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吴子腾

(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摘 要: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理论传授,而忽视了实验操作。本文从实验项目设置、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条件和实验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实验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一条适合该课程实验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 调查研究;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调查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加以系统阐述的一门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 研究背景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年来国内学者十分重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课程开放式”[1]、“课程参与式”[2]和“项目教学法”[3]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调查(CAI)被逐渐应用到社会调查中,其功能性为社会调查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提供了基础。网络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也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能[4]

本文结合华侨大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实验教改课题的内容,从实验教学模式和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的教学应用进行讨论,旨在不断提高《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实验教学质量。

此外,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得到政策,认定标准必须要降低。例如:在认定增值税纳税人的时候,针对新建立的企业不需要限定规模,只需要企业具备固定经营地,拥有合法账簿以及纳税材料,在申请的时候就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1]。在认定企业所得税的时候,除了要处理法律上的差异,还需要提高所得税额的标准,让优惠政策能够常态化。在当前的形势下,小微企业税率也需要得到降低。例如:增值税小规模的纳税人税率是3%,若依据城市建设、教育费以及地方教育费的税率进行计算,纳税人税率应该是3.26%。对于小微企业这样的税率仍然是过于高的,应该将税率调整到1.5%附近。所得税的优惠也可以考虑从原本的20%降低到15%的税率。

二 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 实验教学的现状

构建符合课程体系要求的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项目的设置要符合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实验项目与理论知识体系的衔接性与逻辑性。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实验项目的设置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选题。学生在实验室环境里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完成文献检索、选题;第二阶段为研究设计。学生在实验室环境里对研究问题进行设计并利用CAPI 系统创建调查项目;第三阶段为资料收集与分析。学生使用智能终端在实验室环境外进行问卷访问,资料收集完成后回到实验室利用CAPI 系统完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四阶段为得出研究结论。学生在实验室环境里讨论研究结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二) 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利用计算机辅助移动面访(CAPI)系统创建和管理研究项目。学生在实验室环境里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选题与研究设计,使用CAPI 客户端应用程序建立调查研究项目。学生在CAPI 客户端的个人项目里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试,并将设计好的问卷上传到CAPI 服务器。然后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里的APP 下载电子调查问卷并进行访问,并通过校园无线网络将完成的问卷数据实时上传到CAPI 服务器。问卷调查完成后,学生在实验室里通过使用CAPI 客户端应用程序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当学生在实验室外进行问卷调查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CAPI 服务端对学生回传到服务器上的答卷、调查音频和屏幕录像等调查数据进行监控,以控制学生调查访问的质量。

分组。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组。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实验中来,将小组人数控制在3-4 个人为宜。分组采用自愿组合的原则,但同时要兼顾小组能力水平的均衡,以确保实验项目能顺利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注]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相一致,是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事实和现实逻辑所决定的。

三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一) 实验项目设置

目前,国内高校在《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脱节;二是教师主导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实践创造力不足;三是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忽视课程的系统性;四是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目前,华侨大学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导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管理定量分析》和《行政实务与案例分析》等课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为社会调查研究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华侨大学案例与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辅助调查(CAI)实验室建设有计算机辅助移动面访(CAPI)系统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条件。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作为一门方法类课程,又具有方法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着注重整个课程体系的衔接,又要注重学生对调查方法基本操作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在教学与实践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改革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信息的单向传递,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借鉴自然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老师的角色从“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将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主导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将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新技术引入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云上交通遨碧空,峻岭险峰飘彩虹。磅礴乌蒙通天路,冲破关山万千重。”毕节的交通建设,脚踏实地蹄疾步稳,一个脚印一支歌。

(二) 实验教学模式

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主要发生在门诊[13]和自购药品[14]上,糖尿病长期而频繁的门诊治疗和疾病管理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15]。上述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的患者面临着门诊自付费用带来的更大的疾病经济风险,也即,收入越低对长期而频繁的门诊治疗的花费越敏感。

为了提升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效率,智慧图书馆信息系统可以借鉴物联网的感传知用四层结构,将系统分为感知、传输、数据、应用、展示5个层级。基于数据仓库的智慧图书馆信息系统架构见图1。

从外部整体上讲,实验项目的设置要符合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使其在次序上具有逻辑性,能够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项目[5]。因此,实验教学采用以项目驱动和分组教学的模式。

项目选择与设计。各小组通过讨论确定研究选题。为了方便调查,研究问题的来源设定为大学校园生活或个人经历、体验、观察和感受等。选题的标准要遵循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等原则[6]。教师在小组选题过程中可参与讨论和指导,并对小组选题进行把关。小组选题后要完成研究设计,制定研究计划和项目实施。实验全程由学生来主导项目的执行,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项目中去,明确和完成自己的实验任务,教师则负责进行指导和答疑。

(三) 实验教学条件

CAI 实验室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实验设备与实验环境。

首先,实验环境改造。实验室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室座位布局,将座椅调整为更适合小组讨论的摆放形式,并为每个小组配置计算机和网络,以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其次,实验设备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移动面访(CAPI)系统可以有效而及时地采集和处理数据,有助于提高实验项目执行的效率,其数据管理和监控功能有助于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此外,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问卷的应用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印制纸质问卷需的经济问题,节省成本。

(四) 实验教学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部分。平时考核主要考察学生个人对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每个实验项目后都需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为每位学生进行评分。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小组成员的合作和研究项目的完成情况。小组完成实验后,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PPT 对本小组的研究项目进行汇报。教师根据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汇报情况对小组进行综合评分,并将此分数作为原始分。然后根据小组成员所承担的项目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研究过程中的合作态度进行评判打分,并将该分数与原始分进行相加来评定每位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

四 结语

实践教学表明,合理地设置实验项目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方式能比较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分组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实验项目的完成质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和掌握了其功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改进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对成绩的认可度和公平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积极性,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本次实验教改中,通过借鉴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引入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学生从依赖性的学习转向对实验设备的主动操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CAPI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社会调查实验在时间、空间、物力和财力上的限制,提高了实验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同春芬,王书明,崔凤,宋宁,等.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8(04):333-336.

[2] 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48-50.

[3] 王上. 培养大学生调研能力的实践研究——以项目教学法导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5(04):80-83.

[4] 乔军,吴瑞华,熊才平.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2):81-84.

[5] 黄莺莺.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7(26):177-178+203.

[6] 石海波.参与式教学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重要性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08):117-118.

本文引用格式: 吴子腾.《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8):36-3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18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华侨大学2016 年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课题《CAPI 模式社会调查实践课程的创新探讨——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实验教学为例》(项目编号:66661614)

作者简介: 吴子腾(1984-),男,汉族,福建泉州,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标签:;  ;  ;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