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建功大扶贫-共青团贵州省委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论文

青春建功大扶贫
——共青团贵州省委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文_文程 曾玉德 伍威

2018年,共青团贵州省委成立“青春建功大扶贫”专项工作组,围绕加强志智双扶、夯实团建基础、促进就业创业、巩固东西协作、实施公益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六个方面,全力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果。

2.树立现代治理理念。互联网精神与现代治理理念具有内在契合性,地方政府治理要坚定共享共治、开放透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理念,超越威权思维,乘着 “互联网+”东风,向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扎实迈进。要以公众为中心、以治理效能为导向,促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 “互联网+”大发展。要充分接纳各治理主体的自主性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处理好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关系,广泛整合治理资源,培育有机的治理生态。要以规则为准绳,不断规范政府治理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在全省建立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201所,培训约16万人(次);“银团”合作服务约8000人,放款约6.4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3276名,发放助学金6473.47万元;全省注册志愿者达345.8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16748余个……

经测试,系统可以实现箱内环境监测、定位、动态密码电子锁开关、非法侵入检测和安全预警等各项功能,数据发送成功率达98%以上,误码率低于0.1%,各项功能实现稳定,数据传输可靠。

2018年,共青团贵州省委(以下简称团省委)紧紧围绕省委“大扶贫”战略和团中央部署,成立“青春建功大扶贫”专项工作组,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振兴贵州青年行动方案》,并作出“青春建功大扶贫,实现六个一万加”系列行动安排。力争在2020年前,向1万名以上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学业资助,向1万名以上贫困家庭高校(含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向1万名以上贫困地区农村青年或返乡青年提供创业扶助,开展1万次以上贫困地区“志智双扶”主题活动和文化产品编创推广,招募1万名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在基层工作,定点帮扶1万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团省委通过巩固东西协作,促进就业创业,为广大青年群众提供“劈山开路”的工具,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道。

扶志扶智强素质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在全省27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团组织,所辖团员13317人,通过开办“四点半课堂”,举办创业就业培训等服务群众。强化定点帮扶工作力度,选派4名同志任安龙县笃山镇驻村干部。创新开展党支部“联建”、团支部“帮建”活动,相关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门户网站、人民网、贵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公众号的宣传报道。在全省65个贫困县(区)、6个黔籍青年外出务工集中地和部分省属高校,开展140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冬季充电’青年先锋大讲习”,引导贫困群众用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按照团中央东西扶贫协作会议要求,推动东西协作向纵深发展。共青团浙江省委、共青团广东省委先后深入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部分贫困地区调研,并捐助150万元用于返乡创业青年帮扶和农村办学条件改善。2018年以来,各对口协作单位从产业、教育、公益等方面对贵州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共计捐建教室(食堂)16间(所)、落地各类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近10万人受益。

青年群众永远是有生力量,只有让青年内心热起来、动起来,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团省委坚持党建带团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等措施,发挥组织优势,提高贫困群众文化素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实干帮扶谋长远

江西财政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将扶贫资金聚焦重点难点,“实“扶贫,“真”结果。去年一年,江西省精准扶贫工作成绩斐然,实现50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贫困人口减至90万人以下。

2018年以来,团省委向扶贫点直接拨付、捐赠资金31万元,协调省水利厅解决安龙县食用菌产业用水配套设施项目资金240万元。争取浙江省慈溪市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种桑养蚕产业,协调西部建设、中建八局种桑养蚕帮扶资金16万元。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工作,先后感召32名黔西南籍春晖使者,助力笃山镇脱贫攻坚,引资410万元修建村委会,并以笃山镇坡老村为试点,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笃山镇铁皮石斛示范基地。

2018年6月,贵州省青农协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期间来自全省50余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企业参加了现场名优农特产品展示。图为展示会现场。(共青团贵州省委供图)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说普通话、看不懂新闻等问题,全省团组织聚焦“扫盲继续教育、双语教学推广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三项任务,以“固定阵地+流动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全省建成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201所,累计礼聘教师和志愿者2235人,开展教学10856课时,招收学员19967人,培训群众约16万人(次)。选树一批“贵州脱贫攻坚青年群英谱”,广泛宣传李洪芳、向丽、周靖等优秀青年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联合遵义市委等7家单位举办了“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贵州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汇展”活动,宣传青年致富带头人在投身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学生讨论后完成图4,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1)该食物链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哪里?(2)能量流动的路线是怎样的?(3)能量进入生产者的途径是什么?(4)上一级能量能否全部传给下一级?(5)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多少?能否倒流?

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招聘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应届毕业生和农村青年就业创业。2018年以来,组织全省1300余名贫困青年参加中式烹调、电工、汽修、家政服务等工种的免费技能培训;举办了“春风行动——千校万岗(贵州)校园双选会”,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2万余名学生参加;成立总资金1亿元的“贵州创在青春”创业投资基金,重点围绕大扶贫战略,进行项目规划和基金投资;完成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换届,全省9个市(州)、74个县成立协会,共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8014名;与银监局合作,选派了50名优秀青年金融干部到贫困县团委挂职,组织金融知识培训3000余次,为8000多名致富带头人发放贷款约6.4亿元。

担当奉献传温暖

团省委发挥团组织优势,积极组织广大青年群众投身爱心公益事业,参与社会扶贫,用爱心的沃土,助希望的青苗茁壮成长。

2018年以来,举行“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等希望工程资助项目,共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3276名;开展春晖行动,共资助95名患者实施骨科手术,89名贫困家庭子女及城市随迁子女免费完成初高中学业;全年共建成新时代春晖社430个,全省达到1061个,礼聘春晖使者5200多人,发展社员36000余人;实施“情暖童心·圆爱工程”,完成“红领巾动感假日夏令营”“红领巾军事夏令营”等活动,487名青少年免费参加。

以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队等为平台,展现青年蓬勃朝气,全力服务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打造了遍布城乡的全省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全省注册志愿者达345.8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16748余个,志愿服务项目5万余个。组织3432名省内外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到88个县(市、区)的1200余个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志愿服务;派遣研究生支教团260人,服务45个县(区)的50所中小学,规模居全国前列;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省各级团组织共招募1262名志愿者担任本级河长河流志愿者监督员,累计巡河7472次,生态文明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18257人。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1104支实践队伍,深入全省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等重点区域,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活动,全省青年师生有5.4万余人(次)参加。

青春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全省青年又将踏上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新征程。团省委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 共青团贵州省委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标签:;  ;  ;  

青春建功大扶贫-共青团贵州省委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