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平民化转向:人民网对网红现象的报道浅析(2015-2019)论文

名人的平民化转向:人民网对网红现象的报道浅析(2015-2019)论文

名人的平民化转向:人民网对网红现象的报道浅析(2015-2019)

吴琪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予了普通人发声的机会,不仅传播成本低廉,增加了人的话语权,也丰富了社会的文化,网红群体就是最典型的受益人。网红通过输出生活态度与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粉丝对网红的群体认同。随着网红群体的壮大,它本身的语义也发生了变化,主流媒体对网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内容、形式、角度也变得多元。网红不仅是一类人、一类职业,也是一种社会流行观念演变的表征。因此,探讨网红现象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网红;网红经济;人民网;报道分析

一、名人的平民化转向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现在指代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走红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大众媒体兴起之前,无论是人还是物的出名都是自然而缓慢的,不带有明显的操作性,古代的名人往往是英雄豪杰或者风流才俊。在科技变革的今天,出名是可以人为制造的,按照一定步骤,参考一定形式,在操作得当的前提下可快速的制造声名,名人也从原来的精英阶层转向了平民。与主流倡导的弘扬真善美、正能量的价值观不同的是,成为网红需要有反主流、反权威的意识,与主流文化导向相反的传播思路,一般这种类型的网红,传播力更强,也就是说,要充分满足人的猎奇心理和负面情绪。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协助相关司局继续指导做好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加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解决转企改制科研机构的遗留问题。健全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加强水利科技管理机构自身建设。

二、网红的商业变现

很显然,网红这一行业本身带有很强的商业性。从网红大V的淘宝店、直播行业的给主播打赏的钱、再到接广告带货,网红的诞生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网红的内涵也从一开始的人,现在泛指了一切能红能火的事务,包括能吸引人、在互联网上走红、能产生商业价值的事物。比如网红餐厅、网红旅游地、网红商品、网红品牌、网红展览、网红词汇、网红影视等等。大众传媒技术的变革改变了内容生产的方式,对于广告和商业营销来说有了更多元的渠道推广,社交媒体里的广告和营销是当下主流,网红通过他们的个人影响力和对粉丝群体的推广,也是网红商业变现的主要方式。

三、人民网(2015-2019)对网红现象的报道分析

本文以“网红”为关键词对人民网进行全文搜索,获取457篇新闻报道样本,有效样本302篇,运用SPSS软件做内容量化分析。

人民网最早对网红的新闻报道时2015年6月25日,新闻标题为:《网络不容暴力撒野(新媒观察)》。最早对网红的报道是基于现象本身而谈。网红在最早的语义学看,是贬义。大众对网红的所不齿却又被吸引的现象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四年间,网红语义的变化,也对人民网报道网红的内容、框架产生了影响,报道态度也由最开始的批评与否定,转向现在较为中立的评价。

(一)报道内容与态度的分析

针对网红现象的讨论31.8%是传媒领域,业界和学界都对网红现象、网红经济进行讨论。作为一种持续多年的社会现象,网红其实已经是指代词,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它代表着,找到与其他不同的特点与形式并不断放大,通过一定策略和手段操作后的产物。网红现在是一个形容词,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比它本身的意义更重要。

(二)报道议题、框架的改变

人民网对于网红的报道议题、框架也由最开始的只讨论网红,到现在对各行各业的网红现象的报道与讨论。这个讨论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传媒视角、经济领域、社会文化、观念转变以及行业监管等等。

“网红”也涉及到了一些精神文化层次的东西,35.8%的报道就提及了传统文化与网红的观念冲突。很多人认为,网红文化是吃青春饭的低俗文化。自古以来以崇尚高尚品德、优秀人格和远大理想的中国人,很难接受网红文化的内涵。公众对于网红的信任感偏低,网红需要自我锤炼踏实发展,才能改善刻板印象。

人民网对网红报道数量逐年增多,对特定月份也有较多报道。从这几年来看,以2月和11月的典型报道较多人们消费欲望比较旺盛的月份,一个是春节,一个是电商购物节。前者是传统,后者是品牌运营大型联合促销。这种转变与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有莫大的关系,网红经济成了新的经济带动点。主流媒体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象的转变,这也是人民网报道内容和态度转变的原因之一。

基于改进JPS算法的电影群体动画全局路径规划······························黄东晋 雷 雪 蒋晨凤 陈燕敏 丁友东 (5,694)

为了防止网红文化走向三俗,行业监管类新闻在人民网的报道屡屡出现,占到总量10%,包括对网红行业的监管,和延伸到各行各业的监管。因网络传播的特殊性,一些网红内容导向有偏差,大众在买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质疑,还是需要引导和规范。而16.9%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新生文化的交融,其实,不论是商业还是文化,都在努力的适应科技变革带来的冲击,努力在变革的大潮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

四、结语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红和网红经济不过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展现,说到底也就是名人文化的平民版,对于这一点,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受众都应该保持理性。

综上所述,只有监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扬尘管控,才能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资源共享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吴琪,在读研究生,专业:新闻与传播。

标签:;  ;  ;  ;  ;  

名人的平民化转向:人民网对网红现象的报道浅析(2015-2019)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