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利期”分析方法及其在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固定费用论文

“保本保利期”分析方法及其在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固定费用论文

“保本、保利期”分析法及其在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库存管理论文,保利论文,分析法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本、保利期”分析法是利用商品在经营过程中的进销差价、销售税金、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商品储存额或储存量的多少和储存期限的长短与盈亏联系起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商品储存进行预测分析,据以控制商品储存时间的方法。

一、商品保本期分析法

商品保本期可以从商品保本储存期和商品保本储存额两方面进行分析。

商品保本储存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不出现经营性亏损的最长存放时间。它所保的“本”,既包括进行分析时已经发生和支付了的商品购进成本、购进费用,又包括进行分析时尚未发生,必将会发生而又必须支付的储存费用、销售费用等。最长储存期是商品盈亏的分界点,在最长储存期内,能取得一定的利润,如果超过最长储存期就会发生亏损。

进行商品保本储存期的测算,必须了解影响商品盈亏的有关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

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通常称为毛利,毛利减去应交纳的销售税金后,如果与发生的费用相等,即不盈不亏,正好保本,称为保本点,商品储存达到保本点时的期限,即商品保本储存期。毛利和税金不随商品储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商品购进后至销售前发生的一些费用,如保管费、利息等,则随商品储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商品储存期越长,发生的费用越多。超过商品保本储存期时间越长,亏损越多。

从费用与商品储存期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随商品储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如保管费用和利息等,这类费用称为变动费用或曰增长费用;另一类不随商品储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如购进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其它与商品储存期无关的费用。这类费用称为固定费用或不变费用。

根据以上分析,毛利减去固定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余额,与日增长费用进行对比,相当多少日增长费用,商品保本储存天数就是多少。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毛利额-商品固定费用-商品销售税金

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商品日增长费用

或用下面公式计算:

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费用率-商品销售税金率

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商品日增长费用率

商品销售税金的交纳,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在不交纳销售税金的情况下,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保本储存天数:

商品毛利额-商品固定费用

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商品日增长费用

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费用率

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商品日增长费用率

根据商品保本储存期和销售额可测算商品保本储存额。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保本储存额=平均日销售额×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二、商品保利期分析法

商品保利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出去,能够实现目标利润的最长储存天数。商品实际储存天数如果超过商品保利期,就不能实现目标利润。为了实现目标利润,企业应掌握商品的实际储存期不超过商品保利期。

保利期的测算是在测算保本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毛利额-商品固定费用-商品销售税金-目标利润

商品保利期=───────────────────────

商品日增长费用

在不交纳销售税金的情况下,可按下面公式计算保利期:

商品毛利额-商品固定费用-目标利润

商品保利期=─────────────────

商品日增长费用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测算某种商品的保利期,也可以测算某类商品的保利期。

三、应用举例

例1:设某种商品毛利额为8000元,固定费用为2000元, 日增长费用为60元。则该种商品保本期可作如下计算:

8000-2000

商品保本储存期(天数)=─────=100(天)

60

由此可以看出,该种商品保本储存期为100天, 也就是说如果储存100天刚好保本,即不盈不亏,如果超过100天,多储存一天,就要亏损60元,如果能保证100天以内销售出去,就能取得一定利润。

例2:设某种商品平均日销售为10000元,商品保本储存期为70天。则该种商品保本储存额为:

商品保本储存额=10000×70=700000(元)

预测商品保本储存期和保本储存额,对于合理组织进货,保持合理的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商品保本分析,不仅是对商品保本储存天数和商品保本储存额进行预测,而且还可以依据商品保本储存天数和保本储存额分析商品储存情况。以某种商品的实际储存天数与该种商品的保本储存期进行对比,可以查明某种商品实际储存天数是否超过保本储存天数。为了防止商品实际储存天数超过保本储存天数,就要事先采取措施。一方面要掌握进货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销商品。商品保本储存额是商品储存额的最高极限,如果商品实际储存额超过保本储存额,则要发生亏损。因此,商品储存额应当控制在商品保本储存额以内。在销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组织进货时,应将商品实际储存额与保本储存额相比较,商品保本储存额大于商品实际储存额的差额即为最高进货额,如果实际进货额超过最高进货额,商品实际储存额就会超过保本储存额。

例3:设某种商品保本储存期为 60 天, 该种商品平均日销售额为3000元,商品保本储存额为180000元。假定该种商品实际储存额为120000元,平均日销量不变,商品实际储存天数为40天。又购进一批该种商品,购进额为90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实际储存额达到210000元,实际储存天数增加到70天,超过保本储存天数10天。

从上可以看出,企业购进商品时,如能根据保本储存期和保本储存额控制进货批量,就可避免超过商品保本储存期。

例4:设某种商品毛利额为1000元,固定费用为2600元, 目标利润为2200元,日增长费用为104元。则该种商品的保利期为:

10000-2600-2200

商品保利期=─────────=50(天)

104

从此例可以看出,该种商品保利期不应超过50天,超过50天则不能实现目标利润,超一天,就少实现目标利润104元。因此, 必须把商品储存天数控制在50天以内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四、应用小结

商业企业应用“保本、保利期”分析法,主要是对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保本保利期管理。保本保利期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商品购、销、存全过程的管理,它涉及到企业内部进货、销售、保管、物价、财会等各有关部门的协同工作。

首先由财务部门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出保本保利期管理的对象,一般是以占用资金较多、单位商品价值较大、储存时间较长或销小存大等滞销商品为重点,将各类重点商品毛利率、税费率、目标利润等数据集中整理出来,并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预测出重点商品的保本保利期,分类印制出“预测商品保本保利期数据表”,发给有关部门,供其使用。同时,在商品帐薄增设“保本保利天数栏,及时检查商品保本保利期的执行情况,监督有关部门对已超过保本保利期的商品及时摊销处理。

进货部门运用保本保利期合理组织进货,选择最佳进货渠道,提高进货准确率。在组织商品进货之前,以保本期为目标先进行两方面的测算:一方面测算进货地点对商品保利期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定商品的最大进货量、毛利率和费用率的高低。通过几个渠道相互比较,以保利期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品种、最佳进货地点、最佳进货时机和最佳进货批量。

销售部门的主要任务则是运用商品保本保利期指导销售,有计划、有重点地推销商品,设法把商品在保利期内推销出去。如果商品出现了积压或已形成了滞背,就应设法在保本期内销售处理出去。若商品储存已经超过了保本期,则尽早处理,早处理一天,则可减少一天的变动费用支出。同时,销售部要加强对市场供求变化的调研,并及时将商品质量、市场变化等情况反馈给进货部门。

储存部门通过保本保利期管理,调整库存结构,促进商品库存的良性循环。其主要任务是:在商品保管帐上记录商品的进货时间和保本保利期天数及各自的截止日期,使仓库保管员在管理上心中有数。对即将超过保利期限的商品要明显标志,并提前向销售部门作出预报;对即将超过保本期或已经超过保本期的商品要及时督促销售部门进行处理。

物价部门的主要任务则是提供测算商品保本保利期的有关物价资料,审查商品进销价格,并分析研究进销价格的变化对商品保本保利期的影响。当发现购销价格调整时,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重新测算有关商品的保本保利期。对已超过保本期的商品,会同有关部门,合理确定其处理价格,做到卖得出,损失少。

总之,对商品进行保本保利期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并促使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转变,使企业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商品价值的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由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  ;  

“保本保利期”分析方法及其在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固定费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