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管理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演进_乡村旅游论文

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题及方法演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旅游管理论文,学科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是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其兴起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旅游管理学科这一边缘与交叉学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与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管理学科是以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客体和媒体为研究对象,涉及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研究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目前,国内已有少部分学者对旅游学科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依绍华[1]基于文献阅读,对国内外旅游学科发展历程、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张凌云等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176篇载文,结合数据统计,探讨了2009年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进而对我国旅游研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已有研究成果对旅游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拟基于旅游管理学科的整体视角,对学科领域的热点主题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以时间为主线,对国内旅游管理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方法演化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定量与可视化方法,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全景展示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概貌。

1 材料与方法

知识图谱是在科学(文献/信息)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新兴领域。运用知识图谱工具对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学科研究的全貌,有助于科研人员发掘研究热点、前沿和演化历程等[3]。本文以南京大学CSSCI为数据源,获取旅游管理学科8 162篇文献信息(2001年1月-2011年10月),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很好地反映文献主题。关键词共现是指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共现频率越高,说明这两个关键词所反映主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经常被用于发掘学科研究热点。利用NetDraw[4]绘制出可视化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图谱,并将关键词频次高于50以及共现频次不低于10的词汇整理成表(表1、表2,图1)。

图1中,以节点表示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曾经共同出现过,连线的粗细表示两个关键词共现频次的大小。旅游管理学科按照研究方向可划分为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会展服务与管理、旅游文化、旅游法规、旅游经济、旅游审美学、旅游教育、旅游景区规划、生态旅游等10个方面。然而,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后,发现近11年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旅游开发、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等方面。为便于分析,将周围连线比较密集的节点作为主题,用大写英文字母作为标识,并以虚线框来标示,如图1中的A区域;同时,每一个大主题下,再用“英文字母+数字”来标示小主题,如图1中的A1、A2等。现将研究热点及其主要内容汇总如表3。

“H可持续发展”是作为一种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提出来的,贯穿整个旅游管理学科研究,对其的介绍将会结合各个主题进行。由于本文是关于“旅游管理”的研究,是紧紧围绕“旅游管理”来展开的,故对于图1中“I旅游管理”不再单独进行分析。此外,“J研究方法”也拟在后文进行详细的阐述。

2.1.1旅游业。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会展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旅游规划五个方面(图1)。

区域旅游注重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山西、云南、西部等。区域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竞争,其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区域旅游合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之间可以寻求其旅游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和合作发展的契机,以构建各区域间和谐、共存的局面[5]。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中国旅游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许多国际性活动在中国举行,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会展旅游的作用、品牌战略以及发展模式得到了学界的关注。

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主要有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可持续旅游注重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更强调旅游者的责任感,强调对保护生态环境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责任;低碳旅游更侧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节能减排责任[6]。可见,三者在环境保护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致性。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吸收创意产业的文化要素,并围绕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促使新兴旅游类型或旅游新业态的涌现[7](如:工业旅游)。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集群形式。

从技术角度看,旅游规划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规划技术上的深入;二是旅游战略规划[8]。对旅游规划的研究涉及到旅游形象、旅游文化以及城市旅游。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反映其资源特色和服务水平的整体印象,文化则是旅游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9]。因此,在城市旅游规划中,应当注重城市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重视城市文化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关系以及城市旅游形象的整体定位。

2.1.2旅游资源。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图1)。

旅游资源开发涉及到环境问题、资源评价、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考虑到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问题,避免过度开发。

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拓扑分析[10]、点—轴系统理论[11]、分形理论方法[12]等,采用邻比率Rn、β指数、γ指数、紧密度指数和平均径路长等分析技术[13]。目前,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和难点[14]。

2.1.3旅游研究。众所周知,基础性理论研究是学科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旅游研究”这一基础性理论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学术规范、旅游学以及旅游学科三个方面(图1)。

学术规范是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15]。目前,我国旅游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一部分研究成果质量相对不高;旅游研究方法虽多,但多属援引或嫁接,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旅游学术研究、旅游高等教育也与国际存在较大的差距[16]。

对于旅游学本身的研究,主要通过旅游教育和学术研究来表现。我国高校众多,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特色办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基本的统一。近年来,由于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可度走低、就业状况不乐观等因素使得本科旅游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研究内容不集中,存在泛化倾向[17]等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旅游学科从传统的应用型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时代特色、极具现代化色彩的新兴学科[18]。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教育与学科建设上。为了与国际接轨,应该加强旅游学科理论和实务的研究与教学[19]。

2.1.4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

良好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指导作用。乡村旅游的开展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提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如:“农家乐”),坚持“本地化”政策,以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目前,规范的“农家乐”协会和“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作为专业合作组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组织形态[20]。

乡村旅游是由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1]。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新农村建设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从多方面提供了新的平台,二者相辅相成。

2.1.5旅游开发。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注重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也得益于对遗产资源潜在能力的挖掘。

遗产地由于其特有的文化色彩以及罕见的物质资源吸引了广大游客前往。遗产旅游开发既是对我国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对现有遗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挑战[22]。在对遗产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对遗产管理机制的改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实现对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与互动[23]局面。

近年来,对于古镇[24]、民族村寨[25]等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有较多的研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来发展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的旅游需求,古镇、民族村寨等地利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展旅游业,成为旅游开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1.6生态旅游。对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问题、自然保护区开发三个方面。

社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它考虑了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影响,注重居民的参与,保持了当地居民与自然资源的共同发展,符合生态旅游需要,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26]。建立社区公众参与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决策机制,完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激励机制及生态旅游教育机制,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早期的生态旅游开发多表现为“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轻生态”,导致资源受损、生态退化,严重影响了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同时,也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宗旨,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27]。鉴于此,应加强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及其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特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28]。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协调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旅游行为、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加大旅游管理力度等措施,实现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2.1.7旅游经济。旅游经济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经济效应三个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旅客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旅游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旅游供需、消费及旅游目的地营销(如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联盟[29])是学界关注的内容。

旅游业是与文化相关度极高的产业,旅游产品体现出了地区的文化属性。文化是旅游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地形象的创建需要文化色彩的烘托[9]。

旅游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目的地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30]。2010年,我国城镇与农村旅游消费比例、人均消费、农村消费、城镇消费、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收入均比2009年有所提升①。针对农村居民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入境旅游空间、入境旅游产业竞争力以及旅游经济效应评价是该部分研究的热点问题。

2.2研究主题演化

“年份—关键词”共现是指某一关键词在某一年份的文献中出现。“年份一关键词”共现频次可以反映出某一年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利用NetDraw对“年份一关键词”共现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主题演化图谱”;并将“年份—关键词”共现频次不低于30的词汇整理成表(表4,图2)。

图2中,以年份节点与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现关系;以连线的粗细表示二者的共现频次。连线越粗,表明该关键词所对应的主题在该年中得到了越多的关注。

由于2011年文献信息不全,使得该年的研究主题并没有在图2中得到较多体现,因此不再进行详细论述。由图2可见,旅游业这一主题贯穿该学科研究的始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旅游开发等主题自出现之后,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乡村旅游也逐渐得到重视。

旅游管理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研究已从最初的概念探讨深入至抽象概念维度和实证研究相互关联,研究内容不断细化。以生态旅游为例,生态旅游的研究始于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在概念研究热潮过后,学者们关注到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引起广大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并针对各个阶段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另外,各个主题之间也是相互交叉的。如:旅游业、旅游资源的研究在对其内涵进行相应的研究后,又针对其开发方式进行研究,最终又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可持续战略目标的实现恰是通过生态旅游这一开发模式实现的。最终,整个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都在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

2.3 研究方法及其演化

将文献信息中的各种“研究方法”筛选出来,进行同义词合并处理,利用NetDraw绘制出可视化图形,并将“研究方法—年份”共现频次不小于5的整理成表。详见表5,图3。

图3中,以“研究方法”节点与“年份”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线来表示该研究方法在该年份中使用的频次。现将各年份使用的研究方法汇总见表6。

由图3可见,2001、2002、2003和2004年这4个年份节点与各个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都很细,这可能是由学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集中造成的,限于篇幅,在表2中就没有一一列出。2011年同样没有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这应该与本年度数据不完整有关。

由图3和表6可见,我国旅游管理研究方法及其演化呈现出如下特点: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管理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开始得到关注与应用,2006年之前(含2006年)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因子分析法等;2006年以后,受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等研究方法被引入旅游管理学科,这标志着旅游管理方法向复杂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3 结语

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近11年来旅游管理学科文献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旅游管理学科各领域出发,分析了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总结归纳了各个主题的演化规律及主要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旅游开发、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等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内容不断细化,但是仍需要在区域旅游、旅游规划、乡村旅游、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开发问题、自然保护区开发、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充分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主题演化方面:旅游研究已从最初的概念探讨深入至抽象概念维度和实证研究相互关联,研究内容不断细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旅游开发等研究一直贯穿其中。基于研究的需要,基础理论研究将向多元化发展,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理论也将逐步介入到旅游管理研究当中,研究将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和综合化。

第三,研究方法演化方面: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管理研究中;聚类分析法、调查研究、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自2006年以来,得到了广泛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在2010年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SWOT分析法、结构方程分析及数据包络分析法将广泛地用于旅游发展战略分析、发展因素研究以及相关绩效评估等方面。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 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08-28.

标签:;  ;  ;  ;  ;  ;  

中国旅游管理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演进_乡村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