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周边的旅游小镇规划编制研究——以万佛湖镇为例论文_尚盼盼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 230000

摘要:当前区域已经跨入旅游休闲时代,但传统的旅游小镇但由于旅游开发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资源浪费的尴尬局面。本文以万佛湖镇为例,探讨传统旅游小镇所具备的优势与机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该类小镇的旅游发展路径与措施应从传统供给到需求侧改下的转型改变。具体包括:有机联合、特色彰显,生态优先、环境制胜,全域旅游,居游共享、景镇共建等措施。

关键词:旅游小镇;全域旅游;居游共享;景镇共建

1规划背景

2017年合肥人均GDP为9.26万元,约1.3万美元,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与GDP发展关系研究理论,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旅游将进入成熟的旅游度假经济时期,休闲需求与消费能力日益增强且多元化。

因此,在内在需求上,合肥早已跨入旅游休闲时代,各种旅游服务型城镇将迅速成长。而合肥长期的工业强市战略,导致合肥内部巨大的旅游市场无法消化,只能对外转移到临近的江浙沪进行解决。

合肥周边的传统型旅游资源型城镇本具有先天禀赋,可打造都市区近郊旅游目的地。但由于长期这些旅游小镇的粗放式开发模式,导致目前的旅游服务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也不能重分发挥内部的带动作用,造成市场供应不足与资源浪费的双重尴尬局面。

本文以合肥都市圈内的万佛镇为例,探索从传统供给到需求侧改下的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与措施的改变。

2基本概况

2.1万佛湖镇基本介绍

万佛湖镇虽隶属于六安市舒城县,但与合肥市的相毗邻。镇内因拥有万佛湖而得名。90年代起,万佛湖初步发展旅游,2016年,万佛湖镇升级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后,万佛湖镇已经成为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旅游特色镇。

2.2万佛湖镇旅游当前swot分析

(1)具备优势

①发展平台高

迄今为止,万佛湖镇旅游基础扎实,多项国家级荣誉集一身,旅游服务体系较完善。具体包括:

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镶嵌于湖边,被推荐为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候选世界纪录;国家AAAAA级旅游区;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等。同时。历经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的特色旅游。

②资源环境优越

万佛湖是皖西五大水库之一。景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湖岸线205公里,湖面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特有的山湖景观、人工与自然的双重景观,犹如一幅水墨画。

另外,佛湖镇还拥有大量的历史资源,如人文传说,龙河口,万佛拜观音、姜子牙钓鱼、周瑜祭台、五老观太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为今后开发人文、自然之旅提供了条件。

③区位交通改善

万佛湖位于合肥市一小时生活圈内,距离合肥中心城区约:75公里;距离滨湖新区约:70公里。距最近的高速枢纽15公里。离在建的舒城东高铁站30公里。日趋成熟的外部交通为万佛湖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④旅游服务能力增强

目前已经完成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大道、商品一条街、龙河口水库纪念馆等项目工程。在此基础上,度假区着力在公共设施、景区管理以及景区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为未来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能力增强。

(2)面临问题

①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特色品牌不突出

万佛湖风景区的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类型单一,主要还是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尚未形成能够吸引度假型中高端客源的产品体系。

同时,旅游形象还较为模糊,缺乏全国一流的精品景区和高端服务设施,高级别景区品牌尚未形成,整体竞争能力相对偏弱。

②产业特征明显、持续动力缺乏

目前,来万佛湖镇观光旅游的客人多为一日游、观光游为主,以周末客源为主,这样的市场结构导致旅游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综合收益不高。旅游业发展仍然处于一个相对低位,旅游产业关联作用与综合带动作用尚不够突出。产业发展持续动力缺乏。

③配套设施不足,要素体系有待优化

区内景区、景点相对分散,彼此间合作不够,景点与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通景区道路风景廊道打造不足、道路指示系统不完善,镇区宾馆等住宿接待设施只能基本满足日常游客接待要求,但类型、层次与布局不尽合理,档次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商品企业规模较小,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现有的娱乐项目内容单调、场所分散,且规模档次较低,对游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强。

④发展空间限制较多

万佛湖镇有水面35平方公里,山地岗地60平方公里,平地15平方公里。只有平地地势最为平坦,最适宜城镇开发建设,为现状镇区所在地。生态要素的限制决定了万佛湖必须从传统规模扩张向特色小镇、精致小镇转变。

⑤生态环境面临冲击

长期较为粗放的旅游发展以及周边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滞后的治理,导致水环境面临危机。同时,巢湖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万佛湖整体生态环境面临强烈的外部冲击。

⑥周边湖泊型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替代竞争强

安徽境内湖泊众多,有110多个。目前,省内旅游业发展比较好的湖泊型景区有:黄山区太平湖风景区、肥东岱山湖度假区等。长三角地区比较著名的湖泊型景区还有: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淳安县千岛湖风景区、南京市玄武湖景区。周边众多湖泊型旅游景区为万佛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竞争。

(3)发展机遇

根据安徽省旅游十三五规划,未来省内将重点构建“新两山一湖”旅游格局,即: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万佛湖所在)和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

在中部国家风景道规划中,贯穿万佛湖,大幅提升了万佛湖在全省旅游新格局中的地位;

最新的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中,万佛湖镇被定为为二十个中心镇之一;

同时,万佛湖镇位于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内。既是合肥都市圈重要水源地之一,又是都市后花园的生态旅游型产业强镇,一级生态体系中大别山生态保育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在诸多发展建设指引中,万佛湖旅游镇已经上升到国家和省际层面,需高标准建设:建成满足合肥构建大湖名城,大别山区乡村振兴,环巢湖地区生态优先、特色明显,门类丰富,特色旅游节点城镇。

3规划措施

根据对万佛湖镇当前旅游发展状况的swot分析,规划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区域旅游发需求求和自身景镇建设诉求:

(1)有机联合、特色彰显的区域协作战略

依托泛环巢湖地区的地域相连、人文相亲优势,通过区域协作、竞合发展的策略,和周边地区有机联系,有机串联,差异互动,共同打造旅游产业和旅游品牌,一同构建环巢湖魅力网,塑造为大湖名城的重要名片与都市旅游服务后花园。

保护并强化万佛湖镇自然环境特色,培育和形成具有湖光山色特色及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打造合肥都市圈内独一无二的小千岛湖休闲、观光、度假胜地,底蕴悠久的千年梅河古镇,以及生态优越的山水亲湖小镇。

(2)生态优先,环境制胜的生态保持战略

水、山、湿地是万佛湖镇实现生态优先、体现环境制胜的核心生态要素,在规划建设中必须优先进行预留与控制。

规划通过GIS工具平台,对万佛湖镇域内的生态敏感区域与山水生态格局进行划定,具体包括河流水系、缓冲流域、圩区湿地、河口湿地、重要山体岗地等生态要素的现状控制与规划完善,以达到加强区域生态屏障体系建设。

保护万佛湖镇域的多种生态资源,包括青山碧岩,烟波湖泊,逶迤群岛,溪泉瀑布,萋萋湿地,苍莽林场,形成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生态系统多样原生态休闲示范区。

正确引导、妥善安排、合理规划,促进各项产业要素的合理集聚、紧凑发展:

①严格限制工业用地扩张和零星布点。要提出用地和功能调整的建议和措施。

②积极引导“住宅进(社)区”,严格限制分散建宅。提出集约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③ 积极引导“商业进(市)场”,引 导商贸活动到镇区成行成市经营,鼓励成片集中建设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福利等公共设施。

(3)全域旅游与“旅游+”战略

引入全域旅游概念,把整个万佛湖镇作为一个镇域尺度的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

大力推进旅游与第一产业融合,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促进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渔)家乐、民宿、特色农庄等产业业态发展;旅游+交通,一方面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改造,将其打造为独居特色的风景廊道,另一方面可定期在万佛湖环湖大道举办国际自行车比赛;旅游+体育,在万佛湖景区开展环湖马拉松、垂钓等比赛,万佛山景区适宜地段开展蹦极、漂流、攀岩等运动。围绕“全域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整合旅游优质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4)居游设施共享战略

作为风景旅游区,其配套设施除满足本地人口需要外,还应考虑对旅游人口的服务。

① 万佛湖镇公建配套既要考虑服务城镇居民,又要考虑服务乡村腹地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公建配套要根据万佛湖镇人口构成对服务配套类型、项目、规模及辐射服务范围作适当调整。

② 公建配套应根据人口规模按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或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的配套层次分级设置。

图1-1:镇域土地利用规划图

(5)景镇共建战略

传统的城镇、景区旅游分工上,景区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为其提供特定的旅游体验,小城镇的主要功能则是为游客提供相对完备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随着景区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二者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互补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景区对小城镇的形象塑造、品牌建立、城镇化发展等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可为景区的发展提供物质上、功能上的必要补充。二者逐渐互为依赖、互相促进。

万佛湖镇的景镇共享战略主要从从功能、空间、设施、生态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明确二者所形成的整个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空间分布情况,继而将旅游资源空间与其他各类功能区进行有效的整合与重组,直至城镇职能空间与旅游职能空间、城镇空间布局与旅游空间布局、城镇设施配套与旅游设施配套、整体生态格局等相互协调。

4小结

当前合肥进入旅游休闲新时代,区域内具备旅游服务、特色服务资质与潜力的特色旅游城镇将迎来迅速成长的时期。本文以万佛湖镇为例,介绍了小镇当前旅游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禀赋、平台基础等优势,生态环境制约、同质竞争、动力不足等问题。然后,针对当前旅游环境的新任务和诉求,提出“有机联合、特色彰显,生态优先、环境制胜,全域旅游,居游共享、景镇共建”等策略构想,推进万佛湖整体景区、镇区空间的转型,以达到配合旅游大开发,带动镇域城乡发展的综合目的。

论文作者:尚盼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  ;  ;  ;  ;  ;  ;  ;  

大都市周边的旅游小镇规划编制研究——以万佛湖镇为例论文_尚盼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