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冰敷的效果和注意事项论文_刘霞

受伤后冰敷的效果和注意事项论文_刘霞

刘 霞

成都市郫都区骨科医院骨伤科主管护师

跑步,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运动方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受锻炼人群的喜爱,这项运动方便简捷。但如果在跑步过程中,我们粗心大意导致受伤,比较膝盖扭伤、崴脚等,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应该怎么办呢?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会想到热敷冷敷,那又该如何区分以及注意什么呢?

一、热敷、冷敷难分辨

不管是热敷还是冷敷,都是对人身体受伤部位的外部刺激,但在伤痛恢复的不同阶段,所需不同。关于热敷冷敷的选择问题,我相信这是很多锻炼人士的困扰。当然也有一部分说法,“头三天冷敷,后三天热敷”等,这都是比较笼统的。

1、冷敷

冷敷的本质为,有效地减缓身体对受损的急于修复好,避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人的神经遇冷会反应迟缓,减轻疼痛,因此在我们刚刚受伤的时候,要选择冷敷。刚受伤,身体会“非常拼命地修复”,出现炎症反应,伤口处肿胀以及毛细血管在超负荷下破裂血液循环加快等限制正常动作的症状。冷敷刚好可以缓解血液循环和炎症反应,防止伤势扩散。

2、热敷

热敷的作用是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修复。一般因人而异,在冷敷24小时或更久后,身体修复系统开始懈怠,就可以选择热敷了。一般在家庭中用热水袋做热敷最为方便。热敷会使人的体温升高、血管放松、身体代谢速率增加,帮助酸痛的肌肉部位血液循环畅通,缓解酸痛的症状。

在关于热敷还是冷敷的问题选择上,我们可以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方式,早日康复。

二、用冷还是不用冷?这是个问题

那么,在所有受伤的初始情况下,我们都要一味选择冷敷吗?其实不然,有两种状态,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冷敷,以防体液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冷敷的局限性

首先在有关关节损伤、肌肉损伤及普通训练中的肌肉问题的状态下,身体愈合阶段中,由消除损伤结构引发重建所需营养结构的炎症,必须有体液运动[1]。如果这是我们采用冷敷的方法,就会妨碍体液的流动,从而使得伤口愈合的速度变慢。其次是肿胀状态下,会出现关节或肌肉的加重问题。我们都知道,制冷是不能产生体液运动的,所以为了促进体液运动,更不能冷敷。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运动、按摩对肌肉刺激实现。建议可以在运动后48-72小时内,出去散步,减缓肌肉损伤引起的疼痛。

2、冷敷的好处

冷敷能够麻痹或暂时镇痛,收缩血管降低血液循环,减少局部出血及水肿,可以减轻肌肉痉挛,避免二次伤害到组织细胞,高温天气下还能解除中暑症状。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疼痛的程度,抑制血液循环,减少伤后出血,抑制损伤局部机体自身代谢水平,减少损伤后局部炎性物质的积累,避免炎症。在身体康复的情况下,使用冷敷能使关节更容易移动,有利于体液的运动。

3、冷敷的弊端

对于急性损伤,冷敷或许可以用来止痛,但并不是一种全面治疗手段,只是借用一些工具在特定的阶段里,有效的缓解症状。如果我们需要实际上意义上的肌肉恢复或增长,就应该做运动让组织修复,而不是选择冰敷,总而言之,冰敷是不利于身体自愈的。

三、冷敷的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冷敷有很多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一次性化学冰袋;(2)硅胶冰袋;(3)冰水混合物;(4)冷疗机[2]。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冰袋和冰水混合物,如果当时没有冰袋,可以用平时购物的塑料袋,密封性偏好点的,装入1:1比例的冰块与水,冰块与水的混装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然后排除袋子里的空气,扎紧袋子。一般要用毛巾隔着,敷在离损伤部位二到三厘米的皮肤上。对于关节损伤或术后康复练习的人来说,冰敷的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冰敷的时间不要过长。每次冷敷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长也不要短。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冰敷状况下,随着皮肤温度的降低,第一次敷可以时间稍长一点,让整个损伤部位“冰透”,但也要注意,避免时间过长,皮肤冻伤。刚开始冰敷时会感觉局部冰冷,最后局部皮肤的知觉会暂时消失,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时,就可以停止冷疗。轻度损伤可以冷敷三到五次,严重点的需要七到八次,每两次之间的时间间隔需为将近一小时左右。在冷敷的过程中,如果懒得用手来扶着,可以用保鲜膜把冰袋和毛巾包在皮肤处。

冷敷时,需要尤为注意的是,皮肤大面积损伤,青紫状态,及感染性休克都不适合用冰敷,容易造成组织坏死[3]。人的腹部也不能冷敷,腹部受凉易造成腹泻等。还有冷敷容易冻伤的耳廓、阴囊等处,都要格外注意。

总的来说,冰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损伤后和一些康复练习中,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冷敷,尽可能的降低皮肤炎症的出现,减轻痛苦,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良好的组织条件。冰敷在受伤的应急处理和早期恢复两方面中的效果十分明显,但如果实行方法错误的话,会适得其反,延误治疗,因此我们要掌握正确的冷敷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存成.冰敷在运动过程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田径, 2016(6):63-63.

[2]宋艳莉, 宋艳玲, 林有.冰敷疗法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 2005(1).

[3]陈晓霖.扭伤后,冰敷还是热敷[J].家庭医生, 2015(6):33-33.

作者简介:刘霞,成都市郫都区骨科医院骨伤科主管护师,本科毕业于成都医学院护理专业,擅长骨外科护理、骨科手术配合、护理管理等,致力于骨伤相关科普。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受伤后冰敷的效果和注意事项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