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讨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讨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9)06-021-0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对目前现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项深远而重大的任务。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首先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群众的思想。马克思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①。但是,后者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力的转换过程。推进理论的大众化,无疑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不仅注重理论创新,而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大众化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的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总概括,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成果本质的总提炼。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活动。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三个统一”,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主流意识形态与公民信仰的有机统一,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而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人民群众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的根本路线。

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即深入群众,集中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意见和要求,并经过整理形成领导的理论成果、政策;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即把领导的理论成果、政策在群众中宣传,为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指导群众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

2.主流意识形态与公民信仰的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整个社会和文化起到一种教育和规范的作用。但在全球化条件下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挑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为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形势,如果我们不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掌握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将受到削弱、群众的向心力必定遭到分解。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机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群众生活实践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和认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心理层面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

3.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创新理论成果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就体现了中国化与大众化既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基础,是前提,而大众化是目的,是结果。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还应该普及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所掌握,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之中,成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毋庸讳言,我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水平还不够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运用增强了理论教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是出现了娱乐化和庸俗化的倾向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介质在当代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些现代传媒技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使理论教育摆脱了单调和枯燥的状况,既丰富了大众化的手段,又增强了大众化的效果。如通过一些大型文献纪录片向大众宣传党史国情,宣讲理论内容,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但是,现代传媒技术在推进理论教育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是理论宣教过程中的消费性、娱乐性特征。当前,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思想观点以及商业广告、花边新闻等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重要媒介广为传播,其规模之众,信息之密集,复制频度之高,令人应接不暇。在这种文化传播模式中,“大众”往往仅是文化生成体系里消费着各类文化产品的人群,是简单的受众,从属于文化创造的主体而存在。这种对于传播内容的简单吸纳,就容易导致“速食主义”的文化消费倾向,使得大众对理论的把握往往停留于感性、肤浅的认知水平。

二是理论宣教过程中的庸俗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文化消费主义的流行,信息的传播常常根据雇主和社会集团势力的大小或所提供的广告费用的多少来决定信息量的大小,如播放时间的长短、报纸杂志版面的大小等,一定程度上社会信息的价值意义变得模糊和庸俗。比如在音像作品中过度追求商业包装,冲淡了本应有的思想内涵。在这种模式下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是少数的以迎合大众口味为追求的文化产品生产者,是简单的施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他们难免会走向媚俗和娱乐。

(二)通俗读物的出现增强了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其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些年来,中宣部理论局每年都编写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理论大众化的创新。各级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也都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和人民群众的不同要求,编写出版各种通俗读物,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这些通俗读物开始尝试选用最新素材,采用群众身边事例,运用通俗语言进行透彻说理。但是,总体上说,当前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普及读物的通俗化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以几点:

一是理论通俗读物数量较少。我们党从来都重视理论读物的编写工作,但总体而言还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从数量品种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读物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尤其像《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样的优秀作品则更少。

二是话语的通俗化水平不高。在当前的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着浓厚的学院派作风,各个专业的理论研究人员为突出本行业的专业性特征,不断强化本专业的话语规则,不同的学术话语系统不仅导致不同学术领域之间的隔阂,很大程度上也阻隔了学术与大众之间的联系。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百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但是学者们大多为追求学术话语的规范性、学理性和严肃性,往往欠缺语言的生动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不够紧密,使广大人民群众敬而远之,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和效果。

(三)传播载体的建设增强了理论教育的覆盖力和影响力,但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各级组织十分注重社区、学校等教育平台作用的发挥,在理论大众化的载体建设上不断拓展。在教育方法上,也开始重视通过隐性教育的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对宣教对象缺乏科学的甄别。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还不能根据不同的宣教对象设计不同的话语规则,造成语言风格的单调和笼统;对农民、工人和新兴社会阶层等不同群体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研究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不同群体的口味,使得理论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是宣教平台建设缺乏整体性。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三个平台的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尤其是家庭教育上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机制,三者未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平台体系。

三是教育方法仍然单调。目前传统的单向式灌输方法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显性教育方法运用过多,隐性教育方法重视不够;对“他教”强调过多,对“自教”激励不够。

(四)宣教工作的开展力度向强、频度向密,但其长效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相应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也呈现出力度不断加大、频率更加密集的状况。然而总体来讲,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论的学习活动,包括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都具有一定的运动式色彩。具体表现在:

一是宣教机构的临时性。大多数单位和部门所设立的学习机构都是根据上级的学习要求临时搭建,学习活动一结束,机构随即解散。

二是宣教内容的割裂性。虽然历次学习活动的内容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各次学习活动相互独立,大多根据当时的学习要求安排学习内容,因此各次学习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不够,学习内容割裂,造成部分同志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却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现象。

三是宣教形式的单调性。运动式的大众化推进活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分对象、“一刀切”地开展活动,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容易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等,难以具有实效和长效。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武装工作,需要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党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找到党的科学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和契合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大众化。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克服宣传教育过程中的娱乐化和庸俗化倾向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娱乐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往往备受关注,其精神价值一定程度上却被人们所忽视,一些根本的、原则的东西被自觉、不自觉地疏忽、淡化,这就致使一些宣传机构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方面满足于比较浅显和相对感性的水平,甚至产生娱乐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不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就切实需要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作出清晰的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性的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性的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愿望和追求的一致性,又涵盖了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适用性,其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各民族、各阶层联结的精神纽带。因此,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把握住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向性,抵制宣教过程中的娱乐化和庸俗化倾向。

(二)构建通俗化的话语体系,提升理论通俗读物的数量和质量

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在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要进行广泛而有效的理论传播,就要尊重信息接受者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实施通俗化转型,否则,理论就无法为受众所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思想。鉴于受众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理论传播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对受众进行科学的甄别,区别不同层次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对宣教对象进行科学甄别,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

人民群众是个笼统的概念,涵盖了农民、工人和新社会阶层等不同的群众,各群体文化程度不一,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表达习惯等方面都各有其特殊性。农民是中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文化素质较低,主体性意识淡薄的弱势群体。从他们的表达习惯上说,往往带有浓厚的地方语言特色,乡音俚语多,话语直白,内容简单明了;从阅读习惯看,多喜欢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读物;在阅读内容上,对身边的事物关注度高,追求实用。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工人阶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带来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因此,从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说,工人阶层是最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的阶层,他们思维简练,表达高效,追求实用。新社会阶层的构成比较复杂,最具多元化色彩,他们中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价值观念差异也最大,要准确地描述这个阶层的整体特点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一阶层的社会成员经济上相对富足,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接触的信息量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这个阶层要加强研究,要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及理论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2.对既有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改造,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通俗化话语体系

在甄别对象,熟悉各个群体的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对既有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改造,设计出适合不同群体口味的话语。要根据农民整体上文化素质偏低,表达上乡音俚语多,话语直白,内容简单实用的特点,编写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读物,读物内容编排和题材案例选取上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要根据工人阶层思维简练,表达高效,内容实用的语言特点编写通俗读物,题材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工人阶层的领导阶级特点以及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要根据其他新社会阶层中经济上相对富足,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多元的特点,编写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理论读物,突出意识形态教育,加强价值观念的引导。需要指出的是,在提高语言的通俗化水平和针对性上,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2004年6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编写出版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俗读本》,就区分了企业版、农村版、社区版三个版本,分别针对不同的群体选用不同的素材、语言等。

(三)建设立体化的宣教平台和多样化的宣教载体,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

1.以立体化的教育平台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代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教育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平台。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日常性和终身性,对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加强家庭教育平台建设,可以采取:专兼职结合,建设一支面向家庭的理论宣教队伍;依托媒体和网络,开设家庭理论宣传教育专栏和家长学校;依托社区,以理论教育进社区带动进家庭,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

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的场所,是人文素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的主要阵地,是理论教育与传播的主要平台。学校教育平台的建设一要加强针对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专业扎实、政治过硬、作风严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二要抓好学校政治课程的建设,教材内容上要根据各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题材和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理论教育融入到校内人文景观和文体设施等硬件建设中,融入到校风、学风和学生文娱活动等软件建设中,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

社会是个体人文素质、价值观念等的校验和调整场所,个体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都要在社会存在中得以校验和调整,最终形成个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社会教育对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成效有着很大助推作用,反之,则会抵消甚至摧毁人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精神大厦。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紧紧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动包括政府、个人、社会团体、社区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开发社会教育人力资源,为理论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二要加强社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文化和教育中心以及其他非商业性传媒等,挖掘社会教育的舆论资源,营造浓厚的理论教育氛围。

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独特的教育作用的同时,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整合教育资源,保持三方教育的一致性,发扬三方教育的互补性,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成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2.以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创新传播载体,实现载体的多样化是提高理论吸引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载体建设上,一要继续发挥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平面媒体的宣教作用,发挥传统纸质媒体在权威性、可信度和影响力上所具有的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维护理论教育的严肃性;二要发挥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立体传媒的宣教作用,发挥现代传媒在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形式灵活等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加以传播,提高理论教育的生动性;三要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宣教作用,发挥新兴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等优势,推动理论教育中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双向交流,实现理论教育的互动性。四要加强以城乡宣传栏、广告牌、公路沿线标语牌等环境载体的建设,发挥环境载体的持久性、亲民性优势,使理论教育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

在载体作用的发挥上,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立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结合各地方的民族、人文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如把理论知识融入花灯、民歌、山歌、小品、相声、快板等民族民间文艺之中,用生动鲜活的形式解读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入脑”、“入心”。近些年来各地持续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创新的有力探索。

(四)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强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激荡和中西文化冲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权威意识淡化,主体意识觉醒,对自我的重视程度增强,行为方式呈多样化状态。这一系列因素对长期以来的传统理论教育工作形成挑战。只有改进传统的理论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才能适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内容变化发展的要求,使理论内容为大众所接受。

1.实现单向式教育法与双向式教育法的结合

理论教育只有建立在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教育上采取的是以“填鸭式”为主的灌输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已经与当前时代发展,与受教育对象主体意识觉醒的新情况不完全适应了。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工作者必须转变灌输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变命令式指导为启发式引导,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式教育,鼓励受教育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使理论的宣传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

2.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内容确定、目标明确。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进行的。显性教育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显性教育有着明显的缺陷,它通常只是教给大众“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不一定能达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效果。隐性教育所强调的是一种隐蔽的、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依靠环境育人的作用机制来实现的,一定文化氛围中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深刻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念形成的长期性和隐蔽性决定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3.实现“他教”与“自教”的结合

教育本就是一个“他教”与“自教”互动的过程。“他教”是来自外部的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主导作用的体现,教育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教育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尽量全面地掌握他们的身心特征和思想状况,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宣教活动。“自教”就是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在于让大众从情感、意志上接受和信服,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有效“内化”,并最终“外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这种反复的“内化”、“外化”活动中,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理论工作者要重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舆论力量,塑造典型形象,树立良好风气,营造出利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环境。

(五)建立科学的宣教工作机制,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1.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理论宣教队伍

要充分挖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类教育资源,对分布在高等院校、党校、社科院、宣传部门等各个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传播的人员进行整合,建立起专业化的理论队伍,特别是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通过他们的宣传教育使理论走出自我思辨的窠臼,形成理论研究上的合力。

2.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要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建立理论读物与读者反馈、图书市场需求调研等机制,及时把握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和实践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大众化进程中选题、选材、内容以及语言的针对性、通俗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不合适的做法,推广成功经验,使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有的放矢,真正提高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考评是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考核评价指标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相连接,建立以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率、认同率和践行率为基本指标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考核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采取社会民意测验、群众代表评议和自我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多维性;采取事中考核与事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过程性;采取个案结果考核与整体效应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覆盖性。

[收稿日期]2009-09-15

标签:;  ;  ;  ;  ;  ;  ;  

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讨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