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瑞林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瑞林

(云南华电朵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9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效增强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质量十分重要,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升到新高度。为此,相关人员需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风险的研究,找出原因,进而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减少或规避合同管理风险,为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合同管理对企业项目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难度,而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合同是保证企业和投资方双方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1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的意义

企业合同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确定性以及偶然性,而这些特点使得合同管理过程具有更大的风险。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步入一个新常态阶段,各大企业也逐渐进入到了产业转型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大背景之下,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但同时在合同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复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合同风险管理只是次于整个公司的治理,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可以看出合同风险管控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2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风险模式

2.1主体风险形式

在中国法律中,针对不同领域的企业主体资质要求也不同,对许多领域的企业而言,除了要求取得营业执照以外,没有其他不同的规定。但针对药物、房地产发展、建筑建设、航空航天等事业来说,不只是要获得营业执照,还应当在获取营业执照以前得到相关的批准证书与资质证书。而且,这些企业仅能在批准证书和资质证书标准范围内展开经营工作。合同签署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即合同主体达标,若不合格则会导致合同无效和被撤销,企业就会由此出现经济方面的损失。

2.2合同程序风险

我国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对部分合同管理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审批程序,如果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的话,该合同就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比如,中外合资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只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之后方可生效,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则需要先办理规划审批,然后获得规划许可证之后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否则即使签订了合同也不会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或者是被撤销,而且还会受到相关主管部门在资金方面的一定惩处。

3合同管理风险的控制

3.1优化合同管理机制

首先,优化印章管理机制。企业需指定专人对现存的印章进行统计,并依据印章的使用范围、类别等进行分类;对于私自刻制和没有价值的印章,需要统一上交给政府部门;对印章数量进行严格限制,不要随意批准刻制印章;全面落实管理责任机制,对现行的印章,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构建台账登记机制与盖章审批机制,加盖印章以前务必要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防止出现在重要文件上随意盖章的情况。其次,优化合同资料管理与施行总结机制。从合同谈判入手,企业须对合同和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并保管。双方在合同谈判中的往来邮件、传真以及合同原件等资料,为明确双方权责利的主要凭证,须指派专人管理。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要建立项目合同档案,且进行统一编号,档案内包括合同附件、往来信函、交货证明、合同文本、收款证明、验收文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

合同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够,所以说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势在必行。首先,可以建立一个选拔机制,从企业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其次,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合同管理风险系数。有必要营造一个健康、绿色、公开、公平、公正采购环境,对于非道德采购必须是“零容忍”的态度,道德采购对公司所有人员都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违反,轻则解雇,重则诉诸于法律。因此要构筑一条道德采购的红线不仅限于:(1)源头防范:廉政教育;相关采购信息的公开;合格供应商的准入制;采购关键岗位的人员更加侧重于品德的评估。(2)过程管控:谈判小组的构成要以金额划分;细化采购绩效考核指标并采用激励制度;设置供应商投诉电话;招标项目的定标要以金额划分定标组成员;(3)持续改善:给予内部审计的外部调查,对于供应商罚款、通告批评、分级管理。

3.3预防合同签约过程风险

在签署合同时,企业要先高度关注合同上的各种条款拟定和审核,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视为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过程,由此,企业要根据合同的拟定状况加强风险预防。在中国交易阶段签署合同时,合同一般不会有共同协商、协同起草等状况,乙方提出文本后、甲方加以审查补充,这是合同拟定环节的常态,而很据合同拟定的具体状况,企业需在合同审核阶段保证用词精准、条约明确、表述清晰、没有歧义等,以防止含糊不清与模棱两可现象的出现,确保合同签订阶段风险减到最小。

3.4防范合同履行过程风险

合同在签订之后,在实际履行过程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个环节对风险的防控是整个合同管理风险防控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证据意识并对签订协议进行及时的修整以不断提升合同风险管理成效。企业相关合同管理部门一定要在签署之前和具体履行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合同履行状况,一旦发生纠纷就可以有充足的证据,保证了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协议发生变更,最好以书面形式来呈现。

3.5进行良好的合同反索赔管理

索赔是指在合同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合同一方向引起损失的一方提出赔偿。反索赔一般是指反驳、反击或者防止对方提出索赔,拒绝对方的索赔要求。索赔与反索赔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承包人提出索赔的概率远高于发包人提出反索赔的概率。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合同管理。回避由于合同中的漏洞给发包人带来的损失,发包人应想尽办法堵住合同漏洞,合同文件越严密,承包人想通过索赔的机率越小,发包人的风险就越低。

3.6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企业在对合同风险进行管理过程中,最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其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控合同管理风险,企业可以不断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将以往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淘汰,不断规范化合同管理流程,将一切管理风险降至最低。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更好地规避合同管理风险,就应该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管理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合同风险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风险模式,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有效的保证合同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茜.工程咨询企业合同风险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陈小平.试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8):194.

论文作者:朱瑞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瑞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