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开放性手术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乙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率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肾脏小肿瘤患者给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其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比较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小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57-02
肾脏小肿瘤的发生几率逐渐提升,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患者的病症分析工作,结合治疗要求进行,避免病症恶化。肾部分切除术是首选方式,传统开放治疗方式创伤比较大,并发症多,效果不明显。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优势明显,为了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的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开放性手术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资料如下:甲组和乙组分别都是39例患者。甲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3例和16例,年龄在36~72岁,平均年龄(45.6±1.9)岁。乙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37~71岁,平均年龄(44.5±1.9)岁。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首先进行气管全麻,完全健侧卧位后,升高腰桥,在腋中线骼嵴上作出大约3.0cm的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用长血管分离肌层和腰背筋膜,伸入腹膜后,进行钝性分离,将腹膜向腹侧推开。置入球囊扩张器后,充气900ml,维持5min后排气,拔除球囊扩张器[1]。在引导下在腋前肋缘下和腋后线12肋尖下做出小切口,置入5mm和12mm的Trocar,操作后缝合切口。腋中线Trocar置入30°腹腔镜,将另外两个Trocar置入操作器械,充CO2到压力12~15mmHg。清理腹膜外脂肪后,采用超声刀切开筋膜,沿着实质表面进行切除操作。同时进行电凝止血操作,选可吸收线8字缝合,打开动脉夹,恢复肾脏血流,降低气腹压力到3~5mmHg,等到不存在渗血的现象后,采用纱布进行填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甲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麻醉和卧位同乙组。在第11肋间处做出斜切口,常规逐层切开后进入腹腔后间隙,切开腰大肌侧筋膜,在肾周脂肪王游离肾脏,充分暴露肿瘤和肾脏组织,显露肾动静脉,最后进行低温保护,采用血管钳操作,在距离肿瘤0.5cm处切除病灶,用4-0可吸收线缝合创面出血点。用2-0科协首先进行缝扎闭合,开放肾蒂血管,等到不存在渗血的情况后关闭切口,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休息一个星期左右,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 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2±2.5min、114.2±2.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20.1ml,105.2±12.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5±1.5d,8.5±0.8d;实践证明,乙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甲组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率为10.2%,乙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并发率为5.1%,乙组的并发率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3.讨论
肾肿瘤是当前常见的肿瘤现象,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其特殊性,在实践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患者病症分析工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近些年来我国临床医疗卫生技术取得突出的进步,后腹腔镜治疗方式,优势明显,效果明显。该手术形式安全性比较高,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图像,不受视角的限制。后腹腔镜手术形式比较特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类型的问题,针对其特殊性,需要做好患者病症分析工作,按照具体要求实施。传统手术形式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疼痛现象明显,住院时间长,因此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干预和治疗[3]。
实践证明,乙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率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肾脏小肿瘤患者给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其优势明显[4]。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子明,芦志华,胡敬海,王春喜,王晓庆.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1(01):9-13.
[2]麦海星,陈立军,曲楠,赵立,王亚林,黄晨,李学超,李建涛.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分析(附24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04(12):390-392.
[3]曾晓明,雷弋,张天德,罗琦,母健君.68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OL].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01(02):96-98.
[4]陈冬.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无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低度复杂性肾肿瘤的疗效评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3(02):1299-1302.
论文作者:李云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肾脏论文; 肿瘤论文; 腹腔镜论文; 切除术论文; 患者论文; 乙组论文; 甲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