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雷申

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雷申

李雷申

郑州颐和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时利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34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基础治疗(营养神经,防治感染、针灸、支持治疗等)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0.4克/h),日一次静点,五天为一疗程,分析比较在治疗前后的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对34例急性格林巴利病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Hughes评分及肌电图检查,进一步证实具有显著疗效,这与国内外的报道是一致的。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急性期持续时间以及整个病程,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症;丙种球蛋白;疗效观察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病变或轴突受损的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病人成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经过,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和双侧面瘫。脑脊液检查,出现典型的蛋白质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又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据国内外报导,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被广大学者认可,我们将丙种球蛋自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对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疗效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34例,本组的34列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43±10岁,入选病人诊断符合199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34例均有四肢对称性软瘫,四肢肌力O~1级6例,1~2 级18例,2~3级10例,不完全性末组颅神经麻痹,2例,轻度呼吸困难2例,双侧面神经麻痹2例,末梢型感觉障碍18例

1.3辅助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其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0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4例,脑脊液检查:34例脑脊液检查,正常者6例(检查时间均为发病一周内)及28例异常,其中蛋白细胞分离20例。

1.4治疗方法 在基础治疗(营养神经,防治感染、针灸、支持治疗等)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0.4克/h),日一次静点,五天为一疗程。

l_5疗效判断疗效判断标准采用Hughes方法进行治疗前后评分以及复查肌电图并与治疗前肌电图客观对比。

2结果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34例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其中肌电图复查20例患者,电生理指标均获得了明显改善,14人恢复正常指标。

3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国内外广泛报道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都有显著疗效,而且血浆置换疗法与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相近。也有联合应用效果显著的报道,其中丙种球蛋白应用较广泛,并被广大医生认可,其作用机制目前普遍认为:通过抑制T细胞或NK细胞而降低病理性免疫反应。在抗独特型反应位点上发挥竞争性抑制抗髓鞘IGM抗体作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和(或)封闭巨噬细胞膜上FC段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在免疫发生过程中的活化调节作用;丙种球蛋白中包含的抗基因型抗体结合及下调抗原的B细胞抗体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修复神经髓鞘的功能;非特异性自身免疫功能。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小,国内多作为首选药物。通过对34例急性格林巴利病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Hughes评分及肌电图检查,进一步证实具有显著疗效,这与国内外的报道是一致的。尤其是控制重症及进展型格林巴利效果显著,在治疗时机方面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同时建议要重视综合治疗,尤其是伴有呼吸肌麻痹的病人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维持气道的通畅,是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8.212-216

[2]叶小珍;薛婧;杜宏;王燕燕;王坚;;全垂体功能减退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J];江苏医药;2011年12期

[3]韩莎莎;马桂英;李琳;陈嘉峰;;Evans综合征合并小脑梗死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6期

[4]栾丽红;;咳嗽晕厥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5]孙元锋;曾艳;;Mills综合征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6]江思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潘成德;;托吡酯治疗秽语抽动综合征伴癫痫1例[J];中国药业;2011年12期

[7]杨智;闻公灵;;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8]中华神经精神杂志编委会格林巴利综合症诊断标准,1994,27(6):380

论文作者:李雷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雷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