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清华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清华

(潍坊市峡山水库管理局 261325)

摘要:随着人们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电力企业保证电力大量且稳定的输出,对此,需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支持,因而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十分有必要。本篇论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找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简介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们当今社会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出现和发展,大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带来了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也需要一些东西作为支撑,这些支撑就是我们本文当中所要讨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气控制设备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并不是单独的一个元器件,而是很多个元件的集合。这种集合并不是将一些电气元件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他们有规律的集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整体,产生一加一大于二效益。而我们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智能化的手段,自动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字面上虽然仅仅多了两个字,但是这里面蕴含的进步却极其巨大的。有了自动化的技术,我们就可以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从而节省大量的生产资源。并且,通过自动化的手段进行电气设备的控制,我们的设备控制的效率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简介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值得就是此类设备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这些设备是否能够长时间的正常运行。如果一个设备具有比较强的可靠性,那么它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能持续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而没有这种可靠性,可能设备就会很快的出现故障,或者是需要大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才可以发挥出正常作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关系着这类设备能不能发挥出实际作用,需要相关人员足够重视。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现状

2.1 操作人员整体专业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素养

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涉及的技术非常的复杂,在操作时对各个过程的要求都非常地严格,因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从我国目前电力行业的发展上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做到完全的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

2.2 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精密度要求较高,而且它的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设备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就会导致内部的一些电子元件遭到损坏,线路老化,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2.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内部元件陈旧,市场质量不一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内部元件没有及时的得到更新,市场售卖的电气产品鱼龙混杂。现阶段与很多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相比,我国还是缺乏严格的市场监督机制,电气市场售卖的电气产品大多没有质量保障,假若电力企业采购到劣质的电气产品,就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质量,特别是随着电气系统运行年限的不断增加,质量问题就会充分暴露出来,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检测手段

3.1 实验室检测

为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大检测力度,可采用实验室检测方式,以完善的实验室环境保障检测质量。在实验室中通常可以模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环境,并随时转换运行的工作条件等相应技术参数,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检测。由于检测的环境比较有针对性,因此,在进行设备检测时,可以保证检测指标稳定,参数可靠。尽管如此,在应用实验室检测手法对设备进行检测时,却需要大量的投入,比如,购置许多试验品,这样就会增大检测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保证实验测试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可采用保证实验测试的方法对出厂前的产品进行检测。这一检测主要对其进行无故障实验电控设备检测,能够及时监测出设备的失效率。由于电控设备的故障比较复杂,随机,因此,做好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失效率,根据检测结果度产品的性能进行改善。尽管这一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但却不适合批量生产的产品检测。

3.3 现场检测

进行现场检测时,主要是对现场中使用的设备直接进行检测,及时记录监测结果,了解设备可靠性指标。现场检测手段比较常见,应用范围广泛,能够结合设备运行的真实环境得出比较客观、真实的检测结果。

4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途径

4.1 合理设计,保障设备质量

为了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首先就要从设备的设计中入手,全面保证设计阶段的设备质量。要根据设备的性能了解其特点明确设计的目的,确定设计参数,保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还要确保产品的性能与环境的要求相符,而这则离不开合理的设计。为保证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就要明确设计的目的,确定产品类型和产品数量。为保证产品的生产成本合理,同样需要在设计中仔细考虑,确保产品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控制。在设计中,要保证考虑全面,顾全细节,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还要优化设计方案,对设备的零部件设计仔细分析和研究,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元器件的质量。优化设计材料,在控制成本基础之上,进一步保证产品更加实用,便于维修。

4.2 保证操作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事实上,很多时候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波动都有由于操作和管理方法的不科学造成的,那么想要提升该设备的可靠性首当其冲的关键就是要采用科学的设备操作方法和管理机制,在建立符合官方要求和实际生产要求的管理机制的同时,需要对涉及到该设备的相关设定、实际操控以及管理维护的人员进行全面的优质化培训。

4.3 使用的相关元件和材料保证优质水准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实际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一些器件和元件,那么无论是核心的元件还是用到的各类生产材料,都应当保持足够优质的质量标准以及准确的型号及技术适配度。这样是保护设备按照所设定的模式和结构进行稳定运转的前提,同时也很好地保证了设备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生产领域当中,为了适配生产的模式和产品类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功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和调整,那么在使用其进行辅助生产的时候选用的生产材料也应当符合既定标准。

4.4 定期进行检测

为了预防电力控制设备出现故障,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性检测,杜绝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注意检测的方法,当需要检测的样品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来完成检测,让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涉及的范围更加全面。另外还要成立专门的检测小组,派专人来完成保证性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可以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及时的找出解决方案。

5 结束语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在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趋势条件下,电气自动化水平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由此产生。在实际意义上来讲电气自动化控制就是指无需人员操作的设备,而是通过系统事先设置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控制与工作。所以由于这种特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大大减少工作生产过程中对人力的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就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水利等工程中,为工程的进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对他的可靠性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建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9):74-75.

[2]杨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测试,2019(16):43-44.

[3]丁玉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4):126-127.

论文作者:马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