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同安小学 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小学教师不仅是要将文化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小组合作教学能够被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因为合作是解决诸多数学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辅助教学。但是,这种学习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应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大于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学习小组时并没有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方向和动力;有些学习小组合作成员组建随意,内部没有明确的分工,从而发生小组成员之间或互相推卸责任,或事情重复做的问题;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考试等原因,合作小组的学习和交流过程经常被迫中断,教师生搬硬套,只注重学习形式,而对于学习内容没有加以引导,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大过内容。
1.2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小组布置完任务小组进行讨论时,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外向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一些表达能力不足或者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只是接受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而数学科目本身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彻底成为听众,从而不愿意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3忽视了对个人的关注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集思广益,集体去解答数学难题。教师在教学工程中,过度关注团体合作的成果,没有给予团体中的每一位学生足够的关注,使得有些小组的整体学习效果很好,但是小组内的一些学生很多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室的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要保证均衡,每个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穿插,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因为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分享给进度稍慢的小组成员,带动整体学习气氛,以提高小组整体的成绩。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在小组任务中,教师要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观察小组成员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督促学生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此外,还应该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都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带动班级内同学积极学习的辅助教学方法,因此,教师想要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分组时就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制定明确的小组学习目标
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教材选择兼具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或者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研究。此外,教师选择问题的标准应当是学生无法用个人能力独立完成的,需要集体共同合作完成,小组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中,教师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实际日常生活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说出自己发现生活中需要计算面积的物体,如地板、墙壁等,其他小组成员讨论计算面积的方法,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将自己的结果展示出来,并说明计算面积的原因及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2.3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想法发生交集和碰撞,从而找到更多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到存在感,提高自信心。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好动且不稳定,许多学生都借着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嬉戏玩闹,或者因为学习水平和能力差距完全无法跟上小组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学习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并且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尽量使每个组学生的构成和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且小组成员之间要有组织者,能够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配合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和营造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具体图形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观察和讨论教室内的物体,得出他们关于集合图形的理解,并讲述自己的小组所观察到的教室内的集合图形,看哪一组的观察更加细心、更具创造力、更全面,这项小组任务很简单,但是需要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学生不会因为小组任务难易而选择接受或者放弃,他们都愿意为维护集体荣誉出一份力。通过类似的课堂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得到提升。
2.4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合作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没有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相关技能。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让学生体会到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勇于质疑,勤于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此外,教师要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由于自卑或成绩差而拒绝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提高学生参与学生的热情。
2.5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应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分析,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弥补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不足,在下次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就会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从而获得最佳的小组合作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合理进行学生分组,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合理制定小组任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焕兴.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现状及创新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8):288-289.
[2]张孝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中华少年,2016(26).
[3]邓黎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才智,2015(15).
[4]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217-217.
论文作者:丰文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