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姚战琪[1]2003年在《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展现了当前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跨国并购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国民福利的影响愈来愈重要的发展趋势,对跨国并购与市场竞争、资本市场国际化改革、政府政策制定等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但前人研究不多的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开拓性研究,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等成熟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工具试图解释跨国并购投资的发展现实,从而尽量使理论研究和跨国并购实践更加贴近。 本文结构如下:上篇分析跨国并购的决定因素和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一章研究跨国并购与跨国企业进入方式的选择,着重分析跨国企业在各种国外进入方式中特别是在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进入方式的抉择中要考虑的因素,在何种条件下外国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时选择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进入。第二章对跨国并购与市场结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包括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四个方面,从跨国收购兼并与这几个结构性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角度进行分析。下篇分析跨国并购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相互关系及相应政府政策的变化,第二章研究跨国并购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相互关系的理论、内在机制,解释了在开放经济中资本市场国际化和跨国并购的关系与内在机制以及资本市场国际化顺利进行的金融和经济条件。第四章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与跨国并购问题研究,描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对资本市场渐进式国际化中外资并购投资中国企业的政策进程进行制度分析。第五章分析开放经济中政府对跨国并购监管政策的一般含义,建立在已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以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的市场结构的竞争与反竞争影响、资源转移中的收益与成本等有较大争议问题作为分析的中心,对跨国并购规制和制定政策建立在若干国家实证经验基础上,评价中国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逐渐增多以来政府并购规制政策变化,提出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以及国内企业在国外并购的政策制定的战略设想和规划。第六章是开放经济中政府对跨国并购监管政策的主要变化: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中对跨国并购的监管政策,着重从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活动的角度研究跨国并购的监管政策的重点和发展的趋势。第七章以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对外国企业投资、并购进行行业分析,以证券市场的家电行业为缩影展现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在中国并购投资状况,以及中国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和发展的趋势。

刘克峰[2]2003年在《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给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国际证券市场的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使得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地证券市场发展的一种潮流。中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对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中国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为多渠道引进国际资本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将在更高的战略架构、更广的业务领域,更深的合作层次来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本文把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以新的视野,秉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综合、系统、动态地考察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关问题。 论文有七章,按逻辑框架可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是对国际资本流动与证券市场作用机制做出分析。 在第一章中,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基本特性和类型给予了说明,介绍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评述了有关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其中包括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宏观理论和综合理论:以及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等。 在第二章中,应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影响证券市场的一般途径,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从中可以看到,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国际资本大量、快速、直接地流入或流出证券市场时,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迅速膨胀或萎缩,使证券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极易造成金融动荡;而当国际资本不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时,国际资本可以通过对汇率、利率、外汇储备、资本形成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来间接影响证券市场。以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的新特征,进而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证券市场格局及发展的重大影响。 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是对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第叁章中,在参考其它学者对证券市场国际化定义的基础上,笔者给出对证券市场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及操作层面上的内容说明,并介绍了从不同角度考查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度量指标。选取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叁大国际证券市场作为成熟证券市场,研究其国际化的模式;选取智利和中国台湾作为新兴证券市场,研究其国际化的模式。由于各国在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放理念的差异,各证券市场采用了完全直接开放、有限直接开放和间接开放等不同国际化模式。虽然,不同的模式间存在很大区别,但我们也注意到,不同证券市场国际化中也有着共同的、一般性的规律,比如受同样的动因驱使开展国际化,国际化进程又面临着同样的因素影响,并且国际化过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等。各国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中文摘要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性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第叁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研究了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关问题。 在第四章中,综合归纳了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包括正常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及资本外逃。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方式从以银行贷款为主转变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而且国际证券投资也日渐活跃,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渠道也在扩展。随着国际资本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联动性有所增强,而且,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有助于中国证券市场形成长期的、理性的投资理念,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使证券市场流动性趋向合理,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在第五章中,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回顾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必然性;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阶段和基本原则;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做出选择,对比分析了叁种过渡制度安排的优劣,并对B股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第六章中,深入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市场环境方面,有管制的资本账户、非市场化的利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开放方式;在市场制度方面,行政化的体制缺陷、不完善的法律规则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叁公”的正常秩序;市场结构方面,单一的股票市场、同股不同权的多种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结构的失衡,使证券市场形成较大的系统风险;在市场机制方面,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弱化,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缺位,导致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大降低。所以,中国证券市场与成熟的、规范的、市场化的、国际化的证券市场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在第七章,详细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中金融危机的防范。证券市场本身就存在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特别是泡沫风险危害极大。当证券?

施丹[3]2007年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跟进,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已经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之中,开始了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的条件下,这一事实对于建立高效而稳健的金融体系、促进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并最终推动本国经济增长具有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从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但是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一直在积极倡导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之外,并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主动采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的新加坡、泰国、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等却在并不具备很强竞争优势的条件下积极推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出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参与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来的。由此可见,尽管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但是各国并非仅仅为了贸易的利益,而更多的是出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利益而开放其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这是因为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与经济其他各部门联系甚广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经济功能,因此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最根本的经济效应应体现为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又是经由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金融体系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即对于金融发展的影响而传导的,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这一传导过程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保障措施才能实现。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本文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施为背景,以金融服务的经济功能为出发点,以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为主线,分析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对金融体系的发展,并通过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其实现机制和保障条件。本文的分析思路是:在明确金融服务贸易概念、金融服务产业功能和性质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历史必然性,为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提供一个现实的背景;然后按照先直接效应后最终效应的顺序,依次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根据市场失灵理论,从提高效率和维护稳定的角度分析了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保障措施。全文共分为叁个部分,七章内容。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本章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归纳和总结相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说明本文的分析视角,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思考逻辑,最后列出全文的内容安排、主要创新与可能的缺陷等;第二章,是全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说明什么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为什么要实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问题。本章界定了金融服务涵盖的范围,并在对金融服务经济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说明金融服务的特征和性质,为金融服务经济效应分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分析说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发展和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金融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因素,伴随着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不断增加的全球经济发展,在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出现实要求的同时也为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实现条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各国政府权衡利弊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本章最后从现实状况和政策选择两个方面衡量了各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现状,并对照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情况。第二部分是全文分析的主体内容。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就需要回答“金融服务贸易究竟能带来什么”的问题,即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包括第叁章到第五章。如果说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说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利弊所在,为选择恰当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策略奠定基础,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表现在多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影响又有交叉和重迭。不过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出发,有助于我们厘清分析思路,按照直接效应和最终效应的顺序清晰地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直接效应是指它对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包括对金融体系效率和金融体系稳定两个方面的影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最终效应是指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叁章,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这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直接效应之一。本章首先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出发,明确界定金融体系效率是指金融体系运行效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说明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国金融体系效率的状况进行了衡量,为进一步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分析动机;接着依次从金融体系运行的竞争环境、运行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结论是:总体上来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改善金融服务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提高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但是这一作用的强弱要受到本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及法律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章,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这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直接效应之二。伴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而来的金融危机显示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一般商品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巨大区别,因此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并判别这种影响的性质,是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章在界定了金融稳定的概念并分析了金融稳定的性质之后,说明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决定因素,最后从国际资本流动、外资银行准入以及金融监管叁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影响的性质。结论是:说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不是金融危机的决定因素,它既有可能改善也有可能加剧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国金融体系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往往成为金融危机的“催化剂”。第五章,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最终效应。本章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基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竞争程度、金融服务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经济增长业绩之间因果链条关系的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提出理论依据;然后从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出发,具体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再以实证数据说明经济现实中存在的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从而说明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了本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并强化了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的理想化状态下,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着确定的推动作用。本章结论是:在理想化的条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通常经由金融发展渠道、产业渠道、直接投资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第叁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扩展。关于金融服务贸易“是什么”、“为什么”和“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明确了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这一部分要回答的是“怎么样”才能保障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得以实现的问题,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保障条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备受争议的,本章首先根据市场失灵理论,从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及市场缺失等方面对金融体系运行中的市场不完全性进行了分析,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对于大多数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政府往往陷入金融体系效率与金融体系稳定难以两全的困境之中,而金融体系稳健而高效的运行既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金融发展的外在表现,因而也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充分发挥的必要保障,所以本章从提高金融效率和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角度分别分析了政府干预金融服务市场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选择。结论是: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越位”的政府政策和“缺位”的政府政策都是不可取的,政府应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出发,以效率和稳定的双重实现为核心,采取适当的政策保障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实现。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

郑建平[4]2003年在《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由资本收益差、汇率变动、国际收支、风险因素以及政策等造成的。本文考察古典理论成果后进一步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围绕资本跨国界运动中的产业动因及其作用效果,本文将国际资本流动视作产业演变过程的内生变量,通过要素演进具体途径,即包括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为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以及它与东道国劳动力、自然资源、原材料、生产基础条件等进行有效配置与整合,从要素流动配置角度研究产业演变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揭示产业要素国际与区域间的客观变动趋势,根本目的是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下,产业要素的流动对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升级产生的推动作用和主要影响。  在深入论述国际资本流动产业动因与作用中,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一是导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及论题确立出发,分析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就深入研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分析思路;第二是现有理论考察部分。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现有理论,重点考察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跨国投资在产业发展中作用和影响,并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情况,指出现有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乏力和不足;第叁是理论构建部分。从国际资本流动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入手,分析资本跨国界运动的产业动因及其特征,阐述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关联的实证成果及检验方法,并运用宏观、微观和中观的分析方法,对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发展国际化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立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总体关系;第四部分着重就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资本要素、技术与创新要素和管理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上述叁要素的优化过程对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优势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要素全球配置的层面上对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式的风险和效益进行比较,得出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而非自然禀赋要素的结论。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主要关系,就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谢建敢[5]2007年在《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促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相关国家乃至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银行业国际化规模不断扩大,激烈的同业竞争和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包括银行业、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凸显,它不但关系到银行业本身的利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利益。因此,对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动因、进程和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其发展态势和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此文研究的意图。本文在银行业国际化和金融稳定基础理论的框架上,首先,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进程、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银行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的影响机理。然后,对部分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银行业国际化与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效率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相关概念,对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围绕论文的主题进行了文献综述。文章认为银行业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背景下,以货币的国际化为基础,以资本的跨国流动为纽带,通过各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与协调,银行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和发展趋势,以实现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金融稳定是效率和风险的有机统一,是广义上的稳定。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叁章,从金融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角度对银行业国际化和金融稳定的基础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即以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金融稳定理论为基础,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研究了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并探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是银行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两个重要前提,也是加速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客观因素。有关银行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的视角是多方面的,主要从金融服务和国际投资这两个角度切入,但是往往离不开国际资本流动这一根主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国际化是从二战以后开始的,认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等因素推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银行业国际化范围快速地扩展到亚洲、拉美和中东欧等许多国家。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分别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微观和宏观作用机理。具体地说,在银行业国际化初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流动一般实行严格的控制,大规模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形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相对很小,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冲击主要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银行业效率,集中表现在银行业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竞争力对比方面。因此应准确地把握好对外开放度,只有适度进入并保持一定的进入壁垒才是提高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巨额的资金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流动,通过利率、汇率、信贷配给等渠道对东道国的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产生不利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给东道国的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收支等带来巨大的冲击,可能引发货币危机,进而影响东道国银行业和金融的稳定。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首先,通过建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和银行业效率关系模型,运用近年来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稳定、货币稳定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稳定、货币稳定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然后,实证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的开放与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但与银行费用成本、利息收入比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着。这说明,市场的开放可以促进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东道国的银行效率,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第八章,介绍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银行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过程当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反而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则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其原因和我国银行业典型的寡头垄断特征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地位有关。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以及金融不稳定因素的情况,认为目前和今后的主要问题是要处理好市场开放与提高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夯实我国金融稳定的宏观基础尤为关键。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必须从改革国内银行业固有的市场结构入手,降低进入壁垒,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银行产权形式,打破现有的寡头垄断格局,改变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完善国内银行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我国金融的宏观稳定,不能仅仅从银行业开放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应该从财政货币政策、汇率和金融自由化的顺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防治。具体来讲,我国当前应该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均衡目标;实施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建立具有更大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赵海英[6]2008年在《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鉴于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外国直接投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经验分析和实证检验,其中主要进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的检验。在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之间关系的经验分析中,本文主要使用了面板数据方法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均衡关系检验等,发现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和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显着影响,并通过技术水平、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变革等经济变量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自身的增加也会引起总投资的增加,而总投资的增加可以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尤其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倍数的增加,因此投资波动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检验和分析也表明,外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正在加强。

王习农[7]2004年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一方面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其自身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而任何国家在这一国际大趋势下无动于衷都无异于自甘落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而加入WTO,又为我国面向全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从而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走向开放,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以开放经济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为主线,通过建立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全面研究当前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取向问题。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论:主要是在说明论文选题背景和国内外跨国并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简要说明全文的主体结构和框架构思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跨国并购实践及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指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即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投资为主。同时,在总结全球跨国并购实践的基础上,界定开放经济内涵,给出跨国并购概念,分析跨国并购实质,梳理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以国内企业并购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吸收利用并加以创新。本章对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两种FDI方式加以比较,进而说明在总体上跨国并购优于跨国新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原因。第二章,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MCCAT):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是在评价利用国际各种跨国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理论创新,目的在于架构解释跨国并购动因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本章核心观点在于: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试图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或跨国并购去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持久利润。本理论以企业客观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为前提,提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和函数,分析形成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讨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成、作用和选择方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战略重点,以合作性战略、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宏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战略方式。以下四章则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分别展开论述。第叁章,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本章以合作性战略为指导,在归纳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和现状,指出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重新定位,进而提出我国企业<WP=4>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构想。同时强调在外资并购大举进攻的挑战下,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自身并购进程,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在知识优势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作相应调整。最后,阐述通过打造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章,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本章以进攻性战略为指导,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的策略和技术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对策。第五章,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本章以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指导,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政府管理、法律、金融和市场等四方面探讨如何为开放经济中我国企业构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本章以防御性战略为指导,重点论述跨国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民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国际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树立风险防范和经济安全意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只有适应开放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并购和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通过重塑宏观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运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安全意识,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开放、面向未来,确立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打造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才能快速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李杉[8]2004年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认为<WP=1>博士学位论文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李杉指导教师: 焦津洪教授专业名称:

张寒[9]2005年在《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跨国并购活动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加入WTO更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外资并购和海外并购势头十分强劲。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实施全球经营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跨国并购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一浪又一浪地掀起,它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强;它不仅改变了一些旧的经济规则,同时也对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着重大影响。从目前来看,跨国并购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来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转移,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也日益增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跨国并购,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收购油气田项目、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PC业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等。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增加和深化,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并呈蓬勃发展之势。从历史上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全球共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公司并购活动不断从行业内部向跨行业发展,从国内并购向国外并购发展,从发达国家向全球扩展,从最初的横向并购向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发展,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更加国际化,兼并浪潮更是波澜壮阔,形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在1987年的全球跨国并购总额不到1000亿美元,1990年为1510亿美元,而到1999年达到7200亿美元,2000年超过10000亿美元。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发达国家在并购上形成明显的跨国特征,当时的跨国并购已占全球并购的1/4。到20世纪末,跨国并购已超过绿地投资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99年达83%,2000年达87%。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改善企业经营的战略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激化的高度体现。鉴于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该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理论上的解释和实践中的指导。从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来看,基于跨国并购具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并购(M&A)双重特点,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是从FDI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分别展开,并结合本国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少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并购的理论。FDI理论是在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体部分是解释和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学说。FDI理论的主流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斯蒂芬·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垄断优势论为起源,包括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还出现了其他如反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非主流理论,如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以及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等。<WP=4>在FDI理论的基础上,加之以交易成本理论、合同理论、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信息不完全理论和博弈理论等企业并购理论在最近10多年的长足发展,使得跨国并购理论的进展非常迅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西方并购理论的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其中有些分析和解释对跨国并购现象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跨国并购起源于国内并购;但有些分析和解释则显然不适用于跨国并购现象,因为跨国并购具有不同于国内并购的特殊性。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并购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国内的企业并购现象。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还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一般的国内企业并购的叁个问题,即并购动因、并购效应和并购策略问题,所以对跨国并购解释的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特征并未为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一般企业并购时予以考虑进去。最后,许多企业并购理论大都形成于70年代以前,而跨国并购是直到80年代后期才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着特点而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等问题是传统的并购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除了动因理论之外,跨国并购的运作层面也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本文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体上,本论文力图对跨国并购的理论层面和运作层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文第一章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现状,论文的实践意义、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主要创新之处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做出说明。论文第二、叁两章对跨国并购的含义和跨国并购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做了一个简要

戴学来[10]2003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改变了整个世界乃至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必然的政策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中国正在推进经济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最终走向全面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建立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基础上不成熟的年轻市场来说,全方位开放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而且,它又是一个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既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有效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证券市场开放实质上是资本以证券为媒介的跨国交互流动,属于资本帐户自由化的范畴,是在一国金融开放的后续阶段完成的开放任务。一般来说,证券市场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即收益与风险并存。不同的开放战略选择是一组收益与风险的交替曲线,而最佳选择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开放收益的最大化。国际证券资本的特性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复杂关系决定了证券市场开放必须在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协调中推进其进程,开放状态要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搭配、金融改革等保持一致性。而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的考察有助于寻求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案。因此,本文认为在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研究中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为使中国证券市场安全顺利地开放,不走或少走弯路,必须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必须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二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把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放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金融市场系统中进行系统化研究,考虑整个系统的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研究才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应用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理论,围绕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主题,对证券市场开放问题进行研究。概括而言,本文是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为主线、以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为框架、以证券市场开放收益与风险为思路、以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与教训为参照,以中国特殊性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索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环境、条件、选择以及实现途径。内容由8章构成。 第1章从证券市场开放、国际证券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构建了研<WP=8>究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理论框架。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相关理论的应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国际证券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构建了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2章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收益风险论。开放收益分析是以开放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标准,分析了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对已经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放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券市场开放客观上也会带来风险,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潜在的风险表现及其成因、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及其行为以及开放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关联性。由于开放证券市场最应防范的是金融危机发生,本章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联系角度,以亚洲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为案例,重点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内在关联性。第3章从新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对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进行了回顾,比较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的规律性,包括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速度和模式选择,并总结概括了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为较为系统地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资参照的依据。第4章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的必然性,并具体分析了国际证券市场的虚拟性、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融资环境的近期变化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影响。第5章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从证券投资开放、证券融资开放、证券服务业开放叁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业已形成的证券市场开放格局和路径,概括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现状特征,客观评价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效果、开放程度,并且对现阶段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若干政策进行了利弊分析。第6章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宏观经济条件、相关金融改革的基础条件。通过评价中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开放条件,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中国快速推进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条件还很不成熟,更不具备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快速推进开放进程,而是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使其更加完善。通过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分析,为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7章是对本文实证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的总结。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的框架下,从收益风险论思路出发,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开放证券市场面临的国际环境、业已形成开放路径、开放条件,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选择、开放模式和开放目标、以及分阶

参考文献:

[1]. 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D]. 姚战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2].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D]. 刘克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 施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 郑建平. 复旦大学. 2003

[5]. 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 谢建敢. 湖南大学. 2007

[6].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海英. 吉林大学. 2008

[7]. 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 王习农.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8].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9]. 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 张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10].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D]. 戴学来. 复旦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