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清华大学的认识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大学论文,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转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和清华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其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我们要在实现国家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有如下四点认识:
第一,大学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机构,不同学校的根本区别应是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大学的精神、文化氛围和底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因此,一流大学的建设重在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
我到国外参观学习的时候,确实强烈感受到了一种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学术自由、潜心研究的文化氛围,在那里,有一种登上了学术殿堂的震撼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这种文化氛围和底蕴往往是无形的,很难用具体的、静止的、分门别类的指标去说明和表现。
第二,一流大学应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特别要把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促进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放在首位,由此形成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
这里涉及到一个学术水平和贡献问题。一般说来,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才能对国家和社会有较大的贡献,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国家、社会急需的东西可能在学术水平上并不是那么高,但却需要我们去做贡献,比如在新中国建国初期设计工厂、水坝等等;有时学术水平的提高是在完成国家、社会急需的项目中达到的,这样的例子更是很多。一流大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一位英国同行的一句话使我深受启发,他说:“没有剑桥、牛津,就没有英联邦。”这句话表明了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考察一下美国MIT的历史就可知道,这所名校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二战时对美国的科技、军事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杰出人才,只有在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才更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从这样的理念出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一直是我们办学的基本原则。
第三,“世界一流大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它应该是对大学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和学术声誉的综合反映,人们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其做出不同的界定。一方面,内在的精神和文化很难用外在的、具体的、分门别类的指标来表现;另一方面,对大学的评价也不能只凭感觉,只凭朦朦胧胧的印象说事,总要有一些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来表明大学的性质和地位,比如说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和学术声誉等一些有形的指标。我们总可以在世界著名大学的特征中抽出一些外显的共同的东西,形成有一定可比性的方面。正是基于这种可比性,人们才构建出各种不同的对大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因此,首先,不能没有指标,抽取出一些大学共性中的可以量化的成分,是进行比较所必需的。其次,不能唯指标,任何指标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追求。再次,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这些指标应不断地科学化,使它们尽可能地反映一所大学的总体实力、对国家的贡献和它的学术声誉。
比如说,我们把科研经费作为一项指标,并不是说谁的科研经费最多谁就最好,但是我们看到所有好的大学、一流大学科研经费都不少。比如说SCI论文,并不是说谁的SCI论文最多就是最好,但是我们看到,所有的好的学校、一流大学SCI论文都很多。当然,我们通过这样一些外在指标的比较,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一些差距,有利于我们去解决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如果在谈论指标的时候忘记了我刚才谈到的大学精神和社会贡献这两点,就会步入歧途。
第四,我们确立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为了用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美好理想把学校师生凝聚在一起。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是在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变化的。把建设一流大学看作是一个过程,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社会上对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现在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不是为时过早,我们国家还比较穷,没有那么多钱,以后我们国家变成发达国家了,钱多了,那时候再建设一流大学也不晚。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全面发展都不可迟缓的事情。如果我们现在不提出这个目标,就好象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看不到灯塔,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也有人,特别是国外的友人,看到北大、清华后认为,你们已经挺不错了,是不是已经可以说是一流大学了?我们有些同志,听到这类赞扬时不禁沾沾自喜,这其实是只看到了一点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我们多方面、多层次上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绝对不能妄自尊大。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看作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十分重要。它既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具体到清华大学而言,我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到了1993年,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奋斗目标:努力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这一奋斗目标下,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一个发展步骤和战略,我们称之为:“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这个九年是清华大学调整结构、奠定基础的阶段,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我们提出的任务是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目标是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跻身就是参加到一流大学的俱乐部,能够和一流大学的校长们有同水平的交流。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2020年我们国家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要在第三个九年中实现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20年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发展,继续努力缩小与世界顶尖一流大学的差距。比如说,再经过30年的努力,到2050年,我们希望那时的清华大学能够和哈佛、MIT、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有大致相当的实力。
目前清华大学正处在第二个九年的战略发展阶段,要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点突破体制上的障碍并实现若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意味着:我校将在保持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与激励机制;营造学术自由与文化创新的氛围,从而吸引、造就出活跃在世界学术前沿的著名学者;培养出在国际竞争中出类拔萃的高层次人才;力求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在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高层次决策咨询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有重要价值的贡献。
对于清华大学第二阶段的发展,我们认为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即,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关系;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比如规模和质量的关系,究竟是使学校长得更“胖”一点还是更“高”一点、更“壮”一点,一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紧迫问题。清华大学一直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能只追求“胖”,而主要是要长“高”、长“壮”。再比如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清华这样一个学校,究竟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清华大学当前正在积极深化四项改革:第一项是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项是科技体制改革,第三项是人事制度改革,第四是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实际上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中进行。比如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近些年来确实感觉到学校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重课程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位轻学问这样一些倾向。如何给通才提供必要的条件,给天才留有充分的空间?成为我们近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出发点之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更新教育理念,修订培养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
总之,我们的这些具体做法是要实践如下的办学理念,这就是:培养栋梁人才,追求学术卓越,精诚服务社会。实现这样的理念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当然这些科学研究包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二、关于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1、科学研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1)科学研究与大学的本质。
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职能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离开了这个根本,大学也就不成其为大学。大学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各项功能,都是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的体现,并要为这个根本服务。
科学研究的功能是由大学的本质所派生的,并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被强化。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2)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我们分析一下所谓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的主要区别,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学校是否有科研活动,而在于它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多少和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更在于能否通过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这里要特别强调,通过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不仅限于研究生,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本科生也很重要。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让本科生尽早地介入科研,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浓厚的科研兴趣。而最为重要的是要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3)清华大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应该说清华大学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把要求本科生参加科研和工程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那时候提出了一句口号:“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是他们介入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由此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很强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拔尖人才。
目前,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意识,努力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实践和研究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从1996年就开始推广“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这一计划鼓励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学生跨专业选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广泛地激发了本科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活动,一些本科生的研究工作实际上很具潜力。
目前全校本科生近40%人次参加“SRT计划”。例如有位同学从大二开始参加“SRT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石油测井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等三个软硬件的研制,而且被验收应用到大庆油田,三年级的时候就提前答辩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在本科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一批研究生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例如在2002年我校博士生分别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在迄今正式公布的总共5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我校共有39篇论文入选。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2003年我校被SCI检索的2100篇论文中,42%以上是由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
另一方面就是积极推行教师分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引导优秀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的激励机制。我们把学校的教师分为三个系列,一个系列叫教学科研系列,他们必须既搞教学又搞科研,因为大家感觉到,“只教不研,越教越死”,“只研不教,越研越窄”。
我们倡导和鼓励推动名师上讲台。同时,为了使学生比较早的接触名师,比较早的参与科研,我们在去年开设了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开课的教师全都是教授,包括8位院士,6位长江学者,1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的获奖者,还有各院系的院长和系主任。
此外我们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大张旗鼓地在学生中开展“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学风教育活动。
2、大学要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首先是学科比较综合,便于开展协作、交叉研究,取得突破;二是人才集中,研究梯队中既有教授等学术带头人,也有青年教师,新老结合,易于形成攻克重大科学难题的团队;三是每年都有大量本科生、研究生成为新鲜血液,师生互动,人员流动,保持着研究队伍的活力;四是大学中信息更新及时,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使师生紧盯国际科技前沿,接受并消化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大学独特的方面。
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大学应该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由于清华大学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从1997年起增幅加大,到2003年已增加到了10.2亿元人民币。
(2)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为国家的基础科学做出贡献,努力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大学应该成为基础研究的基地。面向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做一些前沿性、先导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实现基础性的原始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要求。基础研究不仅需要投入,更需要氛围、机制。
比如,清华大学在纳米研究方面一直在进行基础性研究。2002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都发表了标志研究成果的论文。
又比如,近年来生物系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999-2001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369篇;2001年发表SCI论文136篇,合作SCI论文60篇;程京教授作为第一主编,已编撰完成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生物芯片的英文专著《Biochip Technology》。
再如,我们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主要是培养学术精英,营造宽松环境,埋头科学探索,培育科技人才。
(3)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要起到引领科学技术潮流的作用。
国家长期重点支持的大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在重要科学领域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若干重大突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这是国家需求和建设一流大学的结合点。
比如,2000年6月“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发射成功。2004年4月18日,发射了清华NS-1纳卫星。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全国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它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全国最大的公益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4)清华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在迅速膨胀的社会需求面前,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当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主要是在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上不利于将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能够承接国家、社会大型科研项目的“集团军”。为此,清华大学努力规划和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出建设这样的平台,是要在继续保持对各类学科持续支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若干有优势的学科领域,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为今后较长时间保持学科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学校建立了统一的平台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办公室挂靠在科研院。国家级科技平台行政管理相对独立、分类挂靠(校、院、系)。整合和加强已有的国家和部门重点科技平台,我们学校有十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很多部门重点平台。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学术带头人教、研双聘,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相对稳定。基本设施建设与承担科研任务相结合。积极争取多方共建、整合社会科研机构。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考虑建4-6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10个左右“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整合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社科基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等。
3、大学要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1)大学应促进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要能够满足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需要。
例如:1998年,清华大学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向中国海关提供了四十多套“威视”系列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2003年,又开始向铁道部、民航部门提供一系列高科技安全产品。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目前已经有超过60套“同方威视”系统销售到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再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支持西部开发。比如在新疆石门子高寒、软基、多震地区建成世界最高(110米)的碾压混凝土薄拱坝,标志着我国在碾压混凝土高坝建设的理论计算、工艺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大学应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合作。
清华大学与地区的合作一直比较密切。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清华大学凭借科技和人才的综合优势,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信息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提供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服务。目前,清华大学已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0多个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先后建立了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长三角”清华发展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区域经济战略规划咨询等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积极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为了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提供服务,清华大学在1995年7月建立了非盈利性组织——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其宗旨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界的深入合作,促进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技术发展趋向和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依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积极为企业培养、输送各类急需人才,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共有成员单位171家,其中国内成员单位138家,国外企业33家。成立8年来,通过与成员企业在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窗口”作用。
(3)积极发展校办科技企业,规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目前,清华大学共有控股的科技企业38家,其中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6家,参股的上市公司6家。从多年来清华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大学的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实现学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对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最近三年,学校产业累计向国家上缴税收15亿多元人民币,给学校的投资收益回报3亿多元人民币。
校办科技企业对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无限责任性质的公司,学校将直接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资产、人员、地域等方面校企不分,企业本身的运行和管理亟待规范。没有建立起学校对企业投入、撤出的良性退出机制。
清华大学已经对校办产业体制进行了改革。我们首先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并对学校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划转到企业。对院系所开办的29家无限责任性质的全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不允许院系办这样的企业。制订和实施校企分开的各项措施。企业集团改制,成立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清华企业的机构设置是,成立清华大学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清华大学经营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清华大学出资人的代表,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由学校派出董事会,负责资产经营公司的重大决策。董事会对清华大学经营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
我们管理学校企业的总的方针是十二个字: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加大回报。校办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继续依托学校,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力度,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技术+资本+机制”的模式,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完善投入、撤出机制,建立“投入——增值——兑现——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保持发展速度,控制发展规模。预计到2005年,清华企业的总体经营规模将在200-3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上进入动态平衡。
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对国家的贡献在于:探索出一条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以企业赢利和社会募资的手段,填补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的资金缺口;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增强了办学实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直接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清华的校办企业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考察过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许多国外人士,认为中国创造了一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许多国外的大学积极到清华科技园和清华企业参观、交流。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开始进驻清华科技园,设立研发机构(P&G、Sun、NEC、Schlumberger)等。
我们体会到办好科技企业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清华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也应该造就出与之相匹配的大学科技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更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求实”,为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标签:清华大学论文; 大学论文; 世界一流大学论文; 清华研究生论文; 科学论文; 双一流论文; c9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