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端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_秦建东

浅析高端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_秦建东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四公司综合服务分公司技术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端住宅小区的安防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还需要提升生活的品质。为此,分析了高端住宅小区安防建设发展历程,对安防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建设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的小区安防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趋势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居家的概念已从最初满足简单的居住功能发展到注重满足住宅的人性化需求。目前安全、舒适、快捷、方便的智能小区已成为住宅小区发展的主流趋势, 其中对于居住空间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要求又为首要目标。公共安全是住宅小区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安全除了小区建筑物本身的安全, 更主要是指防止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人为的侵害。

1 高端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

住宅小区是社会变革和城乡人民居住理念更新的产物, 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势必促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观念不断更新, 对安防产品和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如下表1所示, 可大致分为人防-模拟-半数字-数字-智能等几个阶段。按发展时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0年代以前,我国住宅小区安防大多采用“锁具+保安”的模式, 安全防范手段单一, 缺乏有效的技防系统,整体防范效果不佳,事后取证、追溯异常困难。(2)90年代以后, 住宅小区采用的安防产品和系统不断涌现, 主要包括视频、门禁、报警、可视对讲、停车场、巡更、访客、梯控等安防子系统。另外, 安防技术先进性也不断提升, 历经模拟-半数字-数字的发展阶段。现今, 数字化安防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模拟及半数字产品曰渐式微。

(3)近几年,恰逢智能建筑、智慧社区、社区O2O和智能家居等概念兴起, 加强安防子系统集成,将智能技术融入传统安防, 提升安防管理效率, 强调多业务融合, 关注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成为安防系统建设的潮流和趋势。一路走来, 住宅小区安防产品和系统的发展与智能建筑发展、智能技术进步、国家政策引导、民生业务融合息息相关,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表1 智能化小区安防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人防模拟半数字数字智能

技术特点一般无技防可视对讲、视频、报警可视对讲、视频、报警、巡更、停车场、门禁可视对讲、视频、报警、巡更、停车场、门禁、梯控、访客可视对讲、视频、报警、巡更、停车场、门禁、梯控、访客、智慧社区、社区O2O、智能家居

2 智能化小区建设的特点

智能建筑的核心是通过综合布线将5A系统进行有机集成, 提升建筑物的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等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定义, 智能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旅馆、文化、博物馆、观演、会展、教育、金融、交通、医疗、体育、商店等民用建筑及通用工业建筑。尽管各类智能建筑涵盖的内容大同小异,然而由于投资规模、业务功能、地理环境等存在差异,不同档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建筑对安防的需求也各有干秋。就住宅小区而言,属于包容性环境,服务对象包括住宅业主,也包括管理难度较大的临时进出人员, 使得住宅小区更加偏重安防系统,充分强调“ 安全至上”。

随着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对于系统的集成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智能化投资在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以实现系统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目的。然而,传统安防系统的“ 烟囱式”建设模式以及非模拟/半数字化产品体系均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滞后性,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智能建筑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助智能建筑快速发展普及的春风,部分龙头安防厂商率先推出了智能建筑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在一个平台下实现对视频、门禁、考勤、报警、可视对讲、停车场、访客、梯控消费、巡更等子系统的统一管理与互联互动,不仅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更可以大幅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管理效率。

3 安防技术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现今安防系统的现状, 已经基本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是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将传统“被动安防”提升为“ 主动安防”,减轻物业保安人员负担,提高安全防范和管理效率,提前预防风险事件,成为时下安防系统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比较典型的智能技术应用包括:

(1)车牌识别技术。住宅小区出入口停车场系统提前录入业主车辆车牌, 采用具有极高车牌识别率的高清车牌识别技术对进出车辆车牌进行识别和比对, 比对通过则自动放行。通过该技术实现车辆进出的全程自动化管控,无需使用卡片,可确保小区业主车辆准确识别、快速通行, 改善用户体验, 提高管控效率。

(2)人脸识别技术。住宅小区在最外围保安岗亭处设置人员通道闸机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人员通道闸机与单元门的可视对讲单元机构成了住宅楼的两层安全屏障。目前人员通道及可视对讲单元门的认证方式仍以刷卡为主, 随着人脸识别准确性、实时性的不断提升,已经能够满足特定场景的功能应用需求, 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比对认证不仅可以有效记录进出的画面信息,也能解放业主的双手, 实现全程自动认证开门, 能够有效提升小区品质感。

(3)占道识别技术。随着城市车辆数量的激增, 小区停车难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 因此对于住宅小区车辆有序停放的管控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有限的保安力量难以做到对整个小区环境的实时、有效监管。借助于内嵌智能分析算法的球机, 对停放地点不合规或者停放时间过长的车辆, 可自动抓拍并识别车牌, 推送报警信息到保安中心, 提醒采取相应措施, 加快处置节奏。

4 安防技术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出台城市建设规划意见,要求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住宅就其本身而言, 有必要引入更多实用的小区作为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 拆围” 意见的出台吸引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引起了普通民众对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担忧, 毫无疑问对住宅小区安防造成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住宅围墙打开后, 与围墙处于同一层级的周界防范、出入口系统可能将面临调整, 与新的安全防范周界进行二次匹配;其次, 围墙与住宅楼之间的中间地带将更加开放, 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安保力量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此时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的主动安防手段进行弥补, 如单兵、占道识别、智能探测报警等产品和系统将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第三, 全新的住宅小区安防纵深体系意味着安全防范围将被切割得更加精细, 对于单栋住宅的安防要求更加严格, 也将催生新的市场机遇,例如可视对讲、针对单栋住宅的周界防范等。另外, 家庭安防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用安防产品的发展会迎来新的契机。整体来看,“拆围” 对于住宅小区安防而言, 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原有的安防系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但与此同时会衍生出更加符合开放小区安防需求的产品和系统,给安防系统发展带来机遇。

5 结束语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变, 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安全性和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加上国家政策的引导, 智能小区安防产品和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会,更多实用化的智能安防技术将走进居民的生活,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素萍.智能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应用,2006,25(6):120-124.

论文作者:秦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浅析高端住宅小区安防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_秦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