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_朱灿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脑出血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整理和分析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信息,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分别2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其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改善情况也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有助于帮助其尽快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脑出血;术后护理

脑出血主要是指在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现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这种病症在脑卒中的发病率可占比20%~30%左右,并且这种病症的急性病死率会随之升高[1]。因为其发病快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急诊手术,对患者的脑出血状况进行短期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在手术完成后,需要配合相应的预后支持,这样有助于患者的康复[2]。本次研究整理和分析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信息,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和分析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信息,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分别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5:13,年龄介于30-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4±4.9)岁,实验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7:11,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3.7±4.5)岁。本次实验获得医院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支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比其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鼻饲营养支持方案,对患者置入鼻饲管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原则以及术后恢复状况,运用甘油果糖、甘露醇等物质进行营养支持,主要目的是预防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进一步降低患者颅内压。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以便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同时注意对其导管进行护理,避免出现掉落、松动、不畅等情况,给予患者补充营养,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的调配营养液,然后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在患者治疗时选择肠内营养乳剂,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具体选择可根据患者病症状况以及营养需求进行调整,必要时甚至可以自主配制营养液,每日缓慢滴注1000ML。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三周。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健康改善情况采用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数据越高说明其健康状况越优,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健康改善情况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脑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危重病症,这种病症发生的因素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颅内血管畸形等多种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3]。患者在发病后,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肢体偏瘫、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种临床表现为主。在这种状况下,部分患者的机体功能也会出现受损,发生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蛋白、脂肪的分解代谢最终引起患者出现代谢紊乱,消耗大量的机体营养物质[4]。在这种状况下,需要针对患者的机体变化以及营养需求,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早期营养支持,这也是为了救治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合理的调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每个阶段提供的营养支持均不相同,但是在调配营养液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直接将脂肪乳剂和钙、磷电解质直接混合,同时需要在调配后的24小时内全部输注完成,并在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才能使其起到应用的作用[5]。而在应用期间对患者进行稳定的营养支持,能够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机体环境,降低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流失,保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有助于帮助其尽快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春梅.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临床价值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151+154.

[2]贺欣欣,周博.护理干预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J].西藏医药,2019,40(02):112-113.

[3]李松,邵宏元,张永红,田野,栗鋆.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营养剂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2019,14(03):382-384.

[4]李时如.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21.

[5]陈志,董娟,林晓琪,吴林龙.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11):86-89.

论文作者:朱灿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_朱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