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并发症、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论文_唐娟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重点阐述为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干预后对并发症以及切口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160例剖宫产产妇于2018年10月~2019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取,并实施剖宫产手术,按照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其中8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划入常规组,其余80例产妇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将其划分至干预组,互比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后并发症以及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13.75%远远高于干预组2.5%,互比P<0.05;干预组切口愈合甲级98.75%显著高于常规组96.25%,而乙级切口愈合2.5%低于常规组3.75%,互比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手术术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促进切口的愈合,为产妇尽快恢复健康意义尤为重要,故该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剖宫产;并发症;切口愈合

剖宫产术为将产妇的腹部切开后,自子宫内取出已经发育成熟的活胎儿、胎盘,以此来达到分娩的目的,亦是为解决产妇存在难产、减低并发症,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进而达到提升产科生育质量有效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并发症问题,最常见的为切口愈合差、术中和术后大出血,故影响其预后[1]。据调查[2],相匹配的护理干预方法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此我院为剖宫产产妇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经过护理技术和流程的不断完善,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特将相关材料表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

160例剖宫产产妇于2018年10月~2019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取,并实施剖宫产手术,按照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其中8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划入常规组,其余80例产妇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将其划分至干预组。

常规组产妇年龄范围:23~40岁,均龄29.5岁;经产妇27例,其余53例为初产妇。

干预组产妇年龄范围:23~41岁,均龄29.6岁;经产妇26例,其余54例为初产妇。

以上两组产妇均知晓本次护理内容,同时愿意积极配合本次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字确认。

1.2护理模式

1.2.1常规护理干预

产妇入院后引导其办理住院手续,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前注意事项等,尤其是强调术前禁食禁水时间>12h。

1.2.2手术室护理干预

(1)术前不良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及时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并及时了解产妇此时的心理状态,如产妇存在紧张和恐慌的心理后,需要进行细致和耐心的疏导,并详细的讲解剖宫产手术的基本过程和相关知识,讲解主治医生的基本情况,使产妇逐渐增加安全感,使其在手术中配合医生,顺利的完成手术中的整个过程。

(2)术前准备护理干预:术前告知产妇禁食时间超过12h;给产妇营造一个温馨、无菌的良好手术治疗环境,确保产妇在手术的环境干净和整洁,对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整好,另外准备棉被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告知产妇放松心情;产妇在实施麻醉时,应指导和协助产妇将体位摆放正确,并协助麻醉医师的工作,密切观察产妇是否麻醉成功,麻醉完全后方可实施手术[3]。

(3)术后护理干预:在所有手术的过程完毕后,因产妇刚刚实施过手术,身体比较虚弱,要做好消毒和保暖工作,使用温水和医用消毒纱布将产妇皮肤上的残余液体进行清洁,同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准备好的棉被给产妇盖上,以上所有操作完毕后,将产妇推出手术室;指导产妇,尽量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同时告知下床活动的重要性[4]。术后着重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产妇阴道出血量多、颜色鲜红,同时产妇出现面部苍白、胸闷、尿量减少等情况,以及时与主治医师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此来预防产妇发生大出血。另外,做好产妇切口的换药护理工作;指导产妇的饮食摄入,促进肠道的蠕动。同时指导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措施,讲述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切口感染或者裂伤、产褥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合并症);②切口愈合,分为三个等级:甲级(愈合效果好,未渗液),乙级(切口愈合一般,微量渗液、红肿),丙级(切口愈合不佳,发生脓液,做引流措施)。

1.4统计学方式

数据采用SPSS16.0展开详细分析,采集的并发症数据和切口感染数据均应用(%)体现,采用x2检验,如P值<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明显。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13.75%远远高于干预组2.5%,互比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互比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2切口愈合情况

干预组切口愈合甲级98.75%显著高于常规组96.25%,而乙级切口愈合2.5%低于常规组3.75%,互比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互比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愈合情况(n,%)

3讨论

据调查[5],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分娩的痛苦,但是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风险大,如出血量多产妇抵抗力降低,引发贫血,进而影响切口的愈合,甚至是对腹壁愈合产生不利,同时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故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威胁。基于此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是促进转归。通过本次对剖宫产产妇运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对产妇实施术前宣教可以提升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可以明显缓解和改善产妇存在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同时有效平衡产妇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信心来迎接剖宫产术;对产妇的生命提体征进行着重观察,可以充分的掌握产妇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后,可以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术后指导产妇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无论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故以上护理干预模式,具有可行性。

总之,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手术术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促进切口的愈合,为产妇尽快恢复健康意义尤为重要,故该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艳艳,毕丽娜.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85-186.

[2]赵威.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当代医学,2018(2):170-171.

[3]于化梅,田海珍,秦丽敏,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观察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11-113.

[4]李茜.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754-13755.

[5]张瑞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0):852-854.

论文作者:唐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并发症、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论文_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