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玲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玲

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 256114

摘要: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也不例外,尤其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是在水利工程防汛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缓解重大洪水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明显的改善,下面文章重点从水利工程防汛信息技术角度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防汛信息;水利工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而水利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巨大,为了避免洪水等自然灾害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发展,将云计算、云信息技术等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内涵

现代水利防汛信息技术是利用智能云计算和智能云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水情信息进行的统一汇总处理、总结分析而得出的进行水利防汛工作所需要的有价值意义的信息。总体来说,将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在水利防汛工作中进行综合应用是水利防汛成功的基础。我国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大量排放,极易形成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等异常气候,导致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降水增加,从而导致洪水灾害更为频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大量经济财产损失。洪灾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汛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肃、紧迫。只有通过先进云技术的海量存储、远程控制等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到对信息数据及时分析,及时掌握相关区域内的天气和降水等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给洪水灾害预留充足的反应时间,提升防控能力,大幅度提高水利防汛工作的工作效率,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智能云技术应用于现代水利防汛工作意义重大。

2水利防汛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江河等水域,虽然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但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加,防洪工程应对水汛的能力相对降低,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几率越来越大。洪水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大量工厂、民众房屋倒塌,造成农作物损坏和受害者无家可归,洪灾之后甚至会发生严重的流行性疾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种种可怕的危机给人民群众带来痛苦,让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提前做好水利防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大幅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同时也可保障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于洪涝等灾害,只有做到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这就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前预测、分析研究,做好水利防汛工作,将洪汛等自然灾害的危机扼杀于摇篮中。

3水利防汛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3.1智能云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21世纪,智能云技术是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与人工智能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智能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现代水利防汛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降水预警测报系统、末端传感器降水观测系统等,使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得以广泛实施。其中,含沙量、水位、雨量、温度、墒情等检测设备共同组成了末端传感器。借助它分布面大、分布范围广、分布位置偏远的优点,可以将大量的信息通过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采集并传输至防汛监控中心和决策机构。短波、GPRS、卫星等组网技术共同组成了传感器中所包含的智能通讯技术。相对于卫星联网费用成本较高且必须占用特定的通讯频道的短波传感来说,GPRS具有组网非常灵活而且成本低、能方便快捷地采集原始数据、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没有中控和站点的距离限制等优点,因此其可以广泛使用。无论采取哪种传感方式,都必须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大多数的设备采集数据主要依靠机器操作,因此如果机器异常,则会使数据出现错误,以至于整个决策发生重大错误。综上,智能信息技术尤其是GPRS技术,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中具有不替代的作用。

3.2水文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防汛中的运用

建国以来我国各主要流域均累积了几十年的水文观测数据,随着近年水雨情测站的不断建立,这些水文数据库还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些数据作为宝贵的防汛基础资源,要能够充分利用必须具备两个明显特征,即观测数据的数字化及网络化。数字化主要为便于检索,网络化主要为便于传输,这两个特征为水文数据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防汛工作中的一些参数的确定,如各类水位、雨量、流量的特征值、降雨径流时间等,均需通过原始的水文数据进行演算确定。这些特征数据对与预报数据、相关防洪排涝设施的工情相比较,即可为防汛决策提供指导。目前水文部门在水文数据库的建立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起了联网的大数据库。

3.3视频会商系统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所谓会商系统,即将信息以图片、视频或音乐等方式利用超文本信息系统集合成为会商信息并展示出来。它具有交互、便携、动态等特性。视频会商系统就是以远程视频为传播手段,通过宽带网络连接为纽带,将每一个节点内的水量、水位、降水等水情用文本、音频或图像等方式传输出去,于是在每一个节点的工作人员、决策人员或专家便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远程讨论、交流、决策或指导,充分解决了必须亲临现场等弊端,大幅度提高了决策效率。因此,将视频会商系统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使防汛工作布局更合理、更科学,减少了洪汛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

3.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作为防汛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采集,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实时传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信息数据对水文数据、基本信息、历史数据进行把控。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洪阶段,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舆情监测,大大提高防汛指挥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5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地完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卫星定位系统(BDS)或(GPS)被广泛应用于防洪抗旱等救灾工作中。当洪水灾害发生时,最关键、最核心的一项步骤便是确定灾害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以卫星定位技术为基础,遥感技术为影像传输、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的综合平台便发挥了巨大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依靠、补充,共同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目前我国已在一些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大力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洪涝等灾害的危害。

4结语

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对各行业发展建设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尤其是防汛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防汛工程建设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防汛工程对信息的准确性掌握,大大降低汛期时所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这也是对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技术人员的一种挑战,可以从被动抗洪转为主动防汛,真正意义上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洪戬.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10):71.

[2]黄开春.微探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59.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