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癔症发作案例研究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析论文_郑小英

高校学生癔症发作案例研究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析论文_郑小英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学生癔症发作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及预防和处理突发心理问题工作的必要性。方法:对3例大学生癔症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大学校园里面对突发的癔症发作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措施对于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对患有癔症的大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癔症患者发病时所采取的措施办法,总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方法,并对其进一步改善,从而完善大学校园内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高校;癔症;心理干预;防治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45-02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从而引发的冲突事件不断,已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一生当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时期。为了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学生突发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癔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症疾病,是由明显的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为探讨大学生癔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在我校医务室门诊治疗的3例大学生癔症的案例进行分析如下。

1.案例介绍

陈某,大一女生,因临近期末考,在考试前复习看书,在喝了一杯咖啡后便感觉胸闷、胸痛、心慌、呼吸困难,随后感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面部口唇手足麻木,手足或全身抽搐等症状。在室友的陪同下来校医务室就诊,自述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类似的症状,患者心电图正常为窦性心律,心脏听诊无杂音,心律齐,心率加快,每分钟120次,刚开始给予吸氧,呼吸急促症状逐渐加重,考虑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呼出体外,伴有呼吸性碱中毒所致,停吸氧,改用塑料袋罩着患者的口鼻处,经过心里暗示疗法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

赵某,大二女生,发病前2小时与男朋友经过激烈争吵,在上课时突然出现抽搐,由同学背到校医室,患者面部口唇手足麻木,双腿无力,不能站立和行走,就诊时一直哭泣不止,并伴有手足抽搐症状,经过体查发现:患者无阳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且无相应器质性损害的阳性发现。在给予患者口服安定片,并经过吸氧、心理开导等方法的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黄某,大一女新生,在参加军训的过程中,因不听教官指挥,且态度不好,被教官大声训斥,由于教官语气过于严厉,令其无法接受,该女生突然出现了哭泣、呼吸困难,并伴有全身抽搐,双手呈鹰爪样症状,由教官将其背到基地医疗诊室进行治疗,通过将该生置于通风处,使其平卧,解开衣服,经过吸氧,按压患者太冲穴、曲池穴、双侧合谷穴,并按摩小腿腓肠肌及双足底,心里暗示疗法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

2.案例分析

癔症又被称为歇斯底里病,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主要受明显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因素刺激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意识改变等,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1]大学生群体中的女大学生受年龄、个性、生活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大学校园这一充满信息刺激、群体作用强烈并且远离亲属的环境中,需要独立面对各种各样曾经没有接触过的生活事件,而其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未能随之提高,因此校园中女性的癔症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的患病率。

根据以上案例中几名患者的临床表现,例如,陈某考试前复习看书在喝了一杯咖啡后便感觉胸闷、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赵某与男朋友经过激烈争吵,在上课时突然出现抽搐,就诊时一直哭泣不止;黄某因不听教官指挥被大声训斥后突然出现了哭泣、呼吸困难,并伴有全身抽搐症状。这些临床表现都与癔症的发病症状有较多相似之处,包括患者容易冲动、感情丰富、易受暗示性影响、缺少坚定理智、被人责骂、缺乏关爱及过度焦虑等,都是癔症的发病诱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3.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

3.1 避免患者被围观

在患者的癔症发作时往往是由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发现后送去治疗的,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周围人群的围观。癔症患者往往会有希望引起他人关注的心理,因此越多人围观越会加重其症状。这时最好能够向围观人群解释原因并同时对人群进行疏散,尽量只留下一名同学作为陪护。此时尽量避免给学生说明患者被诊断为癔症,以防他人的歧视会刺激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导致患者的症状反复发生。

3.2 降低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癔症是由心理因素诱发的病症,因此患者的症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将患者安置于安静、灯光柔和、单独的病房。

3.3 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在治疗心理疾病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治疗癔症时的首要条件是患者对医护人员有足够的信任。一方面是患者对医生医疗技术的信任,此时需要暗示患者:医生有丰富的经验治疗该病,并且是一位医术颇高、责任心强的医生。另一方面是患者对医生职业操守的信任,因此在接触患者时医生态度应该亲切温和、热情沉着,并且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避免在患者面前对其病情过多地讨论,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3.4 增加陪护人员的配合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外,还需要争取陪护人员的配合。在与陪护人员沟通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法时,需说明在患者治疗期间陪护人员要避免惊慌过度和关注过度,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从而不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3.5 使用暗示疗法

由于癔症患者有易受暗示性影响的症状,因此医生在采取治疗方式时大多会采用暗示性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动态,并且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方法,在使用暗示疗法时注意医护人员的口径必须一致,要按照医生的意思去暗示并引导病人。在使用言语暗示疗法时需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包括吸氧、针刺、肌肉注射维C针剂、静脉推注钙剂及电兴奋治疗。[3]同时辅以中医按摩法治疗,包括按摩患者的四肢,掐按其人中穴、合谷穴及大横穴。

3.6 采取放松疗法与语言暗示结合的方法

如果遇到全身僵硬的患者,在进行了暗示性疗法后效果不明显,可采取放松疗法使其阶段性松弛。首先从脚的放松开始,握住患者的脚,用言语指导其缓慢地进行深吸气,同时指导患者拉伸其脚底板,在屏住呼吸的同时,尽量保持住这个姿势,然后缓慢地进行吐气并使脚底板放松。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待患者的脚部彻底放松后,再进行腿部的放松,逐步使身体上方放松,直至全身放松。在治疗开始时,如患者做不到以上步骤,医护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协助,使其被动拉伸,同时需注意控制力度,以免造成拉伤。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如能与语言暗示疗法结合使用,可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4]

4.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4.1 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关注心理问题学生

在每年新生入校时开展全面心理健康普查,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建档,并且对在校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调查,对心理测评中显示指标有异常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主动对学生进行约谈,了解具体情况,确定心理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在进行心理健康排查时,需要重点关注适应能力较差的新生、贫困生、应届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工作。[5]

4.2 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构建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方面是学校需要对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相关讲座及治疗门诊,旨在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处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以及对恋爱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研究制定治疗方案以治疗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学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专家与学校、学院领导之间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沟通需要保持通畅,做到一旦发现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可以使有关领导迅速掌握相关情况,从而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形成有效地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楼爱芳.中学生癔症性换气过度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2,1(5):18-19.

[2]严蔷薇,敖小云.大学生校园情境下癔症发作的心理干预[J].宜春学院学报,2006,12(6):17-18.

[3]杨小伶,苏瑛.学校突发事件处置与学生群发性癔症预防[J].预防医学情报,2004,(3).

[4]颜雪梅,董桂兰,李文彦.大学生癔症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及复发的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7(13):123-124.

[5]杨美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探析——以一则癔症学生的干预工作案例分析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1):105-106.

论文作者:郑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高校学生癔症发作案例研究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析论文_郑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