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40例临床康复治疗分析论文_俞衍宏

(广西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目的:探究更优的高血压病人临床康复治疗手段。方法: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和对照,每组2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从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有效性及血压变化出发比较两种康复治疗模式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有效性、治疗后血压三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上述三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康复治疗方面,“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能够发挥出比“硝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血压控制效果更好,治疗有效性更高,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

【关键词】高血压;康复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152-02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糖尿病、高血压等为代表的“富贵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增长,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确切病因不明的、心血管常见疾病,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心脏病变和肾脏病变进而危及患者生命[1]。为探究最优的高血压病人临床康复治疗手段,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指征[2],可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于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和对照,每组20人。实验组内男女比例为4:6,患者年龄52.5~83.0岁,平均(69.5±7.8)岁;对照组内男女比例为5:5,患者年龄54.0~82.5岁,平均(70.5±8.6)岁。实验纳入的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实验,无精神异常、沟通障碍、重大脏器疾病或濒死问题,且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其中,氨氯地平规格为5mg*7片*2板/盒;硝苯地规格为10mg*100片/瓶;卡托普规格为25mg*100片/瓶。所有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循相应标准,严格私自调整用药剂量。

1.3 评价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记录患者的不良问题(头痛、恶心、头晕等)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问题发生率;(2)测量患者的血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3)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两类,其中“有效”指“患者无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同类型计数、计量比较分别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治疗有效性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确切病因难以确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该病发生是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的临床指征,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压控制以保护心、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虽然饮食、运动、康复护理等手段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都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但药物治疗无疑是所有康复治疗手段中最主要且效果最佳的一种。

当前阶段,临床方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非常的繁多,最常见的莫过于以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为代表的钙离子拮抗剂。多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能够产生极佳的效果,虽然不同的药物组合作用机理不尽不同,但无疑都给学者者们探究新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用药提供了新思路[3]。

硝苯地平是第1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时间较长,尤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该药备受临床青睐,甚至一度成为世界畅销药物,该药可以有效的预防钙超负荷,在保护患者心肌细胞、选择性抑制“钙内流”,抑制心肌细胞兴奋、血管膜α肾上腺素受体兴奋的同时,扩张患者全身血管及冠状动脉,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硝苯地平的优势毋庸赘述,如起效迅速、峰谷比值高等。然而,硝苯地平的使用问题也比较明显,由于该药半衰期时间短,药效短、药效强烈,患者因而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血压激变问题,容易诱发患者出现不良问题或猝死。氨氯地平是第3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抑制钙诱导主动脉收缩方面能够发挥出约为硝苯地平2倍左右的效力。与此同时,氨氯地平的血管平滑肌选择性、心输出量强化力、冠状动脉血流量强化力、改善心肌力都明显更强。除此之外,氨氯地平有着更长的半衰期,与受体结合、解离的速度相对而言都更加的缓慢,患者用药后药物吸收缓慢,患者血压变化更小,药物对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力更小,患者更不易出现不良问题。如在本实验中,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接受“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有效性、治疗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三项数据(0、100.00%、121.6±9.5mmHg、81.6±7.9mmHg)明显优于接受“硝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40.00%、60.00%、134.1±11.2mmHg、89.1±8.6mmHg),两组在上述三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方面,“氨氯地平治疗”比“硝苯地平治疗”更安全、更有效、更具备应用优势。当然,氨氯地平的应用优势远不止于上述,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在脱离医院医护人员监护的状态下,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温和性使得患者日常用药的禁忌更少,长久使用危险性更低,因而也更利于病人的远期健康。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康复治疗方面,“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能够发挥出比“硝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血压控制效果更好,治疗有效性更高,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氨氯地平十卡托普利治疗”。

【参考文献】

[1]洪怡,周明成,张卫珍,等.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高血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6):667-669.

[2]张绍文.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C]//“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2016.

[3]赵明琴.盐酸维拉帕米、盐酸布那唑嗪临床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3).

论文作者:俞衍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高血压病人40例临床康复治疗分析论文_俞衍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