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控措施研究论文_李东

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控措施研究论文_李东

山西国化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完善规范的第三方施工管理、细致有效的巡线工作、清晰完整的管道标志、合理的埋深、广泛深入的公众教育、务实高效的事故响应,能够有效削减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遏制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控措施研究

1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现状

管道第三方破坏是指由于非管道员工的行为而造成的所有的管道意外伤害。管道第三方破坏可能直接造成管道破裂,引起介质的泄露;也可能使管道产生刮痕或者是压坑等,从而引起管道腐蚀、应力集中等,最终造成管道的破坏。数据统计表明,管道第三方破坏已成为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2]。EGIG的统计表明,1970~2010年期间,欧洲输气管道因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破坏事故占48.4%;根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1970~1984年期间,美国输气管道因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破坏事故占53.5%。我国四川输气管道在1969~2003年期间,干线发生事故的破坏原因中,第三方破坏占15.8%。如何有效地对管道第三方破坏进行预防、控制成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

2引起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原因

英国RSKEnvironment公司受英国管道业主协会委托,对第三方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绝大多数居民对管道安全运行负起了责任,但也有少数对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性或管道的具体情况不了解;②大多数居民是通过地面标志来判断管道位置的,但不清楚在两个标志之间管道的实际走向;③管道第三方破坏受到管道公司同管道承包商、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④管道第三方破坏同管道安全立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赵忠刚、姚安林等指出[4],导致管道第三方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管道用地的权利归属不同。除此之外,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强度、管道业主和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管道标志的完整程度、周边经济水平及政府的干预力度也是引起管道失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管道上方违章施工、大兴土木情况增多,管道危险日益增大。

3第三方破坏的防控措施

天然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不仅可能导致管道失效、介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影响用气单位和天然气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其潜在可能发生的燃烧爆炸事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减小第三方破坏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3.1加强第三方施工管理

伴随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管道周边的施工情况增多,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管、管道管理方和施工方缺少沟通等原因,第三方施工对管道安全的威胁逐步增大。针对其背后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从信息收集到现场监管全过程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才能遏制第三方施工破坏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危害程度。(1)目前,天然气管道保护相关的规定往往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执行程序和相关单位责任不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应到管道管理单位进行确认;明确天然气长输管道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和安全控制范围;明确管道管理方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划分;加大对违法违章施工的处罚力度;对已制定的法律法规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2)规范第三方施工协调流程建立对第三方施工工地的巡查监护和管道设施保护协调程序,对第三方施工时天然气管道设施保护监管过程实施程序化、标准化控制管理,明确相关角色职责,设置管道设施保护关键控制点,能够规范保护工作行为,提高保护工作效率。本流程包括了从第三方施工信息的获取到最终确认施工结束的全部过程,施工单位和管道管理单位应遵循此流程,协调完成施工各阶段对管道的保护工作,共同保障管道的安全。(3)建立工地分级制度为了使管道管理企业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可根据施工作业活动等对管道设施的影响范围对施工工地进行分级,建立工地分级制度,一级(安全保护范围内的作业工地)、二级(安全控制范围内的作业工地)、三级(安全控制范围外的作业工地),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工地制定不同的巡检、监管制度。一级工地,专人跟踪监管,常驻工地,随时联系协调;二级工地,定期巡查,专人协调;三级工地,及时联系,不定期巡查。(4)增加针对野蛮施工相应的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明确管道保护法执法部门,提高违法成本,从法律角度遏制违法施工。

3.2严格巡线制度

巡线最重要的是细心和持之以恒,一时的麻痹大意就可能漏导致事故发生。对各巡线管段分别编制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包括:本管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历史事故原因,沿线施工情况,阀门状况,是否有异常等。如果发现存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记录档案,提出整改措施,指定负责人,跟踪整改完成情况,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排查,保证整改措施及时有效的执行。国内普遍采用主要巡线方式为人工巡检,手工记录,这种方式存在人为因素较多,有着无法监督、管理不便等弊端。使用属地农民巡线工每日徒步巡检,单位巡线队每日巡检,属地巡线工与单位巡线队岔开时间,保证线路全天有人巡护。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进飞机巡线等新技术,提高巡线效率。

3.3改善管道敷设状况

由于当初管道设计、施工时可能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城市发展、人为取土、道路扩建等原因,使管道敷设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对管道沿线敷设情况进行定期复查,对不符合相关规定或第三方破坏发生概率较高的管段采取以下相应措施:①建筑活动、农业耕作频繁的地段,需要埋设管道警示带,并加密管道标志桩;②确保管道沿线的地面标识牌、警告牌、联系方式等清晰、准确完整;③对有清淤、疏浚风险的沟渠、河道、池塘、道路边沟和清理垃圾堆放点等部位加设警示盖板保护;④定期对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等地面标识进行检查,确保三桩等地面标识完好、准确,若出现标识丢失、损坏或位置不准等现象,要及时的进行维护或调整;⑤检查管道的埋深,对于埋深不足的地段要重新进行埋设或增加覆土,保证达到要求的埋深标准,并且在埋设时要注意避开大型植物等的生长土壤区域;⑥对于存在阀室等地面设施的管段区域,要按要求设置防护栏或砌混凝土围墙。7、与当地规划部门沟通备案管道坐标,并定期沟通,防止重复规划。8、对事故频发及规划变更的区域,考虑改线,降低地区等级。

3.4开展公众宣传教育

大多数的第三方破坏不是故意造成的,应归于不了解管道情况、不知道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不懂管线的各种地面标识等。对管道周边人员进行管道相关情况的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降低第三方破坏的发生:①针对管道沿线大型机具户主、农田地主、高后果区单元开展一对一走访慰问式管道保护宣传,对高后果区内的群众重点普及管道发生泄漏事故的危害性;②保持与管道周边村镇、县、市等部门间的良好联系,不定期进行管道安全防护等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管线的保护意识。③利用电台、电视台、村委广播等对社会大众进行天然气长输管道设施保护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传,形成了良好的天然气长输管道设施保护社会氛围。4、提高企业知名度,承担社会责任,提到企业就能想到的管道危险性及保护重要性。

4结语

统计数据显示,第三方破坏已经成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发因素。管道沿线经济活动频繁,管道管理方和沿线居民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管道第三方破坏起因复杂,随机性强,难以预测和控制。因此,借鉴国内外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护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对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沁汝,姚安林,罗阳,李杉,韦孟佼.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影响范围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5):98-103.

[2]陈传胜.天然气长输管道在线内检测前的清管技术[J].天然气与石油,2013,31(05):1-4+109.

[3]李柯.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工况数值模拟[J].油气储运,2014,33(01):20-27.

[4]胡涛,王敏.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3,16(04):75-76.

论文作者:李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  ;  ;  ;  ;  ;  ;  ;  

天然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控措施研究论文_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