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_生态环境论文

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_生态环境论文

信息生态的失调与平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谓信息生态?它是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这个前提下,任何图书馆无不与之相关,即一方面,任何信息生态的失调和平衡都制约和影响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完善反过来进一步调整其在信息生态中的位置,并作为重要的天平砝码,维持信息生态的平衡。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生态的失调和平衡不能不是对立的统一。任何生态平衡都是相对维持的,非平衡的信息生态失调则是绝对难以避免的。因而,对于传统图书馆学的推陈出新和现代信息学的整体构建而言,这种探讨和研究不无裨益。

一、信息生态的失调

信息生态失调(Information Ecological Imbalance)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非平衡状态。从系统的角度看,如此状态不能不解释为:信息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导致信息生态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熵,即一方面,由于系统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结构上的有序和无序相互交替时往往会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另一方面,外力对系统的干扰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熵。因为信息熵不能不是任何图书情报单位之大忌。我们不妨将有关信息生态失调的主要表现分述如下:

1.信息超载

作为信息生态失调的第一基本形态,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的状况。在所谓“信息爆炸”的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即使在信息技术堪称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其近30年的信息接受率也一直为10%左右。显而易见,信息超载不仅逐渐成为获取信息的图书情报机构或个人的沉重负担,而且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带来了严重的浪费。

2.信息垄断

作为信息生态失调的第二基本形态,信息垄断(Information Monopoly)乃指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仅以目前为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的统计,全球书刊发行量的83%,报纸发行量的78%,电视发射台的95%集中于仅占世界人口30%的富裕国家,全世界电话机的75%集中于占世界人口15%的经济发达国家,数据库的90%以上集中于美国。反之,贫穷国家的情况则十分糟糕。比如,贫穷国家中生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总数仅占全世界的13%,用于发展信息产业的科学技术经费则更少得可怜,仅占3%。由此而导致信息富集(Information Enrichment)国家与信息匮乏(Information Deficiency)国家之间信息流量(Information Flow)的最高比例有时竟达100∶1。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信息一旦为少数极权主义者所拥有,往往会成为其垄断权力和维持权力的资本。比如,在某些极权主义的国家,其80%的信息资源控制于仅占人口总数20%的政治权力者手中。即使在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目前仍有个别人独自占有公共信息网络,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操纵社会舆论等。比如在美国,华盛顿的信息高速公路竟然把黑人占居民大多数的贫民区摈斥在外。进而言之,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因信息垄断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剥削和信息殖民主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3.信息侵犯

作为信息生态失调的第三基本形态,信息侵犯(Information Encroachment)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犯他人的隐私或从事间谍或欺骗等现象。目前,美国约2000万的白领雇员都受到电脑或电话监控。此外,颇有戏剧性的是,1994年,英国16岁的少年布里顿发明了名叫“嗅探器”的电脑程序,专门破译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并网的那些计算机用户的名称和密码,窃取了美国国防部的高度机密档案,构成了迄今为止美国最严重的泄密事件。电子诈骗也非同小可,仅1994年,整个美国因此而蒙受54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不言而喻,对任何位于电子通信网络的图书馆而言,信息侵犯的现象不能不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4.信息污染

作为信息生态失调的第四基本形态,信息污染(Information Pollution)是指信息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对人类危害的状况。信息污染源通常由人为因素所致。它不仅妨碍了人类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在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造成严重的恶果。与信息超载、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相比,信息污染的来源种类最多,根据其静态和动态的性质,暂且分为两大类。

(1)信息垃圾(Information Garbage),指那些静态的、无法自行激活的熵。据专家统计,文献中信息垃圾所占的比例不少于50%,在个别学科领域甚至高达80%。信息垃圾大致有如下六种:a.冗余信息;b.淫秽信息;c.盗版信息;d.虚假信息;e.过时信息;f.错位信息。仅最近两年,中国33家出版社因盗版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

(2)电脑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那些动态的、能自行激活的信息熵。与信息垃圾相比,寄生于高科技载体的电脑病毒来势猛、危害大。迄今为止,它已使美国一半以上的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仅以1988年11月2日为例,美国Inter网络因电脑病毒而造成的一次经济损失就为9800万美元。目前世界上的电脑病毒大约有161种。因而,无论是图书情报机构,还是个人用户,都万万不可轻视电脑病毒。

5.信息综合症

作为信息生态失调的第五基本形态,信息综合症(Information Sydrom)是指诸多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它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而且还能改变人或社会组织的行为。这对于那些不仅为其个人读者或一般用户提供咨询服务,而且还能为社会高层首脑提供决策依据的图书情报专家而言,不能不予以充分的重视。

(1)个人信息综合症。它是个人难以适应外部信息环境的症候群。包括:a.信息饥饿症(Information Hunger),即因失去信息而感到精神上的匮乏,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b.信息孤独症(Information Solitude),即在享有足够信息手段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反而因此愈来愈大;c.信息恐惧症(Information Fear),即人们对危险信息感到害怕的生理本能。

(2)社会信息综合症。它不仅是任何局部个人信息症的总和,而且还是信息—人—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综合体现。以中国信息生态环境为例。经情报学专家诊断后发现,其病症是:a.各方面的信息力量缺乏配合和协调,由此而导致盲目攻关、重复建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b.信息法规未能制度化和信息技术缺乏标准化;c.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不够等。毋庸置疑,如此的社会信息综合症不仅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个人,而且还影响全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环境。

由上而知,任何客观的信息生态失调足以诱发人们主观上精神紊乱的症状,甚至严重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位于信息生态的众多图书情报机构,它们的存在为医治上述的信息综合症提供了实际的可能。

二、信息生态的平衡

信息生态平衡(Information Ecological Balance)是与信息生态失调完全不同的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它们之间相反相成。信息生态平衡是指系统的各结构要素、比例、输入和输出数量等都处于稳定或通畅的状态。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是因为系统内部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或系统外部的力量调节所致。当然,系统内部的这种自我恢复是有限度的。通常,一旦信息生态不平衡时,则往往凭借外部人为控制的手段恢复系统的平衡。尤其是社会信息生态系统,似乎更是如此。信息生态系统自身不能不是对立的统一。对于任何图书情报机构而言,这种对立统一始终制约着以文献为载体的那些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民主和法制以及信息的污染和净化等。

1.信息的生产和消费

作为维持信息生态平衡的第一基本方式,信息的生产(Information Production)和信息的消费(Information Consumption)应趋于一致。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在信息生态中是最重要的对立统一。位于这两者之间的“麦克韦斯妖精”(Marwells Demon)控制整个系统总量平衡的阀门。通过该阀门能给予信息超载者适量相关的信息,剥夺信息垄断者过多专用的信息,禁止信息侵犯者窃取所需的信息,根除信息污染源中那些无用的信息以及诊治信息综合症患者的病态信息。它们都与信息的生产和消费总量平衡相关。因而,信息的生产取决于信息的消费,反过来,信息的消费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生产。当然,鉴于信息物品可反复使用的特性,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信息市场的供大于求或流通的“疲软”就司空见惯了。对于中国而言,当务之急不是盲目地增加生产,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消费,最终达到信息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平衡。

2.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作为维持信息生态平衡的第二基本方式,信息的储存(Storage)和传递(Transmission)相辅相成。笔者以为,所谓信息储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其无异于储存和贷出信息的银行。存方往往是图书馆、档案馆或出版社等,贷方则是用户。所谓信息传递,恰似银行借贷,于是,信息得以通过某种媒介或渠道被转移到那些特殊的受信体(即用户)。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不失为克服信息超载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因此制约着图书情报单位与其用户之间的相互平衡。

3.信息的民主和法制

作为维持信息生态平衡的第三基本方式,对立统一的信息民主(Information Democracy)和信息法制(Information Legality)相反相成。它们分别是社会政治和法律在信息上的折射和反映。所谓信息民主,是公民享有信息的权利。它有助于防止信息垄断。所谓信息法制,就是通过立法程序,保护信息民主的成果。它有助于根除信息侵犯。对于任何图书馆而言,它一方面能以免费为所有人服务的内容实施信息民主,另一方面则又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形式维护信息法制,由此而达到动态的社会平衡。

4.信息的污染和净化

作为信息生态平衡的第四基本方式,相互对立的信息污染(Pollutun)和净化(Punfication)既为因果,又相生相克。它们都是信息—人—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信息生态中,控制污染始终是净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净化环境则是控制污染的最终目的。

(1)控制污染。倘若仅就文献信息而言,控制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主要的是:a.重视零增长理论(Zero Gowth Theary),即在信息饱和的情况下,应使那些无用信息的输出等于同时期有用信息的输入,从而达到清除位于系统中内部熵的目的;b.实施“优生优育”,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质量低劣或内容雷同的书刊,杜绝淫秽和虚假信息等的滋生和繁衍;c.颁发“出生许可证”,凡经录用的论文和著作都得由资深望重的专家评审,并因此强化正式出版物的质量控制程序;d.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作用,筛选有用的信息,并使之浓缩、合成、转换和增殖等;e.严格执行版权法及其它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规程,禁止剽窃他人成果或作品的行为;f.加强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管理,防范电脑病毒,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2)净化环境。在控制污染的基础上,净化环境并非仅局限于人们周围信息熵的清除,它还赋有保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内容。比如,从传统的纸张信息载体转向现代电子信息载体自身就意味着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物质减少。况且,在所谓的信息社会中,倘若“电脑绿化”(指防止电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将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因而,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图书馆仍不失为控制信息污染和净化信息生态环境的较佳场所。

5.信息生态的综合治理

作为维持信息生态平衡的第五基本方式,那种不仅能治标而且能治本的信息生态综合治理是指利用立法、行政、教育、科技和医疗保险等手段所进行的全面性社会管理。在中国,它不仅有助于信息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而且还能治愈社会信息综合症。比如,从信息法制的角度出发,1994年,中国上海的“扫黄打非”硕果累累。从信息教育来说,终身的信息技能培训如今正成为中国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信息科技的角度来看,在生态信息领域,科学家们目前已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作40多种性信息素,借以改善人类周围的环境。此外,仿生信息也使人类获得了其前所未有的超越自身范围的能力。从信息医疗方面来看,全息疗法有助于促进和强化人体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提高病体自行痊愈的能力。此外,生命信息疗法也不例外。据统计,中国已有500多家医院实行这种疗法。至于所谓的个人信息综合症,似乎也可通过适当的心理咨询或全息疗法治愈。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说,为了对社会机构或个人所蒙受的信息生态失调进行经济补偿,我们不妨实施信息危机保险等等。总之,无论怎样,位于信息生态中的图书馆不仅间接或直接地为上述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依据,而且还能以重要史料的形式记载任何行之有效的信息生态综合治理。

标签:;  ;  ;  

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