‘主体——客体’关系,榨取了这一哲学中一切不容反驳的合理成分,对科学理性精神作了有效的辩护,又超越了这一哲学构架的单一主体性缺陷,将主体际关系引入了哲学框架。同样,它既包含了后现代哲学主体际关系,汲取了它的一切合理成分,又对其否定客体底板的相对主义作了积极的扬弃”[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对人的主体际关系的深刻解读。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是一种对主体际关系的新的阐发。主体是多元的,也是多层次的,既包括个体主体,也包括群体主体,更强调社会主体。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其中,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具有最重要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社会主体的发展与完善,不应损害或牺牲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而是以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为前提,并为各个群体和个体主体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是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利益所在。因而,社会的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过程。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强调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社会关系,为更多的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使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主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胡锦涛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搞清发展的目的,必须正确认识主体际关系。科学发展观克服了把发展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或忽视后代人的发展的错误认识,倡导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发展主体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因素是人,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一切有效的经济手段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和实现,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是逐步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温家宝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5] 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个根本目的和目标,任何发展目的和目标都是没有意义的。以人为本不仅倡导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而且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从体制和政策上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建构良好的主体际关系,在当代中国就是要搞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说到底是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科学发展观强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要把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放在第一位,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且要关注未来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只有把以人为本与关爱自然、回馈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支持并重,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又一代地永续发展。

四、动力源: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向度

当代性视域,就是动力源视域。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动力,没有动力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可以说,没有动力源的发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的动力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当代中国,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梳理动力源的内涵,搞好动力源的开发,实现动力源的整合,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源。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发展的动力源,本质上是要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 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所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真正解决“依靠谁”、“为了谁”和“发展谁”这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评价权、选择权和决策权,积极推进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权益的有效落实,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能否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直接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来赢得对外经济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低端位置。为此,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胡锦涛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制度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在当代中国,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是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要通过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各项改革创新中,特别要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提供扎实的体制与制度基础。从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可问责政府入手,加快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方面的改革创新,转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政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五、共同体: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指向

当代性视域就是共同体视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互动、互信、互助、互补、互惠、互利的共同体。现代社会的共同体是多元、多层次的,不仅有交往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而且主要包括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现“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建立新的共同体关系,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建立城乡发展共同体。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特别要看到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实际状况,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胡锦涛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7] 实现城乡整体推进和共同发展,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又要组织、动员、引导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保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切实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观念和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结构,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二是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区域之间发展的条件差距很大,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8]。东部地区要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为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多做贡献。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地区。

三是构筑经济与社会发展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在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胡锦涛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9] 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凸显的社会问题,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看病贵、住房难等社会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切实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四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掠夺人类自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要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寻求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就需要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等联系在一起考虑。正如胡锦涛所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10] 我们必须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建立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是建设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共同体。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中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面对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可测因素的大量增加,中国提出建立睦邻、安邻、亲邻、富邻的友好关系,在此基础上,努力建设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的世界发展观。世界各国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构建世界和谐社会,是克服全球经济发展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国际局势紧张冲突的最佳选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而孤立地发展。只有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才能应对共同挑战,形成发展共识,深化共同利益,也才能建立多边、双向、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促进国际经济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建设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共同体,就是要推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标签:;  ;  ;  ;  ;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