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心的教育才是育人的王道论文_刘仿齐

走进内心的教育才是育人的王道论文_刘仿齐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 264200

一次,我有幸成为某区高中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面试评委,并且负责面试的命题任务。命题时,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考生的陈述来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优秀教师的潜质,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善美和他的“三观”,这着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若考查考生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对于科班出身的考生来讲,纵然不在话下,若让考生谈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更能谈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看来正面的交流不便于更好地观察和了解考生,不能科学准确地选拔好人才。既然这样,何不另辟思路通过侧面来了解考生的教育观和教师观呢?于是,设计的问题之一就是请谈谈在你的初高中生活中给你留有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举例说明印象深刻的原因。我当时的考查动机就是无论考生谈的是哪位老师,那这位老师必定有过人之处或让他感动的地方,或给他留下阴影的地方,从而通过考生的陈述,判断了解他心目中的优秀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判断取向势必也会影响他今后的教育观。

一番紧张的面试下来,我发现这个问题设计还算合理。有的考生谈了当年班主任老师在他懈怠的时候,仍不离不弃,如何坚持不懈地引导他;有的谈了班主任老师如何帮助他走出心理的阴霾,走向正常的人生轨迹,甚至决定了他当年师范专业的选择;还有的谈到了班主任老师在他考试失利信心严重受挫时的灯下谈心,让他找回自信的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考生的回答不论是谈老师正面给予他的影响,还是谈考生当年内心的不舒服的感受,乃至现在念念不忘,这都是考生教师观和教育观的真情流露,对评委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选择非常有帮助。

在众多考生的回答中,我发现了一个具有共性的现象:所谈影响最大的老师居然十分之八九的谈到了班主任,并且大多谈班主任老师如何面对面地对他进行帮助和引导。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经历了太多的班主任,而且大家也公认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但能让毕业多年的学生立即回忆起来,并对当年老师所做的事侃侃而谈,大多聚焦当年师生面地面的交流这种场景,定然是影响至深。细想这种交流形式之所以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终身不忘,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充分地尊重孩子内心

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最需要师生间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交流形式是多样的,但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孩子指出问题所在,比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心理的敏感期,更是孩子的叛逆期。众人面前的批评会让孩子感觉很丢面子,很伤自尊,即使知道错了,也不肯很好地接受。而面对面的单独交流,是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聊天,孩子的内心没有戒备和紧张,更容易和老师进行心与心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修正。这种修正一定是有最深厚的力量的,当然也是最持久的。

二、持之以恒地关心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需要反复抓,抓反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转变一个孩子,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就解决了育人的问题。师生面对面的单独交流,其实会让孩子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特别关心和呵护,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你,或和风细雨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或暴风骤雨的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无不是老师浓浓的爱意。这样多次面对面的交流之后,触动孩子内心最柔软的东西,从而让孩子不好意思犯错,不好意思懈怠,更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伤老师的心,时刻心存感动和感恩,励志奋进。一颗放荡不羁天马行空的心、一个自暴自弃的青春期孩子、一个颓废消沉的迷茫少年,终因老师永远挂在心头上的深情与厚爱而更加地自律、更加地奋发、更加地进取。

三、细致入微的情感交锋

无助的时候是最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面对学生走弯路或懈怠时,在面对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老师给予积极的正面教育,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让老师观察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动态等表现,及时抓住每一句话、每一个语气、每一个停顿、每一个表情的契机,更有利于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教育契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目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承受后果时,感受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正是因当年老师的坚持和努力成就了现在优秀的考生们,让考生们更深刻地懂得了当年老师的付出或不易,也引导他们今后怎样更好地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所谓的“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实,在做评委的那一刻,考生们的回答无不时刻叩问我自己的内心,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每一次的师生交流,每一次的班会课,每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一堂课是否都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我是否是照进学生内心的那道光;是否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否在这样的瞬间能让学生回忆起我对他们的影响,心动之下,陡增教育的使命,余生,不敢懈怠,即使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也绝不成为学生诋毁的对象,更不能成为教育的绊脚石。余生,我将更加努力……

论文作者:刘仿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走进内心的教育才是育人的王道论文_刘仿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